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有機會,但不能決一死戰,而是要講究戰略。
先說說雙方軍力對比。
宋朝有多少呢?
在《水滸傳》一書中,說林沖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也就是說宋朝的首都東京汴梁有八十萬禁軍。
這還僅僅是首都,其他各地也有部署的禁軍和廂軍,而宋朝戰斗力最強的部隊是西軍,即常年跟西夏作戰的“陜西軍區”的西軍,也就是魯智深的老上司“老種經略相公”率領的軍隊。
后來鎮壓方臘,就是靠的西軍,擒獲方臘的是西軍猛將韓世忠。
據后世統計,北宋末年,總兵力按官方記載最少有一百萬以上。主戰派的李綱就曾經做過統計:僅僅禁軍數量就是九十五萬,其他的都是廂軍、民軍等。
當然,有很多地方都吃空餉,約缺額三分之一。
禁軍“承平已久,闕額三分之一”。
不過,北宋軍隊雖然多,但都是戰五渣。很多都是罪犯刺配充軍,軍隊地位低下,戰斗力自然也不強。
金國侵犯北宋主要由金國大將完顏宗望、完顏宗翰領東西兩路大軍而來。
第一次進攻北宋,東西兩路軍大約都是在5萬人左右,總兵力約10萬;
第二次進攻北宋,東西兩路各領軍8萬左右,滅亡北宋的金軍總兵力也只有16萬。
16萬消滅了北宋東京汴梁八十萬,外加戰斗力最強的西軍,由此可見北宋軍隊的戰斗力。
這還是金軍,其實在歷史上宋江起義軍的戰斗力也非常猛。
據《東都事略·侯蒙傳》 : “江以三十六人橫行河朔,京東官 軍數萬無敢抗者。 ”
當然,這不是說宋江只有36個人,而是有36個頭領,起義軍人數不詳,推測約有數百到數千。
但即使這樣少的兵力,宋軍“官軍數萬無敢抗者”,可見宋軍的戰斗力是差到了極點。
梁山有多少兵力呢?
在攻打大名府的時候,宋江大軍分為五路,每路有3500人,一共就是1萬7500人。
當然不能傾巢而出,梁山還要留下部分兵力防守,我們就按3000算吧,總兵力超過2萬人。
但即使這兩萬人,宋江也東征西討,多次打敗高俅的討伐,可見梁山軍的戰斗力相當強。
梁山好漢不是一般的賊寇,梁山上有林沖、花榮、索超、魯智深等原來朝廷軍官。
北宋的軍制,是以文制武,武將領兵打仗,處處受到掣肘,因此經常打敗仗。
宋軍征討梁山,是高俅率軍前來。
高俅是什么貨色?
當年就是靠踢球獲得了端王(后來的宋徽宗)賞識,后來竟然當上了太尉(國防部部長),這簡直就是笑話。
大家能想象讓一個中國男足運動員當上國防部部長嗎?
簡直是把軍國大事當兒戲!
這樣的朝廷怎么能不滅亡,這樣的軍隊怎能不打敗仗?
但梁山沒有這種氣死人“以文御武”的制度,讓這些武將可以盡情發揮自己的軍事才能,所以屢戰屢勝。
尤其是宋江見到了九天玄女,得到了三卷天書,軍事才能暴增,取得了三打祝家莊,攻打高唐州,大破連環馬,攻打青州,大鬧華州,攻打大名府、征遼,滅三大寇等一連串的勝利,并打敗了高俅的圍剿。
更重要的是,梁山還占據了地利優勢。
《水滸傳》第十回、第十一回這樣描述梁山水泊:“山東濟州管下一個水鄉,地名梁山泊,縱橫河港一千條,四下方圓八百里……山排巨浪,水接遙天……阻當官軍,有無限斷頭港陌。遮攔盜賊,是許多絕徑林巒。鵝卵石迭迭如山,苦竹槍森森如雨,深港水汊,蘆葦蕩蕩……斷金亭上愁氣起,聚義廳前殺氣生……”
這也是為什么大宋官軍屢次征討失敗的原因。
所以,只要梁山軍不去攻城略地,不惹得宋朝派西軍來進攻,一般來說沒事。
即使派西軍來,梁山也可以在水泊梁山中穩坐泰山,坐看官軍缺糧而退,然后追擊。
更重要的一點是,金軍就要南下了。
宣和三年(1121年)方臘被擒殺,靖康二年(1127年)三月,北宋被金兵所滅。
金軍南下,消滅了北宋的禁軍和西軍,靖康之變把北宋皇室一掃而空,中原無主,北方群龍無首。
也就說是,梁山只要再堅持六年,就有機會奪取天下。
歷史上真是如此。
靖康之變后,偽齊政權的成立,宋金大戰,被金軍擊潰的宋軍散兵游勇組成的游寇,四處流竄、危害人民,其中勢力最強、為禍最烈的有流竄于江、淮、湖、荊等地的李成、張用、曹成、孔彥舟等。
到那時,梁山軍就可以傾巢而出,打著抗金的旗號,攻城略地易如反掌,急速擴大勢力,占據整個中原,然后招兵買馬,向北抵御金軍,向南征討各地的割據勢力,如鐘相、楊幺,或者拉攏冊封也行。
不妨先向金稱臣,贏得休養生息的機會,等統合了內部,然后南下,消滅宋朝余孽趙構,平定南方,最后北伐,與金軍大戰,收復燕云十六州,一統天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