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三夏時節田管忙,這兩天,多地的冬小麥進入灌漿期,豐收指日可待。
智慧灌溉、植保無人機等科技,一如既往在農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山東東營:精準調配 從“憑經驗澆水”到智慧灌溉
灌漿期是小麥開花后籽粒通過光合作用積累營養物質,從干癟的空殼到日漸飽滿的關鍵階段,直接決定粒重和最終產量。此時的小麥不僅易發病蟲害,還需要保障水分供應。
這兩天,位于黃河下游的山東東營墾利區40多萬畝冬小麥就進入了灌漿期。得益于灌區新安裝的數字孿生系統,今年全區冬小麥灌溉完成時間比往年預計縮短5天左右。
墾利區打造的“智慧水利”管控平臺可以實時采集數據,分析生成定制灌溉方案,將灌溉管理從“憑經驗澆水”轉變為科學灌溉。
新疆:高效作業 植保無人機讓小麥灌漿更飽滿
新疆圖木舒克市的23萬畝冬小麥近期也陸續進入灌漿期。在圖木舒克市永安鎮一處4000余畝麥田里,植保無人機在上空穿梭,噴灑小麥灌漿期所需的高鉀肥和防蟲液。
湖北:智能耕種 39萬畝糯稻插秧正進行
南方一些地區的水稻插秧當前也在逐漸展開。在湖北孝感應城市田店鎮暢馬村的千畝稻田里,10多臺套耕整機、插秧機來回穿梭,不到20分鐘就完成了一畝稻田的插秧作業。智能無人機協同進行精準施肥。應城市糯稻種植面積達39萬畝,近年來,當地借助智能化技術大力發展糯稻產業,智能農機利用率超過了8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