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全面向美妥協,我們的中東大盤還能穩住嗎?
自從中美達成關稅協定之后,我國在北京召開了與拉丁美洲之間的部長級峰會,加強了與拉丁美洲的全面經貿合作關系。拉丁美洲在地理區位上屬于美國的后院了。而同樣的,美國總統特朗普也沒閑著,其這幾天開啟了中東三國之行——訪問沙特、卡塔爾和阿聯酋。并且在沙拉阿三國收獲頗豐。說白了特朗普的這次中東之行就是沖著落實與這三國超過2萬億美元的大生意去的。
而且還不止于此,最近從中東還爆出了新的對美國有利的消息,美國在解除對敘利亞的制裁的情況下,敘利亞新政府領導人朱拉尼和特朗普還舉行了超過半個小時會談。朱拉尼投桃報李,全面放棄了巴沙爾時期的親俄伊立場,轉而全面投靠美國,朱拉尼還準備將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的一棟建筑命名為特朗普大廈。而且還全面開放了美國公司在敘利亞的開礦勸;與此同時,伊朗也在伊核問題上向美國做出重大讓步,伊朗承諾永不尋求發展核武器,放棄高濃縮鈾儲備,只進行民用水平的鈾濃縮,并允許國際核查人員監督其核活動進展。與此同時,與美國在紅海斗法,處在優勢地位的胡塞武裝也與美國達成停戰協議。由此可見特朗普這次在中東收獲頗豐。那么問題來了,美國在中東地區的這一連串收獲,會動搖我國之前在中東地區布下的大棋局嗎?我們來看一下。
客觀上來講,在經略中東這塊,美國相比于我國,確實是有先發優勢。美國早在二戰之后,就開始經營中東了。而我國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逐步增強也只是在最近20年的事情,且主要還是集中在經貿領域。目前我國與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博弈,我國優于經貿,美國優于軍事??傮w上還是美國占優。但是我們同時也應該看到,由于美國國內民主和共和兩黨輪流競選執政的特點,這就意味著美國的中東政策非常不具有連續性。在美國前總統拜登時期對沙特、阿聯酋的各種不對付,對中東地區的冷淡就可以看出。特朗普第二任期之后,如果是民主黨上臺的話,那么美國和中東各國的關系又會轉向冷淡。
然后從美國本身的國勢來看的話,美國國勢走向衰落已經持續了17年時間了。美國目前處在全面收縮階段。而中東地區正是美國全球戰略的重點收縮區域。這個趨勢肯定是不會改變了。那么有網友會說了,既然美國在中東地區逐步收縮,那么特朗普為何在中東地區還能有那么大收獲。其實這某種程度上來說,中東各國也是知道美國正在收縮,正是因為這樣,中東各國越是需要和平過渡,花錢消災就是一個最佳選擇。于是就有了沙特、卡塔爾和阿聯酋向美國送大單的行為。而伊朗呢?對美國依然還抱有幻想,于是就有了伊朗對于美國的繼續妥協。但是接下來伊朗還會遭受到美國的毒打的。因為伊朗到現在還是沒有搞清楚自己挨打的真正原因。
如今特朗普在中東地區看似收獲滿滿,其實不然。我們當下做的就是保持自己的戰略定力的同時,穩住中東大盤即可。因為中東各國同樣也不傻,大多數中東各國知道自己當下該做什么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