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近年來,蘇州憑借其“百館之城”的稱號,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學者的目光。如今,蘇州再添一顆璀璨的新星——蘇州考古博物館。
經過7年精心籌備,蘇州考古博物館將于明天(17日)正式對外開放,博物館的外形憑借三角形塊面的設計,成功營造出歷史的滄桑感。為什么蘇州特別選擇以“考古”命名,獨立建造一座專屬博物館呢?這座博物館中,又藏著哪些值得一看的珍貴文物?
博物館的設計以蘇州越城遺址出土的“石錛”和“鉞”工具為靈感,打造出富有古韻和現代感并存的建筑風格。展館的布局分為地面和地下兩層。一層的展覽聚焦蘇州地區的考古發掘,講述蘇州從江河湖海中崛起的故事。地下層則通過“華章江南——蘇州考古發現成果”展示了從吳越時期到海上絲綢之路的考古發現。
首批展出的1200余件(套)出土文物中,主要類別以陶瓷器、漆木器、青銅器、金銀器、玉石器等為主,其中五分之四以上展品為首次亮相。最令人震撼的展品之一便是將近90噸的“孫吳1號墓”的復原重現。這個長15米、寬10米的“龐然大物”,是江浙滬地區至今展出的最大單體文物。墓室由蘇州考古人員經過7年發掘后,成功“搬家”到博物館,并進行了精細復原。
蘇州考古博物館館長 蘇州考古所所長 程義:它的級別一定是宗室家族地位非常高的人物的墓。有吳侯磚,有建興二年紀年磚,還有M2出土的大量的金器,這都是過去蘇州地區沒有見過的。因為蘇州是孫權家族的起家之地,他們從這個地方興起,最后建立了孫吳政權。
在它旁邊展示的,除了1號墓墓主的隨葬品外,還有同期發掘的2號墓墓主隨葬品。這座墓室的發掘,對蘇州歷史的考證,有重要的意義。
蘇州考古博物館館長 蘇州考古所所長 程義:過去我們沒有發現過三國墓,東漢晚期到六朝之前,蘇州這個地方到底什么樣我們不知道,用的什么東西不知道,人怎么生活也不知道,但是通過這個墓,大量的青瓷、金銀器、銅器,還有少量的玉石器,這對我們了解三國時期高層人物的生活,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物證。
除了宏大氣勢的墓葬,博物館內的展品也不乏小巧精致的“逆襲”之作。
蘇州考古博物館館長 蘇州考古所所長 程義:“吳市”陶片,在我們這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件展品,因為它有“吳市”兩個字?!笆袌觥钡摹笆小钡膶懛ㄊ菢藴实那叵滴淖?,這樣我們就確認這件東西是秦代的。過去我們講六國文字異形,到秦統一以后要書同文,把過去的六國文字要統一起來,用秦系的小篆作為標準字體,那么這個“市”的寫法就是標準的秦系文字。
對考古學家來說,這不僅是一個字的轉變,更是歷史文化演變的重要符號。同時,博物館創新展陳方式,讓觀眾可以多角度感受文物蘊藏的厚重歷史。
蘇州考古博物館館長 蘇州考古所所長 程義:我們把一些文物,比如陶井圈、石柱礎,還有一些實景陶井臺都放在下沉式廣場,打破了展館的空間限制。我們走出了展廳,在公共空間也有一些文物的展示,讓大家盡可能地和文物近距離接觸,更好地理解出土文物的意義和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