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們!夏天到了,水果攤那紅彤彤的楊梅、水靈靈的荔枝,誰看了不心動?但你知道嗎?這些看似誘人的水果,可能藏著“隱形殺手”!今天我就冒著被水果店老板追殺的風(fēng)險,扒一扒夏季最危險的5種水果,寄生蟲多到超乎你想象!
一、楊梅
上周鄰居王姐買了兩斤楊梅,泡鹽水不到10分鐘,水面就漂起密密麻麻的小白蟲,嚇得她直接把整盆楊梅倒進了垃圾桶。這可不是個例,某檢測機構(gòu)數(shù)據(jù)顯示,市售楊梅寄生蟲檢出率高達67%!
楊梅表面凹凸不平的果肉,簡直是果蠅幼蟲的“豪華公寓”。果蠅媽媽會在果實成熟期產(chǎn)卵,幼蟲孵化后直接鉆進果肉,靠吸食果汁長大。雖然這些幼蟲本身無毒,甚至富含蛋白質(zhì)(嘔~),但它們可能攜帶沙門氏菌,尤其是孕婦吃了,流產(chǎn)風(fēng)險會增加3倍!
買回家的楊梅別直接吃!先用5%的鹽水浸泡30分鐘,讓蟲子自己爬出來。記住,冷藏過的楊梅別泡,低溫會讓蟲子死在果肉里,根本泡不出來!泡完后再用流水沖洗3遍,最后用廚房紙吸干水分再吃。
二、荔枝
前幾天刷到個視頻,有人把荔枝剝開,果肉里居然有條蠕動的白色幼蟲!這就是荔枝蒂蛀蟲的杰作。這種蟲子專門鉆到果肉里吃果肉,受害嚴重的果園蛀果率高達95%!
更可怕的是,蒂蛀蟲的幼蟲會在果蒂處留下黑色蟲屎,就算你買的時候沒發(fā)現(xiàn),放兩天就會在果肉里“爆漿”。我同事上周買的荔枝,放冰箱兩天后打開,果肉都變成了糊狀,惡心到三天吃不下飯。
買荔枝時,一定要仔細看果柄和果皮交界處。如果有蟲孔或者黑色斑點,千萬別買!回家后用 **50℃溫水浸泡5分鐘**,既能逼出蟲子,又能保留果肉的鮮嫩。
三、龍眼
去年夏天,我在路邊攤買了斤龍眼,剝開后發(fā)現(xiàn)果肉上有褐色斑點,湊近一聞還有股怪味。后來才知道,這是被荔枝蝽象“光顧”過的。這種蟲子會在龍眼表面產(chǎn)卵,幼蟲孵化后吸食果肉,還會分泌臭液,導(dǎo)致果肉變質(zhì)。
更惡心的是,荔枝蝽象的卵可能藏在果殼縫隙里,就算你用清水沖洗,也很難徹底清除。我閨蜜去年吃了沒洗干凈的龍眼,第二天就上吐下瀉,去醫(yī)院掛了三天水。
買龍眼時,選果殼光滑、沒有斑點的。回家后用 小蘇打水浸泡15分鐘,小蘇打能分解蟲子分泌的酸性物質(zhì),再用流水沖洗干凈。如果發(fā)現(xiàn)果肉有異味,立刻扔掉!
四、桑葚
上周我在小區(qū)門口買了盒桑葚,回家后放在廚房忘了吃。第二天打開一看,盒子里爬滿了白色小蟲!原來桑葚表面的縫隙特別容易藏果蠅卵,就算放冰箱冷藏,蟲卵也只是休眠,回溫后就會孵化。
更麻煩的是,桑葚還容易感染灰霉病,尤其是露天種植的。這種霉菌會讓果肉變軟、發(fā)霉,吃了可能引發(fā)腹瀉。我同事上次吃了發(fā)霉的桑葚,直接拉到脫水,去醫(yī)院吊了兩天鹽水。
買桑葚時,選果粒飽滿、沒有白霜的。回家后用 **鹽水+面粉水浸泡10分鐘**,面粉的黏性能吸附蟲卵和雜質(zhì)。泡完后用流水沖洗,再用廚房紙吸干水分,分裝到保鮮盒里冷藏,最多保存3天。
五、草莓
去年春天,我在菜市場買了斤草莓,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葉子背面有密密麻麻的蚜蟲。這些蚜蟲會分泌蜜露,吸引螞蟻和果蠅,還可能傳播病毒病。更可怕的是,草莓還可能感染根結(jié)線蟲,導(dǎo)致根系腐爛,果實畸形。
我表妹去年吃了沒洗干凈的草莓,第二天就腹痛難忍,去醫(yī)院檢查才知道是線蟲感染。醫(yī)生說,線蟲在土壤中能存活多年,就算草莓表面看起來干凈,也可能攜帶蟲卵。
草莓千萬別直接摘蒂!先用 **小蘇打水浸泡15分鐘**,小蘇打能分解農(nóng)藥殘留,還能殺死表面的細菌。泡完后用流水沖洗,再用牙刷輕輕刷洗果蒂和表面。最后用淡鹽水浸泡5分鐘,既能殺菌,又能讓草莓更甜。
說了這么多,不是讓大家從此告別這些水果,而是提醒大家注意安全。買水果時盡量選正規(guī)渠道,避免買露天擺放的。吃之前一定要徹底清洗,該浸泡的浸泡,該削皮的削皮。
最后,記得把這篇文章轉(zhuǎn)發(fā)給家人朋友,讓更多人知道這些水果的“隱藏風(fēng)險”。如果你有其他水果的安全小技巧,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分享!畢竟,夏天的快樂,不能讓寄生蟲給毀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