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我也想成為坐懷不亂的柳下惠
在充滿咳嗽的祖屋里
歲月分娩出摘了臍帶的蓮花
盤居陰暗處的鼠群
露出膽怯的光
彈痛了太陽的手指
陰陽怪氣地說出胡話
霜風釆出舞曲
替北方的新年披上婚紗
我都到了這個歲數
還在為愛情迎合新娘
此刻那些陰莖短小的螞蟻呢
正在輪番耕耘麥芽
有時我也想成為坐懷不亂的柳下惠
逼退那些執念般的欲望
其本質一如那些苦難敘述苦難
暴風雪強加另一層暴風雪
啊,夜歸人吶!
夜讀水滸的人
愛,肯定是有的,
就像夜晚的寂寞出自思念。
夜讀水滸的人,
不一定都能倒拔垂柳。
愛和恨,從來都在一起糾纏,
眉宇間留有我認識的影子。
那個死去的人,活著的面容
還栩栩如生——
望眼欲穿
今夜風很大,漏網之魚的風很大
在那凌亂的雜草間
往事順著平鋪直敘的根莖
吮吸四周的火。那些噼里啪啦的火
那些一燃就著的火
在暗地星火燎原
媽媽,此去經年的愛
我們佇立村頭,望著白了頭的青衫客
望著讀了四書五經的青衫客
啊,白居易們,你們在潯陽江頭
都望眼欲穿了嗎……
作者:葉小松,1964年生人,網名,普魯米修斯(盜火者),讀睡詩社專欄詩人,詩歌寫作愛好者。部分詩歌收錄于《讀睡詩選之春暖花開》《讀睡詩選之草長鶯飛》。詩歌語言獨特,詩緒敏捷,善于從生活的剪影中,挖掘出詩意的土壤,構筑詩的城堡。詩歌有自己獨特的意味和特別,有一定的辨識度。
風,從北方來
仿佛有太多離別需要掩埋
風,從北方來
一陣緊似一陣
一次次傾斜衰草向地的姿勢
是借著陰云
掩埋夕陽,又一點點拔出了
時隱時現的圓月
我還沒有習慣你留給我的寒意
雖然無從選擇。明天就是小雪
總想用別樣的靜默
掩埋你的影子,我知道
有些事物只是悄然冬眠
風依然沒有停,一片銀杏葉
滑入胸前,金黃而韌性
我隨手拂去。因為我們
各有不可言說的孤行
陽光
其實,我一直暗念你
那么遠,你總能給我
恰如其分的溫暖
有時,我驚嘆你的存在
你布施的晝夜,和陰晴盈缺
和我的悲喜無縫銜接
不遺忘任何物,包括
一絲蒲公英飄搖的絨毛
溫良的,吮吸用你名字命名的花香
卑俗的,享受你虛假轉身后的幽暗
只是,霾
成為你始終無法讀懂的謎
蔚藍里,此刻
你和那顆熟透的柿子,以及
那些怒放的枝條
重合
歉疚
對于空枝,目力所及
無不是和冬永恒的際遇
一種不可名狀的歉疚,彌散開來
在吉他失調的和弦里
殷實發芽
楸子喊了喊落日,是為安慰
身旁苦楝的清冷
就像九月里發生的事
從未發生
拒絕夏,不是因為實過其言的暑情
是因為粉飾了太多的陰影
以及陰影下太多的冷飲
期盼冬,不是想急切看到
裹在衣帽里你溫暖的笑靨
是想兌現
一份或圓潤或腐爛的謎底
作者:房甲青,男,筆名亦歌亦哭,教師,山東臨沂人。出版詩集《有一種心情》。代表作《有一種心情》、《該不該告訴你》、《巢》等。代表詩句:“生命里總有些清淺的記憶/一塵不染”等。
碎片
披著紗,把溫柔滾了一地
還有支離破碎的月光
若不是分別,哪來的雨紛紛
笑的那么皎潔,分明是一個巨浪
撲上礁石,狂叫著被劃傷離開
愛和友情,歷史上從未分清過
大致是友情占據主導
端著酒杯,看愛情表演
吻是被飛出去的
愛情是義無反顧的飛蛾撲火
事后品嘗著苦果
像孟姜女
哭泣不能阻止一切
靜坐看著夕陽
無奈的落去
無奈的咀嚼過去
在雨中
應該是狼狽不堪的時刻
應該是兩個人相遇的場合
雨滴,沒有聽懂你們的命令
就撒下來了
不知哪顆雨滴代表你
濕的記憶可以煙雨迷蒙
那是十八歲的時候
上山的鞋帶著青春的足跡
要不就一醉方休在煙霧中
要不就蒙頭大睡在床笫間
一生中只有一次清醒
在滿目迷離的雨中
把風引入空城
看看箜篌怎么玩空城計
她的哭泣,震動了天地
作者:雙邊散人:北京人,喜歡文學,寫詩歌,小說,作品散見于各大平臺。
秋水
文/張帆(湖北)
下山的夕陽
一定是得了相思病
那長長的秋水呀
紅了半邊天
南去的大雁
聲聲長,句句切
身在天空結對
影在水面對隅
秋水長
長不過思念
秋水共長天
思念長無邊
思無望,念無及
放一只相思的小船
隨秋水去漂流
管它何時能靠岸
秋天的正午:在院子里喝一杯茶,看一本書
文/張帆(湖北)
正午,白亮亮的陽光
在院子里撒了一層金子,落葉
也撒了一層金子,仿佛
這秋日大好的時光
此時的我,在院子里
泡一杯茶,看一本書
那些燦燦的金子,在茶杯發光
也在我的眼中閃亮
很久沒有這樣安靜了
很久沒有像今天這樣,空放自己
像茶一樣心清境明
像文字一樣舒緩抒情
雖然院外依舊嘈雜一片
人世間也是一片紅塵
但,陽光是柔和的,風是柔和的
有這樣的時刻,便足夠了
人這一生,活著或死去
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何不喝一杯茶,看一本書
趁這秋日大好時光,逗一逗自己開心
爺爺的柿子樹
文/張帆(湖北)
爺爺離開我們很多年了
可他的柿子樹
還長在張家灣
并且樹上的柿子
一年比一年結得多
張家灣,是爺爺出生的地方
也是埋他的地方,他的一生
像那一棵柿子樹,把根扎在張家灣
不曾離開半步
故人難舍,故土難離
卻終將要離去
爺爺出殯的那一天
柿子像送行者的眼睛
紅了一樹
爺爺離開我們很多年了
但他的柿子樹
每年秋天到來的時候
就會為張家灣的每家每戶
掛上一盞盞祈福求寧的紅燈籠
驚蟄
為品味驚蟄
我從城里回到鄉村
一個寂靜的江南水村
傍晚雨來了,唦唦
是它的腳步聲
隨后接連幾聲的雷鳴
從云層里滾過,雨開始了
急行軍。打開窗我聽到了
久違的哇鳴,潮水般從屋后小圳傳來
嘎嘎……嘎嘎一陣陣
如金屬打擊樂器
仿佛是幻覺
仿佛被蛙鳴包圍
雷鳴蛙聲的雙重奏將我
正式帶到了春天
在那一刻
驚蟄帶來的歡喜
擦亮了冬日灰暗帶來的小情緒
我不是我,我是一束蝴蝶蘭
沿著時光隧道回到第二春
三月,花兒的廟會
邁進三月的門檻
江南處處在舉辦花兒廟會
個高的樹木、個矮的小草
還有田野、山坡的油菜
提著陽光的絲線打開自己
油菜高舉金黃的旗幟在風中搖曳
像一眾金發美女跳著街舞
吱吱是空中飛鳥的喝彩
幸福的蜜蜂在花海中游泳
玉蘭仿佛春天的長女
在冬天寒凜中顫抖著發育花蕾
太陽連續三天從家門口路過
如燕山雪花凝結枝頭為春天長臉
紫葉李是玉蘭的妹妹
此刻,粉白的小花綴滿枝頭
為冬天未雪的江南補課
一撮撮鮮嫩小紅葉是備寒的春衣
山茶像不老的當紅明星
一朵山茶就如一個火把
將桃花、杜鵑、薔薇點燃
作者:崔偉群,江西崇仁白露鄉人,1964年出生,從事新聞報道多年,從小喜歡詩歌,近兩年開始學寫。
面朝大海,用黑色的眼睛尋找光明。讀睡詩社創辦于2015年11月16日,詩社以“為草根詩人發聲”為使命,以弘揚“詩歌精神”為宗旨,即詩的真善美追求、詩的藝術創新、詩的精神愉悅,詩對生存生命的揭示。現已出版詩友合著詩集《讀睡詩選之春暖花開》《讀睡詩選之草長鶯飛》。詩友們筆耕不輟,詩社砥礪前行,不斷推陳出新,推薦優秀詩作,出品優質詩集,朗誦優秀作品,以多種形式推薦詩人作品,讓更多人讀優秀作品,體味詩歌文化,我們正在行進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