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就業歧視莫再成實現公平就業“攔路虎”
“只限35歲以下”“不招已婚未育女性”“第一學歷是‘雙非’,很多面試機會都沒了……”連日來,《工人日報》報道了當前存在的各類就業歧視現象,引發關注和討論。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結構和就業形態的不斷發展,就業市場持續釋放活力,但就業歧視現象仍然存在。這些顯性與隱性的就業壁壘,不僅侵犯了勞動者的平等就業權,也阻礙了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
破解這一沉疴痼疾,需多方協同發力。法律層面亟待填補制度漏洞,將年齡歧視、婚育歧視、學歷歧視等新型就業歧視納入規制范圍,明確紅線,劃清雷區,對就業歧視進行剛性約束。監管體系需同步升級,通過大數據監測、招聘文本智能審查等手段,對“暗黑歧視”“隱形條款”實施精準打擊,對違規企業實施信用懲戒與頂格處罰,讓“限 35 歲以下”“要求三年無生育計劃”等歧視性條款無所遁形。企業作為用人主體,更應樹立正確用人觀。企業招聘應立足崗位實際需求,摒棄“完美求職者”思維,不能“一刀切”對勞動者進行就業歧視。特別是對患病群體、育齡女性等特殊群體,更需彰顯社會溫度。勞動者自身也要勇于對就業歧視說不,保護好自身合法權益,一旦發現招聘者存在就業歧視等侵犯應聘者合法權益的行為,要注意保存好相關證據,通過法律渠道維權,給無良用人單位以“教訓”。
就業歧視在就業市場早已成頑疾,亟待形成各方合力,猛藥去疴,久久為功,才能予以清除、破解,莫讓就業歧視再成實現公平就業的“攔路虎”與“絆腳石”。(戴先任)
來源:安徽工人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