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唯一
在寧德市古田縣,有這樣一種說法:“每一步都是風景,每一口呼吸都是治愈。”
在古田,每一步都是風景,每一口呼吸都是治愈。古田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古田翠屏湖被稱作“八閩第一湖”,是古田人民的母親湖,也是閩東北重要的生態屏障。曾經,由于城市開發建設、生產生活污水直排,翠屏湖水生態環境遭受嚴重破壞,甚至發生重度藍藻水華,水質評級一度下降。擺在當地面前的,是一道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必答題。
要保護還是要發展?在古田看來,這并非一道非此即彼的選擇題,而是必須兼顧的“時代之問”。為提升河湖水資源品質,古田縣針對入河排污口、畜禽養殖、農村污水等問題加強水岸共治,開展全流域、全過程河湖治理工作,推動水生態水環境持續向好。
湖光山色間,空氣清新、風景優美。古田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如今,針對翠屏湖這一福建省最大的人工湖,古田縣的生態保護工作還在持續,一項項保護成果正成為當地發力文旅產業的優勢資源。
生態改善了,基礎設施建設也要跟上。當地于2019年建設的新華大橋,深入解決了村民和游客的交通難題。這條跨越古田水庫、全長522.5米的大橋,讓新華村到古田城關的車程從原先的40分鐘縮減到10分鐘,讓京臺高速翠屏湖互通口到古田城關更加便利,為旅游業發展提供更多的交通支撐。
古田新華大橋解決了村民和游客的交通難題,讓京臺高速翠屏湖互通口到古田城關更加便利。人民網 李唯一攝
路通了,游客自然來。“翠屏湖讓人陶醉不已,簡直是度假勝地。”“山清水秀、景色迷人,福建古田真是‘天然氧吧’。”來到古田縣,不少游客不禁發出這樣的感慨。
今年3月,翠屏湖電動船舶投入常態化運營,為游客開啟綠色舒適的游湖新體驗。站在新的發展風口,“綠色”依然是古田縣發展道路的堅定選擇,并已成為當地旅游體驗的“新動能”。當前,翠屏湖已成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和福建省五鉆級智慧景區,古田縣也已建成福建省首個縣級智慧旅游平臺,實現景區預約、線路導覽、電商銷售“一鍵通”。
游客搭乘電動船舶漫游翠屏湖面。古田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此外,有“中國食用菌之都”美譽的古田縣,還以古村落保護為抓手發展民宿集群,讓閑置老宅變為“菌菇主題客棧”,將門前屋后的竹林、菜園打造成為游客體驗農耕的“微田園”。
古田縣有“中國食用菌之都”美譽,食用菌生產廣泛分布于全縣12個鄉鎮(街道)的近200個村莊,是全國最大的銀耳生產基地和開發品種最齊全的食用菌生產基地縣。人民網 李唯一攝
可以說,坐擁“青山綠水”這一“無價之寶”的古田縣,正是因為昔日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兩手抓”的決心,才鋪就今日的康養文旅底色。
沐浴在初夏的陽光下,踏上翠屏湖的環湖景觀慢道,湖面波光粼粼,岸邊皆是青綠。湖光山色間,空氣清新、風景優美、游客集聚,處處是綠色發展帶來的“實惠”。曾經的庫區移民縣,正朝著生態優先、文旅融合的方向,讓產業更強、鄉村更美、百姓更富,走好閩東特色鄉村振興之路。
隨著翠屏湖保護開發“快進鍵”的開啟,環湖生態圈、經濟帶正在加快形成,周邊的溪山書院、藍田書院等眾多古田縣人文古跡,以及負氧離子濃度可達每立方厘米3萬個的白巖洞山區林場,與翠屏湖一灣碧水相互映襯,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來到古田,共赴“山水之約”。
朱熹曾在古田藍田書院講學。李燦光攝
“古田縣是一片充滿歷史文化與自然生態之美的土地,我們正在規劃建設森林步道、氧吧療養中心,讓游客在松濤竹海間享受靜謐與健康,歡迎大家走進古田,一同感受這片土地的獨特魅力。”古田縣委書記許鋒表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