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O科技消息】2024年,一場宇宙奇觀悄然上演。當時,一臺名為Zwicky Transient Facility的望遠鏡在夜空中捕捉到一次突然的閃光。這個被命名為AT2024tvd的天體引起了科學家的關注,它沒有出現(xiàn)在星系中心,而是在距離中心超過2500光年的位置。
一開始,自動系統(tǒng)并沒有把它標記為黑洞活動。但隨著進一步觀察,謎底逐漸揭開。根據(jù)一篇發(fā)表在arXiv上的論文,這其實是一次罕見的“潮汐撕裂事件”(TDE),也就是一顆恒星被一個漂泊的黑洞吞噬的過程。
后續(xù)通過哈勃望遠鏡等設備獲得的數(shù)據(jù)證實了這一點:當恒星靠近黑洞時,被強大的引力撕裂,它的物質開始圍繞黑洞旋轉、升溫,并在整個電磁波譜中發(fā)出強烈的光亮。
與超新星爆發(fā)后逐漸冷卻的現(xiàn)象不同,這種光長時間保持高溫,正是物質不斷落入黑洞的特征。但問題是,這個黑洞為什么會遠離星系中心?
答案可能藏在星系演化的歷史中。大型星系通常是通過合并小星系形成的,而每一次合并都會帶來新的黑洞。在這些過程中,一些黑洞可能會被踢出原來的位置,成為“流浪者”,在星系中游蕩數(shù)十億年都無法歸位。極少數(shù)情況下,它們甚至永遠無法到達星系核心。
AT2024tvd很可能就是這樣一位宇宙“漫游者”。而且它也許不是唯一的一個。理論推測,一些大質量星系內部可能存在多個這樣的流浪黑洞,星系越大,越有可能存在未被吸收的“隱形殺手”。
這次發(fā)現(xiàn)讓我們首次近距離觀察到這類現(xiàn)象。而在更大的星系中,中心黑洞往往過于龐大,直接吞噬恒星卻不會留下太多可見痕跡。相比之下,較小的流浪黑洞反而更容易讓我們看到恒星最后的掙扎。
隨著望遠鏡技術的進步和巡天觀測的深入,未來我們或許會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隱藏在星系中的黑洞,以及它們留下的破壞軌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