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國家不再流血,為了讓人民擺脫苦難,阿薩德做了個艱難的決定——去年12月,他去了莫斯科,接受俄羅斯庇護,把政權交給了反對派領導人艾哈邁德·沙拉。十年內戰就這么結束了,敘利亞進入了“后阿薩德時代”。但說實話,內憂外患的日子卻依然還沒過去。
半年后的今天,敘利亞像個剛從重癥監護室出來的病人,虛弱但還活著,大馬士革的街頭,普通人臉上寫滿了希望和不安,廢墟一樣的城市,流離失所的難民,癱瘓的經濟,破碎的信任——這些都是戰爭留下的爛攤子。
朱拉尼領著“解放敘利亞聯盟”想在這片廢墟上重建秩序,可這活兒比登天還難,他的團隊背著極端主義的舊標簽,國際社會看他們的眼神像在審犯人。
國內的庫爾德人、基督徒和其他少數族群也捏把汗,怕自己的權益被扔到角落,新政府得趕緊證明自己能干,不然這好不容易攢起來的希望,怕是又要泡湯。
經濟這塊更是讓人揪心。過去,國際制裁把敘利亞摁得喘不過氣,普通人連買面包都得咬牙,可就在5月13日,特朗普在沙特利雅得扔下個大爆點:他要解除對敘利亞的制裁。
這消息像炸了鍋,敘利亞外交官希巴尼立馬表態,說這對重建是大好事,從阿勒頗到大馬士革,街上的人揮著旗子,喇叭聲響了一夜,像在慶祝新生。
可光解除制裁遠遠不夠,敘利亞得修路、建房、種地,還得拉來投資,老百姓想要的,是能讓他們吃飽飯、睡好覺的工作,不是天上掉餡餅的空話。
特朗普這決定聽著敞亮,可他那“美國優先”的心思誰不知道?背后估計還藏著啥地緣政治的算盤,土耳其盯著庫爾德人,沙特和阿聯酋忙著擠兌土耳其和卡塔爾,俄羅斯靠著軍事基地繼續插手。
這些大國博弈,搞得敘利亞的重建像在走鋼絲,從中國的角度看,敘利亞的和平不只是一個國家的事兒,而是整個中東穩定的關鍵。
我們一直推和平發展,反對外部干涉,覺得敘利亞的重建得讓當地人自己說了算,而不是被大國當棋子,國際社會得把人道援助做實,比如聯合國跨境援助這路子,得多鋪開,幫敘利亞人重建家園。
說到底,敘利亞的老百姓最苦,敘利亞的路還長得看不見頭,但希望的火苗總算點著了,新政府得在治國、發展、外交上找平衡,國際社會也別光說不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