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的治療過程中,每一步都極其艱難。患者們除了要忍受癌癥本身帶來的痛苦外,在抗腫瘤治療過程中,許多患者還會遭遇一種特殊的“口腔潰瘍”——口腔粘膜炎的侵擾。
口腔粘膜炎癥狀
與其他毒副作用相比,它看似普通,但發生率較高,達66%左右,會引發劇烈疼痛,嚴重甚至會導致出血、化膿。且由于在口腔部位,疼痛和充血會使患者的日常進食、吞咽以及說話產生困難,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心理健康,甚至影響患者的癌癥治療效果。
本文將為您解析這類潰瘍的成因,并提供實用的護理技巧,助您科學應對!
腫瘤患者易患口腔潰瘍的原因
治療相關因素
①化療藥物的影響:
抗腫瘤藥物(如甲氨蝶呤、紫杉醇等)會抑制口腔黏膜細胞再生,同時降低免疫力,導致細菌入侵。
②放療的影響:
腫瘤治療中的放療過程,尤其頭頸部放療會損傷機體免疫系統,直接損傷口腔黏膜上皮細胞組織,增加感染風險。
③靶向/免疫治療:
許多靶向藥物如吉非替尼、奧希替尼等藥物的常見副作用也有口腔潰瘍,同時該類藥物也可能損傷正常黏膜細胞,導致患者出現相關癥狀。
患者的自身身體因素
例如牙齒問題、口腔感染、營養不良等。
腫瘤患者患口腔潰瘍的分級及處理
腫瘤患者的口腔潰瘍通常發生在化療后7-10天左右,之后會慢慢恢復。
好發于非角化黏膜部位,包括:雙頰部和唇部黏膜、舌腹面和舌側面、口腔底部和軟腭。
化療過程中的口腔黏膜炎反應通常分成三個級別,輕度至重度的癥狀和應對措施如下表所示:
分級
癥狀
應對措施
輕度
黏膜紅腫、口干
淡鹽水/康復新液漱口(每日5-6次);
維生素B2粉末外敷(每日4-5次)
中度
白斑、潰瘍、疼痛
含藥漱口液(如1%碳酸氫鈉+地塞米松);
局部涂抹口腔凝膠(如益普舒、利膜平)
重度
出血、化膿
立即就醫,需使用抗生素或止痛藥;
靜脈營養支持(如葡萄糖、氨基酸輸注)
若出現明顯疼痛感
可通過以下小妙招進行止痛,緩解不適感:
1.降低進食溫度
加強漱口,嚴重時可用吸管進食。
2.冰敷
含服自制營養冰塊(如酸奶冰塊)。
3.藥物鎮痛
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苯佐卡因凝膠、利多卡因噴劑等。
若患者出現以下癥狀
①潰瘍持續超過2周;
②發熱、口腔分泌物增多;
③疼痛導致無法進食累計超過7天或進食量下降超過60%。
應立即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對癥治療。
日常生活中的防護要點
預防遠勝于患病后進行治療,因此腫瘤患者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防護,牢記“清潔、保濕、營養”六字準則,盡量減少口腔潰瘍發生率,降低對生活的影響。
保持口腔衛生,可通過口腔清潔三步法進行維護:
①刷牙:
選用軟毛牙刷+低刺激牙膏,早晚各一次。
②漱口:
飯后用生理鹽水/復方氯己定含漱液,保持口腔濕潤。
③保濕:
咀嚼無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避免口腔干燥。
日常飲食禁忌與推薦
①避免刺激性食物
日常飲食中盡量避免辛辣、酸性(如檸檬)、高溫、咖啡因、硬脆物(堅果、餅干)、煙酒等刺激性食物。
②少食多餐
應少食多餐,可多進食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如雞蛋、牛奶、牛肉、海產品等;適當補充維生素B和維生素C,如西紅柿、胡蘿卜、獼猴桃等有利于口腔潰瘍的愈合;補充如瘦紅肉、海產、豆類等多含鋅的食物,有助于維持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
③食用富含纖維素的食物
多食用富含纖維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暢,減少毒素在體內蓄積。
④蜂蜜療法:
含服1茶匙成熟蜂蜜(每日2-3次),成熟蜂蜜具有高酸度、高滲透壓的特性、且含有葡萄糖氧化酶系統,可抑制細菌生長,促進細胞上皮再生長,促進愈合。但糖尿病和乳腺癌患者慎用。
⑤益生菌菌群調節:
通過酸奶或專業制劑調節口腔和消化道菌群,增加有益菌群。
但患者以及家屬在日常生活中也不能過于盲目地進行營養劑補充和防護。
比如,自行使用強效漱口水和盲目補充維生素,部分含酒精產品可能加重刺激,而過量的維生素C可能引發腹瀉。
因此,患者需要遵醫囑避免出現維生素等攝入過量導致的副作用。
心理支持
長期的口腔潰瘍可能導致患者出現焦慮、拒食等情況,家屬應該密切關注患者的身體和心理情況,適時為患者提供溫和地鼓勵,使患者保持樂觀心態,積極進行治療。
可通過冥想、音樂等方式使患者放松,必要時候向心理醫生以及專業的營養師尋求幫助。
作者: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閔行分院 主管藥師 徐蕊
審稿專家: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主任藥師 劉繼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