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 心 樂 事 詩 與 書
魯黎
在這本自書詩集里,收錄了近百首詩作,每一首宛如一顆獨一無二的心靈星辰。
——題記
詩作為藝術的精魂,是有情人內心情感的宣泄口,是“可興、可觀、可群、可怨”的心境表達。
孫恩道深諳傳統,又勇于開拓創新。他的這本詩書集,情感真切,質樸自然,如攬璞玉在懷,可品味再三。詩人善以白話入詩,在平實的語言風格中,寓意著深刻的哲理,和對真善美的期盼。真實、自然、質樸是此詩集的整體風格。看似是自娛自樂的隨性之作,詩人卻能在一草一木、一景一物中敏銳地捕捉靈感,觸景生情,有感而發。其間時常閃現出絕妙的詞句和新奇獨特的構想。從東湖那破曉時分的晨曦微光,到碧空如洗的晴朗白日;從皚皚白雪覆蓋的純凈世界,到斜陽映照下的清冷月色;從“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壯美景色,孫恩道在世間萬象中探尋著人間至真至純的情感,從人生的寒冬一步步邁向歲月的暖春。這些感人肺腑的瞬間與片段,共同構成了這本自書詩選編的情感基調。無論是對往昔歲月的深情追憶、對人生的深沉喟嘆,還是對書畫藝術的漫談、對藝術創作的深刻沉思,全書字里行間流露出的蒼涼與溫情,恰似南方雪景中那一抹溫暖的夕陽余暉,盡顯至真至美的境界。美好的景致,仿佛總是在半夢半醒之間,讓人沉醉其中。
孫恩道擅長書法,其筆墨間盡顯灑脫自在的人間意趣。他的書體頗具民國謝無量的風格,清新自然,灑脫不羈,既有著疏朗開闊的氣質,又不失端莊秀麗的韻味,將中國書法中的豪放與婉約完美融合。
詩歌,有時就像晦暗時刻劃破夜空的閃電,擁有穿透陰霾的強大力量。我們應當給自己多點亮幾盞明燈,讓生命在忙碌的塵世中能夠稍作停頓,有所沉吟。詩歌有著一種與生俱來的特質,它總是比時代的步伐稍慢半拍,卻能讓我們在這快節奏的世界里,尋得一方寧靜的精神家園。倘若我們無法置身于魚群歡舞、星漢燦爛的美妙環境之中,那么,就讓我們的心靈朝著那個美好的方向前行,成為一個在大地上安然收獲的拾穗者,自覺地肩負起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使命。
魯黎:資深編輯、畫家、文藝評論家。
江城著雪
臘梅嘆
長天清陽
入園途中
梨園解封
東湖夜行
久雨天晴
寒雨
雨中行
無題(一)
讀畫有感
湖畔感懷
詠蓮
屈原館遠眺
獨行
自嘲
題俠客圖
午困
初冬行
都市野趣
過青荷彎
卜算子?梨園適情
讀周鴻運《老日來了》文有感
讀史有感
無題之二
閑情
題白梅圖
初冬意趣
秋晚
山居
適情
長天樓遠望
秋望
樸廬七夕
荷塘閑步
過淺塘
樸廬夏暑
甲辰端陽
災后第一春
悼吳公
后 記
這冊所謂的“自書詩”,都是近幾年前往書畫院,途經東湖沿岸時在手機上記錄的點滴感受,閑言雜語,不成東西。到了書畫院,為了練字,就把它落在紙上,有時也把它發在朋友圈,目的是說明我還在,并沒在疫災中消失。幾年下來,竟有數百首。
這些散漫的東西,卻引起同事王燦婷的關注。她大學是編輯出版專業,便建議我編輯成書,展示閑存。
起初我猶豫,后得到老伴全力支持,便拜托王燦婷整理編輯。
這冊書有幾位很有影響的專家給以點評,贊譽之言我不敢當,不足之處我亦無力提高,老之已至,凡事自當量力而為。慚愧!
感謝印刷廠的支持,印數不多,但很精美,我很滿意。
孫恩道
澤畔心境
孫恩道自書詩選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