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遺產,是城市發展的記憶烙印,是工業文化的重要載體。為進一步做好2025年哲學社會科學普及周活動,高水平推進文化強縣建設,助力溫州礬礦申遺和創建“礬文化之鄉”,5月17日-5月18日,來自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將匯聚蒼南縣礬山鎮,共同探討礬礦工業遺產的保護、開發與可持續利用路徑,為推動溫州礬礦申遺出謀劃策。
作為全球礬礦資源核心產區,蒼南縣礬山鎮以明礬儲量占全球60%、全國80% 的獨特優勢,以“世界礬都”享譽國內外。自明洪武年開啟的 650 余年明礬采煉史,不僅孕育了震撼世界的工業傳奇,更在浙南山海間鐫刻下獨一無二的礦業文明圖譜。地下采礦系統和煉礬高爐、工人大禮堂、蘇式辦公樓等存5大類、100多處礦業遺址共同構成了“地下地上雙遺產”體系,被譽為中國近代工業“活遺址”。
近年來,礬山鎮圍繞“文化立鎮、旅游興鎮”的轉型發展戰略,高舉“申遺”旗幟,持續推進礦業遺址保護和工業旅游開發,做到了從“賣明礬”到“賣文化”的華麗轉身,實現了從“礦工鎮”到“景區鎮”的美麗蝶變,摘得了“2016年度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之榮譽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全國工業旅游示范基地”等國家級、省級榮譽34項。不僅如此,2024年12月,溫州礬礦遺跡及其文化景觀正式納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標志著礬礦申遺邁出關鍵一步。
讓我們共同期待這場現場會的到來,一起走進溫州礬礦,探尋工業記憶,見證溫州礬礦邁向世界文化遺產的鏗鏘步伐!
編輯 | 小礬
審核 | 盧菲菲
監制 | 陳露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