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想象,一定要想象未來嗎?
這個問題,對中文科幻可能尤為重要,因為中國有著數千年的悠久歷史,傳說故事、文獻典籍浩如煙海。
今年出版的科幻小說集《水星逆行》回應了這一問題。小說集中的故事,有諸如論文寫作、體感游戲的當下元素,也有關于水星逆行、星際遷徙的未來故事,還有許多故事取材于中國歷史:韓愈的《毛穎傳》(《毛穎兔與柏木大學的圖書資料室》)、流傳千年的龍圖騰(《四勿龍》)、邊疆地區的“文面”習俗(《一篇關于“文面”的論文》)。這些故事以想象為引,給人以啟迪:引領人類走向未來的除了日新月異的科技,還有那些早已存在又常常被遺忘的、人類的過去。
科幻想象可以如何看待過去、現在與未來?5月16日20:00,我們邀請《水星逆行》的作者雙翅目,與宋明煒、陳楸帆、慕明、侯擎昊一起,探討科幻想象的時間性與中文科幻的更多可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