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上午,中國籃協對于總決賽前四場比賽進行公開發文,中國籃球籃球協會裁判委員會負責人,總結了總決賽前四場比賽的執裁情況,前四場總決賽的宣判質量分別為:
第一場宣判質量為100%。
第二場宣判質量為81.25%。
第三場宣判質量為80%。
第四場宣判質量為92%。
中國籃協還是比較負責任的,總決賽前四場比賽剛剛打完,就及時對總決賽前四場比賽裁判的判罰情況進行了及時的總結。
中國籃協對這四場比賽,不偏不倚的進行了綜合,進行了總結,這次的總結是出于一顆公心,公平公正地總結了這四場比賽中存在的問題,該有錯判漏判的絕不隱瞞,對就是對,錯就是錯!絕不罔顧事實。
中國籃協對這四場總決賽的總體評價是:執裁尺度較為統一,對比賽走勢的整體把控較為到位,確保了比賽的平穩有序進行。尤其在限制無球移動、非法用手以及對騙取犯規行為的判罰上,尺度把握一致。
中國籃協認為,這幾名外籍裁判的執裁能力還是值得肯定的,特別是對總決賽第一場比賽的執裁,令比賽雙方的主教練和球員都比較滿意,且無話可說,就是現場的球迷,也沒有出現高喊“黑哨”的現象發生。
外籍裁判公平公正地執裁,十分精準地傳遞了國際籃聯規則的精神內涵,這樣就更有助于國內裁判員的學習和借鑒。只有裁判員的執裁能力提升了,聯賽才會變得更加精彩,才能有助于培養國內球員良好的攻防習慣。
中國籃協宣布第一場總決賽的宣判質量為100%,是非常正確的,毫無夸大之意。
中國籃協認為,這些外籍裁判的執裁仍有提升的空間。
第二場總決賽的宣判質量,引起了很球迷和媒體記者的不滿。
有很多媒體記者都表示,三位裁判的判罰尺度不一致,因為這三名裁判分別來自不同的區域,因此來說,他們的吹罰會按照各自區域的吹罰標準進行吹罰,也就是說,各行其是,各按各的標準進行吹罰。這樣的話,就導致球員無所適從,掌握不住裁判的吹罰標準,和吹罰尺度。
有些媒體記者建議,要用歐洲裁判都用歐洲裁判,要用亞洲裁判,都用亞洲裁判。
第二場總決賽,是由1個歐洲、1個亞洲裁判和1個中國裁判組成,這3名裁判的判罰尺度標準不一樣,這樣就極容易讓運動員控制不好自己的動作尺度。
當時,擔任這場比賽的咪咕解說員楊鳴就說,當你看到三個裁判在場上互相“拉扯”時,就感覺很痛苦!特別是對本土裁判閆軍老師的判罰,球迷和媒體記者的質疑聲都比較高,
因此,這場比賽就出現了不少的問題,可是中國籃協也并沒有回避出現的問題,并且還指出了一些不必要的輕微接觸判罰。
因此來說,籃協給出的第二場宣判質量為81.25%。
第三場比賽指出了球員啟動走步存在漏判情況,這是第三場比賽存在的主要問題。
因此,中國籃協給出了第三場總決賽的評分為80%,是這四場總決賽中,裁判執裁最差的一場比賽。
籃協也指出了在第四場總決賽中,出現的重要問題,就是裁判吹罰不一致的問題。
也就是球迷所說的“雙哨”問題,一個裁判吹罰的一個樣,吹罰標準不統一,在第四場比賽中出現過幾次雙哨的情況,籃協也做出了表態,就是在后續的比賽中,盡量要避免“雙哨”問題的出現。
其實,第一場總決賽和第四場總決賽外籍裁判吹罰的都很好,第四場總決賽,除非有一點“雙哨”之外,一切都好。
據“三土帶刺”透露,保加利亞籍裁判的時間是提前溝通好的,就是工作到5月7日,執裁完第一場總決賽之后,人家就要回去,因此,在吹罰完第一場總決賽之后,他已經回國了,這還是有點遺憾的。
通過以上四場總決賽執裁情況的比較,我們可以發現不同區域的裁判執裁標準不一致,還不如索性現在就請三個歐洲裁判執裁第五場、或者是第六場、第七場,全都由他們吹得了。他們吹得嚴不也挺好嗎?到了國際賽場上還能更熟悉他們的吹罰標準。
總決賽的第五場比賽,將由1名土耳其裁判、1名印尼裁判和1名中國裁判共同執裁。
期待第五場總決賽更加精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