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官宣麒麟X90芯片折疊PC,5月19日,正式發布!
大家好,當華為宣布一款攜帶自研的麒麟X90芯片PC產品將于5月19日面世時,我感覺到的不只是科技圈的震動,更像是中國半導體產業一次深吸一口氣后的有力心跳。這不再是單純地跟著別人跑工藝,而是華為開始用自己的架構思路去“定義”芯片。它用了華為自家的泰山V3架構,基于新的ARMv9指令集,最特別的是,它首次在PC芯片上搞了“超線程+大小核”的異構設計——4個跑在4.2GHz的泰山大核,配上12個注重效率的小核,組成了一個1+3+2+3的動態調度體系。這跟我之前看到的傳統PC芯片不一樣,它不那么“死板”。比如跑視頻渲染這種重活兒,它可以12個核心全開;但如果我只是處理文檔,它可能只用兩個小核。這實現了性能和功耗之間一種巧妙的平衡,感覺有點像物理學里的“量子態”,能根據任務瞬間切換狀態。
更讓我覺得厲害的是它的三維混合封裝技術,把CPU、自研的盤古GPU、兩個達芬奇NPU,甚至5G基帶都像搭積木一樣用Chiplet形式整合在了一起。這不光是為了突破中芯國際N+2工藝(大概相當于7nm級別)的物理限制,更讓它的AI算力飆升,據說能達到同級x86芯片的5倍。在Llama3-13B這種大模型推理測試中,X90的token生成速度比英特爾i7-13700H快了3.2倍。這數據太驚人了,它真的可能改寫我們在PC上用AI的體驗標準。
麒麟X90是第一款拿到國家信息安全II級認證的國產PC芯片,這表明它在安全上是下了真功夫的。它有三個核心安全設計:那個叫“星盾”的安全架構,有個獨立的加密芯片,跟主芯片完全隔離,支持國家的各種加密算法,即使你把芯片物理拆開,據說也拿不走里頭的敏感數據。它還有個“可信執行環境”,用了MTE技術,能實時監測程序有沒有緩沖區溢出這種常見的攻擊漏洞,誤報率還很低。再加上跟鴻蒙OS深度整合的“量子密鑰分發”,確保了通信的“前向安全”。
在金融行業的嚴苛測試里,搭載X90的設備成功擋住了47種側信道攻擊,包括著名的Spectre和Meltdown漏洞,安全性能比傳統x86方案提高了83%。這種把“安全融入芯片骨子里”的設計理念,我覺得對政務、能源這些特別看重安全的領域來說,價值巨大,它正在構建國產替代的堅實基礎。
看Geekbench 6的跑分,麒麟X90多核成績11640分,超過了蘋果M2(10064分),已經很接近英特爾i7-13700H(12203分)了。但這還不是全部,它的能效比(每瓦性能)高達12.5分,比x86陣營高了40%。這意味著它在完成同樣任務時更省電。
這種能效上的突破,我覺得主要得益于幾項技術:動態電壓頻率縮放(DVFS),能根據任務輕重實時調節功耗,輕載時功耗能降到0.8W;智能緩存預取技術,利用16MB的大L3緩存預測數據,讓Photoshop啟動速度縮短到1.2秒;還有異構計算加速,讓NPU直接參與系統調度,據說Windows應用轉譯效率都能達到85%。更直觀的,《原神》這種游戲,在4K渲染下,幀率波動控制在正負2幀以內,溫度不超過45°C。這“冰霜巨龍”般的穩定性,太厲害了。
麒麟X90和鴻蒙OS 4.0這種軟硬件一體的策略,華為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向Wintel聯盟發起挑戰。他們搞了個“分布式算力網絡”,讓手機、平板、PC能互相共享計算力,視頻剪輯速度能提升3倍。通過方舟編譯器2.0的“雙生態兼容層”,據說x86應用能無感轉譯運行,AutoCAD這種專業軟件效率能達到原生的82%。加上AI深度參與系統調度,后臺進程延遲降低到11ms,整個系統反應更快了。
現在WPS、微信等5000多個常用應用已經有鴻蒙原生版本了,雖然專業工具鏈還有缺口(從70%縮窄到42%),但進步速度很快。這種先從基礎應用入手,再逐步覆蓋專業的“農村包圍城市”生態策略,正在一點點撬動x86體系的壁壘。
盡管設計層面取得了巨大成就,麒麟X90依然繞不開制造端的難題,就像一道“馬奇諾防線”擺在面前。中芯國際N+2工藝良率據說只有68%,這直接影響了芯片初期的產量;7nm制程的晶體管密度,相比臺積電的5nm還有18%的差距;高精度光刻膠這些關鍵材料,依然依賴進口儲備。
但華為的解決辦法,我覺得充滿了智慧:他們用三維封裝技術來“補償”制程的不足,提升晶圓利用率;用動態冗余設計,在計算單元里預留備用電路,降低缺陷的影響;還在努力攻堅“去美化”的產線,據說28nm的全國產化產線已經實現了EDA工具鏈閉環。這種“制程不夠,架構和封裝來湊”的創新思路,是在外部限制下找到的突圍之路,也為后摩爾時代國產芯片發展提供了一種“中國方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