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看《西游記》,知道了“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當時就覺得,神仙的世界果然神啊,連時間的速度都跟地上不一樣。長大后知道了那是神話,時間面前是人人平等的,怎么可能有的地方快,有的地方慢呢?可萬萬沒想到啊,一個叫愛因斯坦的大神,竟然把神話變成了科學!
86版《西游記》劇照
千真萬確,“天上一日,地上一年”這事兒,在物理學里頭,它真就能發生!
那個提出“相對論”的愛因斯坦,他老人家說了:時間這玩意兒吧,其實是相對的,只要你跑得夠快,它就能“慢”下來。
《尋秘自然:時間的形狀》片段
暢想一下,別人忙忙碌碌過了一年,你那兒才過去一天,這感覺……是不是比打游戲開了“上帝模式”還爽?
真想好好感謝一下愛因斯坦老爺子發現了這個秘密!但,這里面的道理是怎樣的?神話究竟是怎么變成科學的呢?
《尋秘自然:時間的形狀》片段
機會來了,這個六一節,帶上孩子到影院去看場電影,就能把這個問題解開啦!汪詰老師的科普電影《尋秘自然》第三季“時間的形狀”,會帶著我們跟隨愛因斯坦,去破解這樁“時空懸案”,讓孩子們的思維以光速沖出地球,來到宇宙,對習以為常的時間和空間從科學視角獲得全新的認知,在滿足好奇的同時,激發出更多求知的欲望,就像為他的腦袋瓜注入了科學探索的能量!
瞧,影片還沒公映,就拿獎了:
第三屆中國科幻大會 科幻星球獎科幻影視優勝獎
還入選了今年北影節科技單元的展映: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 科技單元展映影片
或許在你的“六一節帶孩子怎么過”方案里,列出的主要是去公園、看演出、逛科博館、短途一日游等等,看電影則默認選擇《哪吒》之類的動畫電影。這些都是不錯的六一節方案,但今年這個六一節,如果你想帶給孩子一次完全不同以往的體驗,就千萬不要錯過《尋秘自然:時間的形狀》。
活動剪影
點映現場照片
過去五個月,“時間的形狀”已經在三十多個城市放映了上百場。好多爸媽原本只是想陪孩子打發時間,揣著“隨便看看”的心態走進了影院,做好了在影廳里打瞌睡的準備。結果散場時,好多家長和孩子都是一邊往外走,一邊興致勃勃地討論著影片中的物理學問題,有的孩子甚至回到家就翻箱倒柜找材料,做起了電影里的光學實驗,還有一些孩子則認認真真地寫下了影片觀后感~
觀眾發表感想
大家沒有想到,一部講述經典物理學相對論的電影,可以讓自己和孩子一起專注地從頭看到尾;
也沒有想到,國產的原創科學片能融入這么多新鮮的創意,讓我們穿梭到未來世界,跟著「黃金城市獵人」去破案,又回到過去,跟大名鼎鼎的科學家們探討科學問題。
這樣的創意,可能只有影片的原著作者、導演,汪詰老師能想出來了。
有不少觀眾看過影片之后,在稱贊之余都會好奇地問導演汪詰老師:為什么會想到拍科普電影呢?
其實汪詰老師萌生這個念頭,也是因為孩子。當年,已經全職從事科普工作的汪老師發現,想給自己十歲出頭的孩子找一些優秀的國產科學紀錄片看,卻幾乎找不到。這實在令人感到遺憾。
既然沒人拍,汪老師就打算自己試試。于是,一個 41歲的中年大叔從零開始學習電影的拍攝,經歷了各種波折和考驗后(此處省略一萬字),有了《尋秘自然》第一季(全網免費發布),第二季“地球往事”和“無形之力”,以及今年的第三季“時間的形狀”。明年,還將發布《尋秘自然》第四季“生命密碼”和“恐龍滅絕”。
在汪詰老師心里,電影是一種超高質量的內容表現形式,它既可以為人們提供娛樂,也完全可以承載科普的功能,它無以倫比的視聽體驗和沉浸感,是任何傳統教室或課堂都趕不上的。電影,可以構建每個人與科學的連接,只是大多數人還沒有發現。
想一想,別的父母過節帶孩子上影院看的是《哪吒2》,你帶孩子去看的是《尋秘自然:時間的形狀》,嘿,是不是還挺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