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湖南株洲重病老人銀行取款身亡事件有了最新進展。家屬彭先生透露已與銀行達成和解,銀行將承擔喪葬費用,并以“慰問金”形式支付10萬元。
網友此前爆料,其病重姑媽因就醫急需取款,被要求老人本人到場。最終,老人在銀行門口離世。銀行回應稱,家屬三次輸錯密碼后,既未告知老人身體狀況,后續還拒絕了“帶老人回家休息”等相關建議。雙方各執一詞,關鍵細節在“羅生門”中愈發撲朔迷離。
和解后,輿論陷入撕裂。有網友指責家屬“碰瓷”,認為老人離世與銀行無直接關聯,家屬拿這10萬元不合理;有網友則覺得銀行用“慰問金”是在模糊邊界,逃避直接承擔責任。
從目前大家關注的程度可以看出,已經不是給予和接受“10萬慰問金”就能畫上句號的。“達成和解”看似定分止爭,但網友心頭的疑云并未被廓清。疑惑之處在于,一方面,家屬究竟是否有提前告知銀行老人身體情況,在銀行提醒后,是否拒絕了帶老人回家休息?另一方面,銀行是否提前告知有上門服務,是否嚴格遵循行業規范流程、是否存在工作疏漏?這需要相關部門徹查真相。否則,逝者家屬或將長期背負“碰瓷”的非議,銀行也難免陷入“花錢消災”的輿論漩渦。
現代快報/現代+評論員 靈靈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