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趙波 通訊員 李青健
近日,青島高新區發布《康復產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方案包含康復機器人產業突破、專業產業園區建設、康復制造業集群提升、康復創新協同發展、金融賦能康復產業躍遷、康復人才筑基、康復資源起底融合發展七項具體行動,全力打造“中國康灣”產業核心承載區及創新策源先導區。
聚焦康復機器人產業
作為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青島高新區圍繞以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為核心的“1+2+1”現代產業體系不斷深耕,在大健康產業領域形成了獨特的競爭優勢。依托青島市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產業園,已集聚相關市場主體1000余家,擁有海爾生物、易邦生物2家市級鏈主企業,醫療器械備案1030余項。2024年,青島高新區生命健康產業營收達125.31億元,增速22.4%。依托我國第一所以康復命名的大學——康復大學,憑借自身雄厚的產業基礎和一系列成果亮點,青島高新區正加速推動青島向著具有國際影響力和國內競爭力的“中國康灣”目標大步邁進。
在此背景下,此次發布的《行動方案》涵蓋了產業發展的各個關鍵環節,將通過一系列有力舉措,推動康復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打造康復產業的高地,為中國康灣和健康中國建設貢獻重要力量。
作為康復產業的前沿領域,康復機器人的發展對提升康復治療水平、拓展產業邊界意義重大。《行動方案》指出,青島高新區將聚焦康復機器人產業發展,多管齊下。一方面,加大項目招引力度。加強與中國機器人網等行業商協會的密切協作,積極拓展招商渠道。主動跟進與智元、優必選等人形機器人頭部企業的合作,爭取項目落地生根或開展示范性場景建設;與傅利葉等醫療康復機器人企業建立聯系,探索在靈巧手、外骨骼、仿生技術等成熟領域開展產業化合作。另一方面,加快培育本土企業。支持康復大學與海克斯康開展康復機器人研究合作,助力海爾機器人可穿戴外骨骼設備在消費場景的應用;鼓勵智騰微電子強化力傳感器和慣導傳感器在康復機器人中的應用,推動盈可潤行星減速機為康復機器人提供高精度、高負載能力的運動控制等。同時,打造康復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建設開放實驗室和測試平臺,開展應用示范工程,通過收集數據優化產品設計,提升用戶體驗。
推動產業集聚式發展
專業產業園區是產業集聚發展的關鍵載體。“圍繞專業產業園區建設,青島高新區將加快規劃建設山東省康復產業園,重點布局康復機器人、智能康復器械、智能康復輔具、醫學轉化中心等,加速招引企業項目落地,打通產業鏈上下游,實現產業集聚發展。”青島高新區經濟發展部部長李海濤介紹,與此同時,積極對接國家發展改革委,與中國老齡產業協會等建立溝通機制,規劃建設紅創大健康暨銀發經濟產業園,培育高精尖產品和高品質服務模式,爭創國家級銀發經濟產業園,并打造銀發經濟區域交易與體驗中心。此外,加快高新區西片區醫學院校、科研創新以及臨床醫療機構的建成投用,強化場景支撐;推動區域規劃優化,提升產業能級,實現土地資源與產業需求的動態平衡;積極對接政策資金渠道,為園區企業和科研機構爭取資金保障。
康復制造業是康復產業的重要支撐。《行動方案》支持建設康復產品制造業創新中心,引導企業建設“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爭創省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推動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數字化轉型。“支持康道醫療搭建智慧康復生態系統,填補全國步態訓練高端康復機器人產品空白;助推鵬鋒誠醫療幼兒視力快速檢測設備的推廣,實現國產化非主觀高精度高穩定性視力檢測。”李海濤說,通過“e企炬鏈”品牌活動,打通上下游產業鏈,強化供需對接與外地資源鏈接。同時,支持企業與康復大學建立合作,共同申報工程研究中心、申請課題、建立實訓基地等。
創新是產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行動方案》指出,支持建設康復特色中試平臺,鼓勵康復大學申報相關平臺,引導其與領動運動搭建測試環境,提供中試服務并給予資金支持。與康復大學建立常態化成果對接和信息共享機制,聯合專業機構開展成果路演和產研對接活動,促進成果落地轉化。支持圍繞康復產業申報科技計劃項目,對獲批立項的給予配套獎勵,支持建設各類創新平臺,對新獲批的創新平臺建設單位給予獎勵。建設康復產業公共服務平臺,提供“一站式”服務,提升產品注冊上市效率。策劃舉辦康復產品大獎賽、博覽會等活動,搭建交流交易平臺。建設康復產品體驗館,支持企業入駐康復醫療類專業電商平臺,引導開展社區租賃服務。依托工業云體系和大數據平臺,打造康復產業行業中心和大模型,為產業發展提供算力和數據支撐。
組合拳激活內生動力
以創新為驅動、以生態為支撐。《行動方案》從金融、人才等方面入手,推動各項支持從“外力推動”轉變為“內生驅動”。
金融是產業發展的血液。《行動方案》指出,將發揮現有基金作用,加快推進海醫匯、中銀AIC基金等康復產業基金設立。與此同時,“創新‘高新貸2.0’風險補償管理辦法,提升科技信貸規模。聯合金融輔導隊,深化‘金融管家’服務,提升金企對接質效。鼓勵上市公司通過并購重組、發行債券等優化資源配置。”青島高新區財政金融部部長鄭慶春介紹,發揮科技金融平臺作用,開展金企融資對接活動,引導企業通過多種方式融資發展,推薦企業進入白名單獲取金融支持。發揮企業上市聯盟平臺作用,建立上市服務機制,幫扶重點康復企業上市。探索“康復+保險”模式,推動康復服務與保險融合發展。
人才是產業發展的第一資源。“我們將探索構建康復領域人才政策體系,依托高校、智庫等建立高端人才智庫,引進海內外高端人才,為其提供落戶、住房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創新人才評價與發展模式,探索‘康復治療師職稱評定綠色通道’,為康復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人才支撐。”青島高新區黨群工作部部長王桂賢介紹,同時,深化產教融合,建立“高校+龍頭企業”雙導師制,創建產教融合示范基地,開展“訂單式”培養,與頭部企業共建產業學院,與職業院校共建協同培養基地。鼓勵院校開展康復人才三級培養體系,支持相關培訓和認證工作,建立繼續教育云平臺,舉辦技能大賽和人才峰會。強化校地協同,鼓勵康復大學開發特色課程體系,培養緊缺人才。
整合康復資源是實現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途徑。《行動方案》中明確,將開展康復產業大起底行動,摸清產業發展情況,解決企業難點堵點。借鑒日韓優勢產業經驗,與日韓商協會建立溝通機制,組織企業出訪學習,開展國際合作交流。聯合青島海關,壯大康復產品出口,支持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爭取建立康復產業統計體系,為政策制定提供數據支撐。落實中醫藥康復政策,發揮中醫藥在康復產業中的作用,推動中醫藥康復產業創新發展。支持建設生物制品口岸檢驗實驗室,建立康復產業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系。
為確保《行動方案》順利實施,青島高新區將圍繞“五個一”工作機制,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并充分發揮康復大學在人才、教育、學科等方面的優勢,營造良好的產業發展氛圍,優化營商環境,提升高新區在康復領域的影響力和吸引力。未來,伴隨“七項行動”的深入實施,“中國康灣”必將綻放更加璀璨的光彩,成為全國大健康產業發展的新名片。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