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總擔心吃不好,現在每天三頓熱乎飯,花樣多還便宜,連我孫子都愛來這兒吃!"在大連市中山區樹田匯民公益食堂,老人們捧著熱氣騰騰的排骨玉米湯,笑得合不攏嘴。
她口中的食堂,正是北京緣夢公益基金會聯合大連市民政局、桓仁萬益參茸有限公司、樹田瑞禾匯民食堂等社會力量,共同推動的“樹田匯民公益食堂”,該食堂以“惠民生、得民心、利天下”為宗旨,通過“公益+餐飲”的創新公益模式,為困難群體提供安全、營養、平價的餐飲服務,彰顯多方協作的社會責任擔當。
家門口的"幸福餐桌":最低5元吃遍80道菜
走進樹田惠民公益食堂,明檔廚房里咕嘟冒泡的燉菜、滋滋作響的炒菜香氣撲鼻,午餐時段剛過11點,窗口前已排起長隊。"幾十道菜品隨便吃,不限量,比自家做飯還劃算!"環衛工人李大哥邊刷卡邊感慨。食堂針對低保家庭、殘障人士、獨居老人、退伍軍人等群體,推出專項減免政策,最低每餐只需5元。
食堂負責人劉呈圣介紹,菜單每周更新,一周保證80道菜不重樣,既有東北燉菜、海鮮小炒,也有少油少鹽的"老年定制餐","食材全程可溯源,24小時全天候服務,就是要讓大伙兒吃得放心"。
公益不止"一頓飯":就業幫扶暖人心
"沒想到我還能靠雙手掙錢!"在食堂工作的張秀云大姐曾因下崗陷入困境,如今她成了這里的正式員工。匯民公益食堂中山店優先聘用殘障人士、失業群體,目前已為20多人提供崗位。
北京緣夢公益基金會副秘書長周心慧說:"我們想做的不僅是供餐,更要讓公益成為社區互助的紐帶。"
多方攜手:從"一碗飯"到"一片情"
“匯民公益食堂是政府與社會力量協作的典范,為解決困難群體的‘吃飯難’問題提供了創新方案。”樹田瑞禾項目總公司董事長王燕在揭牌儀式上說道。
項目啟動當天,桓仁萬益參茸有限公司董事長萬太波向公益項目捐贈50萬元,并接受基金會頒發的捐贈證書。樹田瑞禾匯民食堂項目計劃3年內覆蓋遼寧省內十余個城市,惠及超20萬困難人群。
活動現場,社區老人李金幫爺爺作為首批受益者,在開業現場做了充滿情感的發言,以感謝匯民食堂給他帶來的生活便利,切實解決了他的用餐難題。
"惠民公益食堂不僅是餐飲場所,更是社會公益的實踐基地。未來我們將聯動更多公益組織,將食堂打造為社區服務基地,推動助學、養老等公益行動,惠及更多需要幫助的群體。"北京緣夢公益基金會理事長胡波在揭牌儀式上的這句話,在食堂的運營中得以具象化——政府提供存量物業改造補貼,基金會搭建資源整合平臺,桓仁萬益參茸公司等企業通過"供應鏈讓利"保障餐品質優價廉,形成"財政資金+社會捐贈+市場反哺"的可持續模式。
真香!大連這碗"公益飯"暖了全城
樹田惠民公益食堂模式的價值,在于用市場化機制激活公益效能,通過共建共治共享實現民生保障的可持續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