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際交往中,我們總能遇到一些非常討厭,但卻不能撕破臉的人。
比如,同一個部門的同事,同一個宿舍的舍友。
因為抬頭不見低頭見,所以還是要維持表面上的和氣。
但從個人角度來講,又非常討厭這個人的言行舉止。
甚至于,只要對方站在那里什么都不做,也什么都沒說,還是會令人感到非常不適。
這時候,如果一味地把這種負面情緒壓抑在內心。
久而久之,就會出現心理和身體上的問題。
最近很火的乳腺癌,以及身體中的結節,都是因為長久的情緒壓抑和生悶氣所導致的。
其實,從心理學角度來看,討厭一個人但又不能翻臉,可以運用“空椅子技巧”。
空椅子技巧:化解心中的郁氣
格式塔流派的心理學,曾發明出一個能讓咨詢者內心情緒外化的一種方式,那就是“空椅子技巧”。
這個技巧的具體實施方式是,搬來兩張空椅子,讓前來咨詢的人,扮演不同的角色,坐在兩張椅子上相互對話。
也就是說,你坐在一個椅子上,想象對面的空椅子上坐著你討厭的人。
這樣一來,通過與自己的對話,來化解內心的沖突和矛盾。
這個空椅子技巧,可以運用到任何壓抑的情緒中。
比如,有些難以對他人傾訴的心事和想法。
有時候,空無一人的椅子,反而能夠讓我們徹底放松下來,說出自己真實的內心感受。
當我們面對空椅子,抒發出自己的情緒時,就像把體內的毒素排了出去,以此來維持心理自己的健康。
與此同時,這也能夠幫助我們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讓自己與他人達到和解。
討厭對方,源于自我保護機制
當我們討厭一個人時,其實不用過多的去追問自己為什么討厭他。
甚至,出于禮貌等原因強迫自己與對方友好相處。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討厭一個人并不需要具體的原因,它更像是一種大腦直覺下的自我保護機制。
我們每個人的大腦中都有一個叫做杏仁核的區域,它負責快速識別危險。
杏仁核的反應,比我們理性思考更加迅速,能在我們看見某一個人的0.1秒就做出判斷。
這種本能是生物進化的結果,也就是說,大腦認為對方有潛在的危險,所以讓你產生討厭的感覺,來遠離這個人。
除此之外,一個人渾身所散發的化學信號,也會讓我們的大腦做出親近或者是遠離的反應。
這些化學信號很難通過具體的感官感受到,但是身體卻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危險的信號。
比如,當一個人處于緊張的狀態中,就會散發出一種讓人想要遠離的信息素,這其實也是所謂的磁場。
當你討厭一個人時,是因為身體在提醒你,為了保護自己的安全,必須遠離對方。
專注自身,無視那個討厭的TA
面對討厭的人,最好的方式就是通過空椅子技巧將自己的情緒釋放之后,不再為他的言行感到情緒波動,而是專注于自身。
當我們全身心地關注討厭的人的一舉一動時,其實是在耗費自己的心神。
如果對方卻是沒有做出實質性的行為,那么就不要過度解讀對方的動態。
在心理學中,有個概念叫做“空船效應”。
海面上,船長看到對面有一只船,正在朝自己駛來,好像要沖撞自己。
于是,這位船長感到非常生氣,不停地謾罵對面的那只船。
結果,當對面那只船靠近時,船長才發現穿上空無一人。
這個效應告訴我們,當我們將過多的注意力放在他人身上時,就會對他人的言行舉止產生錯誤的解讀。
那么,如何避免空船效應的發生呢?
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將停留在他人身上的目光轉向自身。
他人的言行舉止,往往反映出他自己的生活狀態,而你無需為此買單。
同時,面對他人的惡意時,我們也無需著急自證自己,不要讓他人的反應來定義你自己的感受和價值。
當我們專注于自身時,才會屏蔽掉外界那些不利于自己成長的事物。
總而言之,當我們討厭一個人時,其實并不用翻臉,也能通過“空椅子技巧”來發泄自己的情緒,達到內心的安寧。
-The End - 作者-貓頭鷹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圖片源自網絡,侵權請聯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