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賴志凱 通訊員 梁景麗
5月16日凌晨3點,伴隨著650噸履帶吊開出線路護網外側,解掛地線,中鐵六局北京公司負責施工的北京南站“連心橋”拆除工作順利完成。
爭分奪秒保線路開通
“連心橋”位于北京南站內,連接豐臺區右安門街道“翠林小區”和南三環路。該橋為兩孔鋼桁梁,上跨北京南站西側咽喉區,由于該橋年久失修,嚴重影響鐵路行車和橋上行人的安全,故對此橋進行封閉及拆除。
本次拆除的鋼桁梁長39.5米,寬3.5米,施工期間面臨夜間能見度低、時間緊、安全管控嚴苛等多重挑戰,屬高風險、高難度拆除作業。項目部通過科學制定多工種立體化協同方案,配置20余名專業技術人員及大型650噸履帶吊,在140分鐘窗口期內完成,實現安全零事故管控目標。
科技助力解吊裝難題
施工中,如何確保650噸履帶吊這個“巨無霸”安全高效地完成吊裝任務,是擺在項目部技術人員面前的一項難題。對此,項目部科學制定施工方案,采用BIM技術模擬吊裝路徑,對650噸履帶吊站位地基進行專項驗算,精確劃分吊裝作業區與既有線安全限界,確保吊裝方案通過北京局專家評審。
同時對吊裝作業實行分時分級管控,嚴格執行鐵路“天窗點”施工制度,將吊裝作業細分為7個時序單元,每個單元設置雙崗確認機制。施工全過程部署智能吊裝姿態監測系統,通過5G傳輸實現毫米級精度吊裝軌跡追蹤。為復雜環境下的高危吊裝提供全天候智能護航。
周密部署筑安全防線
為確保拆除作業萬無一失,公司對施工安全防護、拆除工程、動火作業等風險項分別制定了詳細的安全卡控措施,對機械故障、高空物體墜落、防護失效、施工延點、軌旁設備損害等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預判,并制定應急預案與措施。同時強化應急處置能力,在鄰近線路區域設置應急搶險物資儲備點,開展多部門聯合應急演練。
本次施工嚴格實施營業線施工安全準入,吊裝作業執行“試吊-持荷-復檢”標準作業程序,主梁起吊10厘米后持續荷載3分鐘,同步監測支腿沉降量、液壓系統壓力值等關鍵參數,配合智能吊裝姿態監測系統,實現精準拆除。
“連心橋”作為國鐵集團掛牌督辦的安全風險源,拆除后可徹底解除橋梁結構隱患對京滬線、京滬高鐵等6條電氣化鐵路的運營威脅,保障國家鐵路大動脈安全暢通。通過拆除跨越多條干線鐵路的危橋,可避免因橋梁病害導致的限速、停運等風險,有效提升京滬通道運輸效率,為動車段聯絡線運營提供可靠保障。此次北京南站“連心橋”39.5米主梁順利拆除展現了公司既有線施工的實力,贏得了國鐵集團的一致好評,為公司進一步開拓路外市場打下堅實基礎。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