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雞蛋也會塌房。
5月8日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告盒馬一款無抗鮮雞蛋檢出農獸藥殘留超標。在被檢測出的兩款獸藥中,其中一項是國家標準中的“禁檢出獸藥”,一項獸藥則顯示超標。
也就是說,無抗蛋不但沒達到無抗標準,甚至沒有達到普通食品安全標準。
打工人真正“天塌了”的時刻,是點開購物車,發現這款雞蛋是自己回購榜Top1,“全家一起吃了四年”。
圖源:小紅書@momo
“塌房”的無抗雞蛋成了打工人食品安全焦慮的新爆發口:
“如果連盒馬標著無抗的蛋都有抗,市場上真的還有無抗雞蛋嗎?”
吃慣科技外賣的打工人把“命硬”當自嘲,奈何你的命硬不硬如今確實得經受考驗。
盒馬售賣的無抗鮮雞蛋被檢測出抗生素超標,話題很快被恐慌的打工人送上微博熱搜。
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告顯示,被檢測的雞蛋是由青島盒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濰坊分公司銷售的,來自供應商小町蛋業(山東)有限公司的保潔無抗鮮雞蛋(生產日期/批號:2025/2/17,規格型號:1.59kg(30枚)/盒)。
圖源:小紅書@是魚兒
雞蛋中被檢測出的超標抗生素包括地美硝唑和甲氧芐啶。
其中的地美硝唑“長期大量食用會有潛在‘三致’風險(致癌、致畸、致突變)”?!妒称钒踩珖覙藴适称分蝎F藥最大殘留限量》(GB 31650-2019)中規定,地美硝唑為允許作治療用,但不得在動物性食品中檢出的獸藥。
甲氧芐啶則是一種廣譜抗菌藥,長期食用“也可能對人體健康有一定影響”。這種藥在國家標準中最大殘留限量值為10μg/kg,但這批次雞蛋中檢測出殘留量為13.0μg/kg。
無抗標簽、30個僅需17塊9的高性價比,這款看起來“打工人友好”雞蛋的常年位列盒馬肉禽蛋回購榜的Top1——即便到出事后的今天也是。
吃了兩年同款蛋的打工人看著雞蛋盒子上大大的無抗標簽,感到難以置信——普通雞蛋檢測出抗生素超標還能坦然面對,原本沖著“無抗”兩個字買回家的雞蛋,現在卻被告知安全性甚至不如普通雞蛋。
憤怒演變成“吃都吃了不能折本”的行動力。從上周還沒吃完的蛋,追溯到5個月前的訂單,都一并開始被申請退款。薛定諤的退款成功結果,和小紅書上一天之內涌現的200多篇“盒馬雞蛋退款教程”,放大了這場“雞蛋退款”行動的緊迫感。
“一年吃了47盒這個蛋,能都退嗎?”
面對有的顧客“退款失敗”的質疑,盒馬客服解釋,這款蛋目前已經換成了換成廣州良高貿易的生產商,退款得認準批次和產地。
但比退款更緊急的問題擺在面前:接下來該買哪里的雞蛋?
圖源:小紅書@知寧
沒在盒馬買過雞蛋的人還沒來得及慶幸逃過一劫,就發現同一個生產商還供應美團小象超市的無抗雞蛋。
“用過線上買菜的牛馬無一幸免?!?/p>
作為一種緊急補救,盒馬鮮生雞蛋供應商小町蛋業也在當天回應說,之所以這批雞蛋抽檢不合格,是因為當地盒馬門店的負責人“業務繁忙,且經驗不足”,沒有及時提交復檢申請。
小町蛋業表示,監管部門對同批次產品以及其他地區盒馬門店產品都進行了第三方復檢,結果顯示合格——大意是除了那批雞蛋,其他你都安心吃吧。
但“只要復檢了就不會有不合格雞蛋”的回應,你怎么聽怎么不對勁:第一次考試沒及格,求著老師讓自己重考,第二次就一定及格?
小町蛋業回應發布后的第二天,更尷尬的一幕出現了: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回應稱,目前盒馬和小町蛋業均沒有對檢測結果提出異議復檢申請。
它在公開宣布自己重考一定及格的同時,甚至沒有真的提出要去重考。
大品牌的號召力,此時變成了對“高品質中產超市”的信任滑坡:一款無抗蛋殘留超標,市面上全體雞蛋都陷入信任危機。
打工人堅信“冰山一角”、“蟑螂發現一只等于一窩”理論——如果花錢買的無抗雞蛋都會塌房,你在超市門口撿漏薅的兩塊錢一板的蛋又該“多危險”?
事實上,“無抗雞蛋”本來就是“抗生素焦慮”催生出的新概念。
2019年,隨著農業農村部發布公告督促“飼料生產企業停止生產含有促生長類藥物飼料添加劑”,我國飼料“禁抗”才真正開始。
此前,雞蛋中的抗生素超標一度成為了全民討論的話題,因為“超標”太普遍了。
2012年,中國新聞網上就出現了《雞蛋里竟含20種抗生素 食用者將會‘無藥可治’》這種聳人聽聞的標題。2023年,媒體發現,多地超市售賣的普通雞蛋依然存在抗生素含量超標的問題。
普通人每天吃到的雞蛋多了,對雞蛋安全的憂慮也與日俱增。因為抗生素影響人體靠長期積累,和你攝入了多少的關系很大。2020年,我國國內雞蛋消費量2947.8萬噸,全球排名第一;人均雞蛋消費量296枚,全球排名第三。高蛋白減肥法、一天5個水煮蛋的健身博主都在悄悄拉動雞蛋銷量。
于是“無抗蛋”出現了。
2019年,正大集團發布聲明,表示自己旗下的三家蛋企通過了無抗認證,是國內雞蛋行業中首批“無抗”企業。
但到底啥才算無抗?
“無抗”標準的吊詭就在于,選手同時也是標準制定的裁判。在宣布自己通過無抗認證的同時,正大集團同時宣布,自己和方圓標志認證集團也一起制定了國內首創的雞蛋產品無抗認證標準,《蛋禽養殖及其產品無抗產品認證技術規范》。
從事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Alex向我解釋,區別于普通雞蛋的“無抗雞蛋”,目前并沒有國家統一標準,所有企業執行的都是企業標準或者團體標準。而不同團體的標準不一樣,有的標準可能會要求“養殖全程不適用抗生素”,那么養殖成本就會很高,因為疾病風險的防控成本提高了。
但很多情況下,商家們說的無抗其實指的是“最終產出的雞蛋檢測不出抗生素殘留”。而這其實是雞蛋上市售賣的最低限度標準。
這款超市里的普通鮮雞蛋也標注了無抗認證
《科普中國》在今年3月的一篇文章里指出,當今國內一部分商品蛋打著“無抗”的噱頭,其實只是“符合售賣標準”而已。正規的商品蛋,上市的標準就是無抗生素殘留。
這里“無抗生素殘留”的意思是儀器檢測不出來,并不是沒用過抗生素的意思。
換句話說,只要膽子夠大,你能在超市里買到的所有雞蛋,理論上都能標注自己是無抗蛋。
標準不清、執行不明,但“無抗”的確讓雞蛋賣得更貴了。大潤發一盒30枚的鮮雞蛋價格在19塊8左右,而同樣的價格你只能買到15個無抗認證雞蛋——貴了近一倍。
“近年來,中高端超市的‘無抗’雞蛋占比達到90%。在盒馬的線上平臺,標有‘無抗’的雞蛋品種數量多達 16 種,占雞蛋種類的三分之二?!背啥己旭R鮮生市場部負責人在去年接受《四川農村日報》采訪時提到。
不過,這次塌房的無抗蛋,和其他無抗雞蛋最大的區別也在于,它似乎太便宜了。
30個一盒的無抗蛋售價17塊9到19塊9,單價在6毛錢左右。同樣是盒馬的一款日日鮮雞蛋,沒有標明無抗認證,單價都在0.88元左右。其他無抗認證的雞蛋,單價則在1.25-1.35元一顆左右。
這款雞蛋叫“保潔無抗鮮雞蛋”,而不是“無抗雞蛋”
Alex認為,這款無抗蛋這么便宜,或許一方面是盒馬作為一個大商家,通過自有品牌去中間化,直接和農戶合作,降低了雞蛋的中間商成本。另一方面,這次出事的生產商有好幾個養殖基地,所以雞蛋可以當地供貨,降低了一些運輸成本。
此外,相比起前幾年,當前養殖業中還出現了一些抗生素替代品,比如中草藥提取物、微生物制劑以及生物活性肽等,能控制疾病的風險成本。
“但到底能不能減少那么多成本,我們也不清楚。”Alex坦言。
在“盒馬無抗雞蛋獸藥超標”登上熱搜當天,盒馬在App這款雞蛋的詳情頁里加上了一份檢測結果報告。我去了一趟公司樓下的盒馬,同款雞蛋依然在門店里銷售,但多了一個醒目的立牌,“盒馬的無抗雞蛋都是檢驗合格商品,相關資質可在服務臺查詢”。
氫商業攝
市場上的雞蛋千千萬,到底是哪個批次、哪個養殖場的雞蛋超標似乎已經不那么重要了。打工人關心的是,無抗蛋真的存在嗎?
要做到真正“無抗”,有機雞蛋的概率相對比養殖雞蛋更高。
一方面,《科普中國》指出,“有機蛋”是目前市場上最高規格的雞蛋。
“有機蛋”要求蛋雞采用有機飼養,不使用含抗生素的飼料或水源,甚至土壤中也不能檢測出抗生素殘留。“有機”還要求在使用無抗飼料的基礎上,畜禽生產周期內不使用抗微生物藥,也就是蛋雞開始產蛋了,就不用抗生素了(但是產蛋之前可以用)。
“有機的前提是散養”,Alex解釋,散養雞相對于籠養雞的養殖密度小,更不容易發生大規模的傳染病,所以抗生素的使用也可能更少。
無籠雞、無籠雞蛋成為連鎖餐飲品牌的一大賣點
不過《科普中國》也承認,國內的養殖環境下,全程不使用抗生素很難做到,因此消費者大可不必強行追求有機。
無抗也好、有機也罷,優質雞蛋的盡頭,是反規模化、讓雞生活得更自由的散養模式。人類都居住工作在單元格子間里,就別強求雞。
除了“無抗”,越來越多的“概念蛋”占領了各大中產超市和菜市場。
如今在超市逛一圈,“柴雞蛋”、“鮮雞蛋”已經不流行,最樸實的鮮雞蛋也換上了“保潔蛋”這個聽起來更干凈、高科技的名字。
所有概念蛋里,無菌蛋、可生食雞蛋是絕對的新貴。
一盒15個黃天鵝無菌蛋賣40元,一個雞蛋接近3元。你一盤番茄炒蛋放5個蛋,都要感嘆一句自己怎么在家吃上了新榮記。
名字和價格令人安心,但無菌蛋并非完全無菌,一般指的是在雞蛋養殖過程及蛋品加工過程經過嚴格沙門氏菌控制的雞蛋,稱為“不含沙門氏菌蛋”更合適。
無菌蛋打開市場,迎合著這兩年溫泉蛋、牛肉卷蘸生食蛋等流行吃法。但其實生雞蛋也不是最有效吸收雞蛋營養的方式。由于生雞蛋含有的蛋白酶抑制劑,反而會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吸收。
無菌無抗以“緩解安全焦慮”為賣點,而五顏六色的雞蛋,則快被商家賣成了中產的“十全大補劑”。
比如盒馬推出過一盒四色的繽紛蛋,賣點寫的是多顏色多營養。蛋殼顏色對應著營養元素有高有低,高低差距到底有多大就智者見智了。
圖源:小紅書@鈕枯祿阿景
江南大學食品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在2022年的研究發現,“不同蛋殼顏色的雞蛋在整體上差異不大,僅有少數指標存在較大差異”。
類似的蝦青素蛋、富硒蛋、葉黃素蛋,則主要是靠在雞飼料中添加這些營養元素,喂出的雞產的蛋就可以稱為“xx營養蛋”,比普通雞蛋又輕松貴出幾塊錢。
非要通過吃雞蛋獲得這些營養元素,類似脫褲子放屁的多此一舉,“吃花青素雞蛋補花青素,不如直接吃蝦米和胡蘿卜”。
蛋的大小同樣可以作為差異化賣點:雞蛋大了,可以叫大碼蛋,賣貴一點;雞蛋小了,叫初生蛋,又賣貴一點。
圖源:小紅書@小周家的
最后,如果沒有額外的營養或顏色、大小做賣點,你會發現用“雞吃什么”來命名雞蛋也可以是一種流行趨勢:蟲草蛋、五谷蛋、粗糧蛋。
我在北京某菜市場回購了半年蟲草蛋,價格比旁邊的五谷蛋要貴出一截?!跋x草”二字不管是不是冬蟲夏草,都給人一種“更健康”的信念。直到某一天,我將標簽翻過來,后面寫著“源自農村,五谷雜糧喂養”,再問老板,原來蟲草的意思是蟲+草。
“我要是這兩天讓雞去吃蟲,它下的蛋就是蟲草蛋;我要是喂它五谷雜糧,那下的蛋就是五谷蛋和粗糧蛋。可我這些雞,每天都吃蟲、草、五谷粗糧,那下出來的蛋,豈不是既是蟲草蛋又是五谷蛋、粗糧蛋。”一位養雞場老板在接受《東方今報》采訪時說。
氫商業攝
當然,你也可以在1千克谷子里加1克蟲子和草,你的雞生的蛋就是蟲草蛋。Alex補充道。
如果菜市場和超市都不值得信任,那還能去哪里買雞蛋?
最“中產”的吃蛋方法,如今可能是:在農村找到一家里養了幾只雞的親戚,每個月定期向它討要幾筐自己家里下的蛋,吃進嘴里的蛋能挨個溯源到每一只你認識的雞、哪天雞生病了你還可以提一籃蟲子干去慰問——雞很快樂,你也很快樂。
當然,以上情景對于大城市打工人來說,不亞于拼好飯中毒前的幻想。
所以Alex的建議是,還是得回到大品牌商超、大型農貿市場。
無論是盒馬、大潤發、新發地菜市場,他們都有相對成熟的質檢體系。雖然“百分百食品安全”無法做到,但“至少像盒馬這樣的大品牌一旦出現問題,也會很快被監管發現。”
相反,街邊的散裝雞蛋更可能是不合格雞蛋的重災區。一些大養殖場會把雞生病期間產出的、本應銷毀的蛋,通過一些灰色渠道售賣給街邊的商販,以降低成本。
現實是,盒馬們的蛋可能已經是你能在市面上找到的“最有保障的蛋”了。
于是,一盒蛋塌房了,但你意識到換家超市買蛋,一切也都與這盒蛋沒什么差異:你依然吃著不知道是哪家養殖場、用什么樣的飼料、在什么環境下喂出的雞產下的蛋。
打工人的難過在于一種退無可退:
“畢竟,不吃這個,我還能吃什么呢?”
(文中Alex為化名)
編輯|橘總
作者|肘子
設計|胖兔
封面圖源|氫商業攝
參考資料:
1.廣東科普《高價買的“無菌蛋”,很可能是智商稅! 這些“概念蛋”也要小心......》,2024.11
2.東方今報《蟲草蛋五谷蛋 其實都是一個蛋》,2015.03
3.新安晚報《“無抗”雞蛋為何貴一倍?》,2023.11
4.科普中國《“土雞蛋”“富硒蛋”真的比普通雞蛋更有營養?》,2025.0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