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第30屆上海電視節征片自去年12月上旬開啟,至今年3月31日結束,征集到作品近千部。每屆上海電視節的白玉蘭獎評選薈萃前一年四月份起,到當年一季度的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精品力作,折射行業風貌。近期我們邀請業內人士,對電視劇(中國劇、海外劇)、紀錄片、動畫片、綜藝四大類別,在本周期內的創作風貌進行各自梳理,期待五月入圍名單公布。
本文作者:中央戲劇學院電影電視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高雄杰
(本文僅代表作者行業觀察)
第30屆上海電視節征片已結束,報名本屆白玉蘭獎的海外劇集雖無法涵蓋本年度全球視野下電視劇行業發展全貌,但報名作品的質量上乘,以此作為樣本進行考察,仍可辨認不同國家和地區電視劇在題材選擇、形態創新、技術演變等維度的創作新動向。
與往年相較,報名劇集的國別有所拓寬,出現了非洲、拉丁美洲、東歐、西亞地區的作品,比如南非、墨西哥、塞爾維亞、伊朗等國都提交了質量上乘的劇集。
從創作形態看,本屆報名的海外劇在題材發掘、類型融合及社會議題探索等方面呈現出多樣化發展趨勢,從中可以感受到,在影視業態不斷發展、媒體環境不斷更新及新技術應用的影響下,海外劇跟國產劇一樣在題材與形態上持續不斷更新與探索,特別是在敘事結構上,屢見大膽創新作品,以新鮮元素融入、打破常規進行敘事創新。
本屆海外劇單元報名作品的特點呈現為“社會議題深度化、類型邊界融合化、經典IP現代化”三大趨勢。
社會議題深度化
有聚焦現實問題的作品,取材于真實故事探討現實中人們的困境,在兩難中抉擇和對未來的思考兩者相輔相成,始終具有現實主義的敘事價值和力量。
法國劇集《盡情享用!》中,年輕人生存的環境與往昔大不相同,一切生存都圍繞著高效高產出,一旦松懈即是淘汰,他們在競爭中面臨著諸多困境,也思考著自己的未來。
英國劇集《溫良之心》講述兩對家庭因醫院失誤,孩子出生時被抱錯,當下面臨撫養非親生卻已有感情的孩子還是索回親子的兩難境地,展現了人性的多面性和復雜性,探討了撫養權爭奪背后的家庭倫理與社會階層差異。
《我們的家庭》
人們不分國界、文化,對于聚散離合,情感是相通的。丹麥長劇《我們的家庭》里,未來海平面上升,居民們不得不和自己熟悉的生活告別,隨著撤離時間越來越近,穩定的秩序仿佛正在漸漸消散,人心的善惡在這時間點上展現得淋漓盡致,表達出災難之下人性道德的復雜性。
法國劇集《棋逢敵手》選題較為獨特,以國際象棋棋手與計算機“深藍”對弈為背景,講述了人機之間的對抗與較量。主角通過精妙的技術剖析和規則運用,打破計算機的理性神話,在緊張的對抗中,既展現了人類的韌性、智慧和價值,也引發對計算機發展的深刻思考。
類型邊界融合化
本屆報名作品中的諜戰題材作品,敘事上多以國際政治博弈、刺殺行動、情報對抗為核心,同時融入個體的人性掙扎、生存困境或情感沖突。
《豺狼的日子》
英國劇集《豺狼的日子》改編自經典間諜小說,將冷戰背景現代化,突出職業殺手的精密刺殺與反偵察能力,同時探討階層固化的社會隱喻,是綜合品質相對突出的劇集之一。作品講述一位資深殺手被情報探員追獵,他既要躲避追殺又要保持隱秘身份不被妻子發現,透過懸念的建構牢牢抓住觀眾注意力,精巧的敘事結構確保了貓鼠追逐戰的情感刺激與邏輯完整。這是一部制作精良、劇情引人入勝的作品,情節結構精巧,敘事張弛有度,是同類題材與風格劇集中的佳作。
加拿大劇集《IXE-13與鈾競賽》的情節主線圍繞“鈾”資源的爭奪展開,作為退役特工的主人公,還要面臨戰后的生存,卷入事件之后又肩負了大國之間的博弈,纖毫較量間甚至事關全球局勢和國際影響,影響著人類命運。
這些諜戰劇中的主人公都不再是扁平的概念化人物,而是有血有肉情感豐實的人物。在《豺狼的日子》中,殺手主人公不再是冷酷無情的殺人機器,開車會分心,有普通的情感生活,殺人只是工作任務需求。而在無奈殺人之后,冷靜沉穩的殺手也會流露出悲痛情緒,令人唏噓。《IXE-13 與鈾競賽》以“鈾”資源爭奪為主線,同時也展現了退役特工的生存困境,描繪普通個體在復雜的大國博弈的背景下的人性掙扎。
《軍刀行動》
塞爾維亞劇集《軍刀行動》以2003年塞爾維亞總理遇刺事件為原型,通過記者、警察、罪犯三重視角,重現國家轉型期腐敗與正義的博弈。通過傳統諜戰與歷史政治的結合,多視角重現歷史事件,將政治腐敗與個體創傷結合,映射社會轉型期的集體記憶,探討暴力事件對當代社會的持續影響。
塞爾維亞另一部劇集《君士坦丁的遺秘》,在現實邏輯敘事中融入了神話之劍、狼人及神秘的吸血鬼等超自然力量元素,在戰爭背景下,尋找傳說之劍,展開探索尋寶之旅,探討了人性的幽暗或者復蘇。類型融合打破了傳統戰爭片框架,加入尋寶冒險元素,以超自然隱喻歷史創傷。
還有一部涉及超自然內容的日本劇集《熱點》,則用了偏現實的表達手段,讓人相信外星人就在你我身邊。這樣的表達可以從側面展現出,不同國家對于超自然現象可能出現的態度和面對方式截然不同。
犯罪題材一如既往是海外劇的選題熱點,強節奏多線敘事,占比較大,類型模式上多有創新。比如哥譚暗黑美學帶有強烈視覺沖擊的美國劇集《企鵝人》;密閉空間推理及莊園謎題的英國劇集《貓頭鷹謀殺案》;真實事件改編有關炸彈勒索犯的德國劇集《我是史高治》。
經典IP現代化
與往年相比,本年度涌現出多部經典IP現代化的劇集作品。
《老練律師 第一季》
《老練律師 第一季》根據經典劇集改編,成功將經典IP賦予當代意義,以律政懸疑為殼,實為當下社會尖銳議題的投射,是一場關于年齡、性別與權力的深刻對話。通過七旬女性復仇主線,揭露藥企黑幕,并批判職場年齡歧視與性別偏見。老年女性主角的設置打破了精英律師的刻板印象,利用“老齡”推動敘事,形成反差張力。
《殊途同歸 第二季》每一集均從法庭戲開始,法庭戲加上回憶閃回形成雙線敘事,通過閃回結構,以獨特的視角聚焦于不同被告人的命運和故事,體察司法與現實的激烈碰撞,構成一面面映照社會問題的鏡子,揭示結構性不公,兼具懸疑與社會批判。
《1923 第二季》
針對歷史和文學改編的如美國劇集《1923 第二季》、意大利劇集《基督山伯爵》、《萊奧帕爾迪:無盡詩篇》。《1923 第二季》第二季延續西部史詩家族敘事,有對“土地”的隱喻;《基督山伯爵》則是尊重原著,做了很完善的翻拍;《萊奧帕爾迪:無盡詩篇》則是將詩人傳記融合啟蒙思想對抗,對于有興趣理解萊奧帕爾迪的詩歌精神以及意大利的思想變遷的人,本劇呈現出不可替代的獨特的敘事價值。
從本屆報名的海外劇集可以觀察到,其藝術特征受到各國歷史、文化和重大事件影響,呈現出與國內截然不同的關注點和選題,電視劇、電影作為大眾文化的鏡像載體,其藝術特征始終與本土文化生態緊密共生。在地域文化基因、歷史記憶積淀與社會結構形態的共同作用下,不同國家的劇集創作呈現出鮮明的差異化美學體系。這種文化根脈的延續性,使得全球劇集市場形成了多元共生又和而不同的創作特點,與國產劇形成具有參照價值的對比維度。
《亦敵亦友》
除上述趨勢之外,地域文化的視覺強化也有明顯的表現。比如,泰國動作劇集《亦敵亦友》中的泰拳打斗元素,德國劇集《茜茜皇后 第四季》中歐洲宮廷權謀,西班牙鄉村景觀《大地之影》的階級對立,意大利劇集《美聲》歌劇華麗外表下的暗流涌動。
未來,跨文化敘事與技術敘事的結合,如《棋逢敵手》對AI題材的開掘、如《老練律師 第一季》對非主流群體視角的深化,或將成為新的突破方向。
來源:高雄杰/“上海電視節”微信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