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新車,二手車更能反映出來市場的購買力。
成熟的汽車市場更容易接受二手車,之所以會有這個觀點,是因為二手車的銷量越大,意味著消費市場理念的成熟,對車輛的定義盡可能的回歸到了本質。
所以,日本、歐美地區的二手車銷量占比不小。
過去十年,國內的二手車市場增速明顯,2024年的交易量超過了1900萬,逼近新車的2300萬總量,巨大增速的背后,其實也是文化逐步成熟的一種表現。
二手車相比于新車,價格更低,有助于緩解家庭的經濟壓力。
乘聯會發布的二手車產業數據報告顯示,二手車市場的交易效果,極其符合正態分布,一個是使用年限,“8年效應”依然沒有被剔除。
3月份的交易量顯示,使用3年以內的二手車交易占比接近28%,使用3-6年的二手車交易占比接近46%。
6年以內的二手車交易量占到了總體的74%左右,反向來看,超過6年的二手車只能占到總交易量的26%左右,斷崖式下滑。
如果再細化數據,超過10年車齡的二手車,交易量只占到了總體的10%左右。
主要原因是,10年以上的二手車存在故障率高、修復成本高、修復頻率高以及款式老舊等原因,其實已經進入到了被淘汰狀態。
全世界超過10年以上的二手車都不吃香,包括對二手車接受度比較高的日本、歐美市場。
因為款式仍處于主流審美線之上,加上一部分企業還能給到質保等原因,所以6年以內的二手車交易量巨大。
而在價格上,二手車市場已經是“赤膊上陣”。
成交價3萬以內的二手車數量,占到了總體的32%左右,3萬-5萬的車型占比接近27%,而5萬-8萬的車型占比接近14%。
簡單統計發現,定價8萬以內的二手車交易總量,占到總交易量的73%左右。
成交價超過8萬的二手車,只有27%左右的占比,說明二手車用戶群體的購買方向,依然是典型的經濟型產品居多。
二手車市場的定價標準和新車完全不一樣,比如說5年的二手雅閣(參數丨圖片),殘值已經在8萬左右,但在新車市場中雅閣算是典型的中級車,成交價在15萬左右。
從這里也能看出來,二手車市場成交量巨大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能用更少的預算買到級別更高的車型。
考慮到二手車用戶更在意經濟性能,所以可靠、穩定、故障率以及節能表現,更能被用戶認可,所以二手車市場流通率最高的依然是6年以內的日系、德系車。
這兩大系列的優勢就是穩定性較高,市場交易過程中的解釋成本更低。
但從趨勢來看,二手車交易的頻次有明顯上升,一手車平均的使用年限縮短,核心原因是最近幾年國內市場的產品迭代周期太快,不少企業的推新速度進入到了一年一款時代。
以電車、混動車輛為例,產品更新速度快,每兩年產品力都有大升級,而且價格越來越低,刺激用戶的換新想法,從最近幾年的發展預期分析,對二手車的定義標準還會有一個較大的刷新。
比如說二手車市場對老車的定義,現在是6年以上,以后可能是5年甚至4年以上就可以被稱為二手車,畢竟電池、電機屬于科技產品范疇,負載這些零部件的新能源車,4年車齡中間已經隔著2-3代產品,很難不被人定義為老車。
而且從成交價格也能看出來,二手車市場的整體消費預算,遠遠沒有想象中的高,更多消費者的二手車購車預算,真的連8萬塊錢都沒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