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備受尊敬的白衣天使,這位86歲的老護士李桂美卻意外地被推上了熱搜的風口浪尖,這背后究竟隱藏著怎樣的故事呢?
5月12日,國際護士節這一天,國際紅十字會揭曉了年度南丁格爾獎名單。這個獎項在護理界的崇高地位毋庸置疑,它如同醫生的希波克拉底誓言,護理專業的學生也需秉承南丁格爾誓言,在大學入學時莊嚴宣誓。
今年,我國共有7名護理工作者榮獲此殊榮。而在這樣的時刻,歷年的獲獎者也常被人們提及,其中就有已經86歲高齡的李桂美護士。
作為山東省首位南丁格爾獎章獲得者,李桂美16歲便考入護校,26歲進入青島市傳染病醫院工作,勤勉奉獻了一生。她不僅是三八紅旗手、全國衛生先進工作者、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還曾擔任過三屆青島政協委員,榮譽滿身。
1995年,面對一位病情惡化的艾滋病患者,嘔吐物四濺,家屬避之不及。李桂美卻毫不猶豫地沖上前去,一邊清理污物,一邊輕聲安撫:“別怕,有我在。”患者感動得熱淚盈眶,緊緊握住她的手:“李護士,只有您不嫌棄我。”
2008年,一位孤寡老人因肺結核住院,李桂美發現老人連換洗衣物都沒有,便悄悄買來內衣和棉襪,每天為老人擦洗身體、喂飯。老人臨終前,顫抖著寫下:“你比親人還親。”
三十年來,李桂美護理過五千多名傳染病患者,從未退縮。她常說:“病人的手再臟,握住了,就能給他們力量。”
每年這個時候,網絡上都會出現關于李桂美護士感人事跡的回顧,她作為典型被人們傳頌和學習,因為她身上有著鮮明的標簽——86歲高齡仍堅守崗位。
然而,這樣看似正能量的標簽,為何會引發網友的激烈罵聲呢?
2024年,李桂美被評為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在本該頤養天年的年紀,她卻選擇繼續在醫院發揮余熱,用一生踐行南丁格爾精神。然而,今年的宣傳新聞發布后,網友們的罵聲卻比以往更加猛烈。
有網友指出,雖然李護士退休后仍堅持工作,但她并非在一線臨床,而是擔任護理顧問。這種占據舒適崗位卻不愿讓位的人被當作一線護理人員的標桿大肆宣揚,讓人無法接受。畢竟,作為護理顧問并非義務勞動。
也有網友認為,李護士享受了時代的紅利,而與她搭班的護士和科室則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因為任何小錯誤都會被放大,這么大年紀一旦有突發情況,年輕護士會陷入兩難境地,不知該照顧搭檔還是病人。
更多的網友并非對李護士本人有意見,而是對護士這個職業本身以及職業現狀感到不滿。有人喊話,既然李護士不想退休,那就進臨床上夜班、練技能、背制度、給病人做宣教。如果真的能堅持下來,才真讓人佩服。
有人覺得一味宣揚李護士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讓人反感,她并未為護士群體發聲爭取更好的待遇和人文關懷。只是洗腦式的宣傳誰又聽得進去呢?畢竟熬夜是反人類的行為!
這類吐槽聲此起彼伏,每一條都直擊人心。作為曾經在臨床工作過五年的護士,我深知其中的不公和辛酸。
其實,很多網友并不了解的是,李護士雖是顧問,但退休后的幾十年里她也定期下臨床與年輕護士搭班。然而,護士工作更考驗的是操作的麻利度和體力。老護士體力跟不上,年輕護士往往會承受更大的壓力。
如今的醫療現狀確實離不開護士崗位,但由于技術要求有限,護士往往無法獲得與體力付出相等的回報。這也是為什么網友質疑李護士作為顧問持續在崗的必要性。畢竟,臨床護理中真的有多少高科技含量的技術需要她的指導嗎?
而在護士群體中,三班倒的排班制度無疑是最敏感也最尖銳的話題。說熬夜是反人類的工作要求并不為過。
既然現狀暫時無法改變,那就更值得我們去討論和關注。然而,每到護士節,我們看到的卻是一味地鼓吹加油埋頭干,卻鮮有提及提高待遇和給予同等回報的議題。這樣的宣言被吐槽也就不足為奇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