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語
抗體藥物偶聯物(ADC)作為近年來的新興抗腫瘤藥物,正逐步改變著乳腺癌的治療格局。其中,德曲妥珠單抗(T-DXd)作為靶向HER2的ADC,憑借DESTINY-Breast系列研究已在國內獲批HER2陽性及HER2低表達轉移性乳腺癌(MBC)適應證,并納入醫保。為探索T-DXd在中國真實世界中的療效與安全性,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牽頭開展了這項國內多中心RWS,其成果入選“The Lancet Summit–cancer control in China”大會并發表于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Western Pacific(影響因子:7.6)[1]。為了讓大家更深入地了解該研究,醫脈通特邀主要作者、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趙燕南醫生對該RWS進行分享和解讀,以饗讀者。
研究分享
T-DXd治療中國MBC患者的真實世界多中心研究
背景
T-DXd是一種靶向HER2的ADC藥物,已在中國獲批用于治療HER2陽性或HER2低表達的MBC患者。本研究旨在分析真實世界中,T-DXd治療中國MBC患者的療效與安全性。
方法
本研究是一項回顧性研究(NCT05594082),共納入了來自國內9個中心、在2019年12月至2024年3月期間接受T-DXd治療的309例MBC患者,并分析了患者的真實世界無進展生存期(rwPFS)、總生存期(OS)及安全性數據。
患者特征
研究納入的309例MBC患者中,168例為HER2陽性,141例為HER2陰性(HER2低表達133例,HER2零表達8例)。HER2陽性患者中,141例(83.9%)存在內臟轉移,55例(32.7%)存在腦轉移;HER2陰性患者中,119例(84.4%)存在內臟轉移,32例(22.7%)存在腦轉移。兩組患者接受T-DXd治療的中位線數均為4線。
表1 患者特征
主要結果
截至2024年7月30日,HER2陽性MBC患者的中位rwPFS為12.1個月(95%CI 8.5-14.7),中位OS為22.7個月(95%CI 16.6-28.8),HER2陰性MBC患者的中位rwPFS和OS分別為7.7個月(95%CI 6.6-8.8)和15.7個月(95%CI 11.4-20.0)。
圖1 HER2陽性和HER2陰性患者的rwPFS和OS分析
根據患者在T-DXd治療前接受過的治療線數進行的亞組分析提示,既往接受過0-1線治療的HER2陽性患者接受T-DXd治療的中位rwPFS為23.3個月,顯著高于既往接受2-4線治療的12.2個月和既往接受≥5線治療的8.2個月(P=0.001);既往接受0-3線治療的HER2陰性患者中的中位rwPFS為9.5個月,高于既往接受≥4線治療的6.4個月(P=0.026)。
圖2 根據既往治療線數的亞組分析
根據HR表達情況進行的亞組分析提示,T-DXd的療效不受HR表達狀態的影響。不過既往接受過ADC治療的患者可能從T-DXd的治療中獲益較少。
圖3 根據HR表達及既往是否ADC經治的亞組分析
安全性分析提示,所有患者的任意級別不良事件(AE)的發生率為69.3%,≥3級AE發生率為13.9%,無致命性AE。間質性肺病(ILD)發生率為7.4%(n=23),大部分為1級(n=15),2級和3級ILD均為4例,無4-5級ILD發生。69.6%的ILD患者(包括所有1級和1例2級ILD患者)在接受對癥治療和綜合評估后接受了T-DXd再挑戰。
主要結論
研究結果提示,T-DXd可為HER2陽性和HER2陰性(HER2陰性包括133例HER2低表達和8例HER2零表達)患者帶來rwPFS獲益,接受T-DXd治療越前線、既往未經ADC治療的MBC患者中可觀察到更長的rwPFS。安全性數據提示,T-DXd在真實世界中也表現出可管可控的安全性特征。此外,經對癥治療恢復后的ILD患者,在對ILD嚴重程度及恢復情況綜合評估后,可考慮恢復T-DXd治療。
研究者說
真實世界數據驗證T-DXd療效,揭示T-DXd再挑戰可行性
ADC作為近十年來腫瘤靶向治療的里程碑技術產物,為乳腺癌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療手段[2]。其中,T-DXd作為靶向HER2的ADC,已在全球多個國家/地區獲批HER2陽性及HER2低表達MBC的適應證。新版《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乳腺癌診療指南(2025版)》(2025 CSCO BC指南)中,T-DXd在曲妥珠單抗治療失敗、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治療失敗的HER2陽性及CDK4/6抑制劑經治的HR陽性HER2低表達晚期乳腺癌中均為Ⅰ級推薦(1A類證據)。
表2 2025 CSCO BC指南更新(HER2陽性晚期乳腺癌)
表3 2025 CSCO BC指南更新(HR陽性HER2低表達晚期乳腺癌)
我們開展的這項RWS,覆蓋HER2陽性、HER2低表達以及HER2零表達人群,結果提示無論是HER2陽性還是HER2低表達,T-DXd均可為患者帶來臨床獲益,且與HR表達無關。進一步亞組分析提示,無論是在HER2陽性還是HER2低表達人群中,前線使用(如一線或二線治療)可能進一步放大T-DXd療效優勢。此外,以既往是否ADC經治分組分析時發現,T-DXd可為既往未經ADC治療的患者帶來更長rwPFS。該結果與2023年圣安東尼奧乳腺癌研討會上公布的A3研究結果相似,即患者從首個ADC中獲益更多[3]。
除療效外,藥物安全性管理也是腫瘤領域學者共同關注的話題。該RWS提示,T-DXd治療過程中的AE多為1-2級別,≥3級AE發生率為13.9%,無致命性AE。而臨床中重點關注的ILD發生率為7.4%,且以輕度(1級)為主,3級ILD的發生率為1.3%,無4-5級ILD的發生。本研究中69.6%的ILD患者后續恢復T-DXd治療,揭示ILD恢復后適當人群T-DXd再挑戰的可行性。
總而言之,這項RWS為國內MBC患者接受T-DXd治療提供了循證支持,期待未來隨著更多新型抗腫瘤藥物的研發和臨床應用,后續可有更多大樣本的RWS證據進一步為乳腺癌臨床實踐提供參考。
專家簡介
趙燕南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腫瘤大內科 主治醫師
上海市抗癌協會癌癥康復與姑息治療專業委員會(CRPC)青年委員
上海市社會醫療機構協會腫瘤學分會委員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會員
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會員
上海市抗癌協會腫瘤心理學專委會(籌)會員
第七屆CSCO“35under35”優秀青年腫瘤醫生
上海市優秀住院醫師
上海市優秀畢業生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CSCO課題、上海市抗癌協會課題
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十余篇
曾獲中國抗癌協會科技獎二等獎
李雨萌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研究生在讀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北京科創醫學發展基金會重點資助項目、汝心飛YOUNG項目主要成員
國際學術期刊發表1篇SCI論文,摘要入選2025年THE LANCET Summit:cancer control in China壁報
「參考文獻」
[1] Wang B, Li Y, Zhao Y, et al. Real-world multicenter study of T-DXd treatment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J]. 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Western Pacific, 2025, 55: 101416.
[2] 林佳琳,王文娜,徐兵河.抗體藥物偶聯物在乳腺癌領域的研究現狀與展望[J].中國癌癥雜志, 2025, 35(2): 154-166.
[3] Abelman R O, Spring L, Fell G, et al. Abstract PS08-03: Sequencing Antibody-Drug Conjugate after Antibody-Drug Conjugate in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A3 study): Multi-Institution Experience and Biomarker Analysis[J]. Cancer Research, 2024, 84(9_Supplement): PS08-03.
撰寫:River
審校:Kesley
排版:Atai
執行:Pan
本文內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專業的醫療指導,也不應被視為診療建議。醫脈通是專業的在線醫生平臺,“感知世界醫學脈搏,助力中國臨床決策”是平臺的使命。醫脈通旗下擁有「臨床指南」「用藥參考」「醫學文獻王」「醫知源」「e研通」「e脈播」等系列產品,全面滿足醫學工作者臨床決策、獲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