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上午,“數字人文與文化遺產保護:合作、教育與科研”國際研討會在武漢大學舉辦。中外政府官員、國際組織負責人以及來自全球12個國家的40余位高校校長、院士、學者以及技術專家相聚珞珈山,共同探討數字時代的中外人文交流與教育合作。
武漢大學校長張平文表示,科技浪潮下,使用數字技術實現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和傳播,在世界范圍內都備受關注。武漢大學依托測繪遙感、信息管理等優勢學科,在文化遺產數字保存、活化利用等領域取得了諸多優秀成果,為全球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提供了實踐經驗。武漢大學愿與各國專家共同攜手,探索數字技術與文化遺產保護的融入路徑,守護數字時代的人類共同記憶,推動國際合作與教育創新。
在研討會的主旨發言和圓桌會議環節,多位學者圍繞“讓教師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有哪些挑戰與策略”“自然和文化遺產保護全球系統的數字化方法”等話題開展了討論,并于會后參觀了武漢大學文化遺產智能計算實驗室。
此次研討會由武漢大學與世界法語大學聯盟聯合舉辦。該聯盟于1961年在加拿大成立,是全球第一個擁有超過1000個成員單位的大學組織,也是法語國家首腦峰會在高等教育與研究領域的官方執行機構。該聯盟以知識促發展為使命,致力于以全球化視野統籌法語國家科學共同體建設,因地制宜踐行多元發展理念。武漢大學于2006年成為該聯盟成員高校。(許漪、許瑞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