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解彤彤 記者 高達)據蘇州市林學會消息,江蘇太湖濕地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調查員5月6日在蘇州震澤省級濕地公園進行鳥類監測調查時,統計到了77只世界極度瀕危物種——黃胸鹀,刷新了震澤濕地公園黃胸鹀數量最高紀錄。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黃胸鹀于2017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極危物種,2021年2月發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它們主要棲息于大面積稻田、蘆葦地或高草叢及濕潤的荊棘叢中,對棲息環境十分敏感,喜食植物種子。黃胸鹀在蘇州地區為遷徙過境的候鳥,2025年4月19日首次記錄于張家港沿江濕地,此后陸續在吳江北聯村、天福濕地公園、荷塘月色濕地公園、尚湖濕地、水八仙生態園、同里濕地公園等地記錄到。
2014年調查員首次在蘇州震澤觀測到黃胸鹀,此后從2021年到2025年的幾乎每年春季,調查員都能在震澤省級濕地公園中探尋到黃胸鹀的身影。它們的體型與麻雀相近,穿梭在油菜田、麥田和蘆葦叢中,不斷地覓食積攢能量,為下一站的遷徙做準備。
據悉,5月6日的監測中發現的多達77只黃胸鹀,不僅在蘇州的濕地公園中首次發現如此大的種群,在江蘇省乃至全國的濕地公園中都很罕見。黃胸鹀種群在震澤濕地公園的持續性出現,既反映了震澤濕地公園具有為珍稀瀕危物種提供棲息地的生態價值,也展現了持續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與監測工作的顯著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震澤濕地公園已經連續多年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監測工作,每年都有新增記錄,今年5月監測中還發現了山鹡鸰、白眉姬鹟、淡腳柳鶯3個鳥類新記錄。截至目前,震澤省級濕地公園共記錄到野生鳥類16目46科153種,其中累計記錄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種:黃胸鹀;國家二級保護動物14種:小鴉鵑、水雉、黑翅鳶、鶚等;江蘇省省級保護動物52種;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極度瀕危物種1種:黃胸鹀,易危物種2種:田鹀、紅頭潛鴨,近危物種1種:鳳頭麥雞。
圖源:蘇州市林學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