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看夏天的中國,必是荔枝的世界。
沒錯,荔枝令人亢奮。山林幽揚的氣息,大紅漸綠的衣裳,哪怕外殼稍稍帶刺,也包不住那凝脂如玉的身姿,咬一口是肥厚甘美、酸甜相間,仿佛浸透甘露的霜梨,又如吸飽汁水的糖蜜,讓你忘卻所有焦躁——只此一物,人間絕味。
市面常見的荔枝品種,不過30余種;
還有許多“寶藏荔枝”,等待著被你嘗鮮。
荔枝產于南國,廣東自然是頭牌大佬,海南、廣西、福建緊隨其后,還有臺灣、川渝、云貴、浙江等一眾門生,組成了荔枝界“一超三強眾小弟”的江湖格局。南方遼闊、產量管夠,每年農歷三月至七月,全國人民都能吃上荔枝,但愿人長久、千里共爆痘(熱氣哦~)。
我國荔枝種植范圍,分布在北緯18°~28°之間,
北至四川南部的合江縣,南至海南島五指山一帶,
貴州、浙江、臺灣等地,也有零星分布。
制圖 / 孫璐
然而,你吃過的荔枝,僅僅是荔枝宇宙的九牛一毛——
光是被我國記錄在案的荔枝品種,就有600多個,什么掛綠桂味糯米糍,都是滄海一粟;全國人民都知道的妃子笑,口味排不上Top5;不僅如此,為了爭奪“荔枝話語權”,四川、福建早在一千年前,就打起了嘴仗……
撒開肚子狂吃荔枝的快樂,
每年也就短短幾個月。
攝影/盧文
中國人的“荔枝宇宙”,無比香甜,無比廣闊。今天,關于中國荔枝,我們來聊點你不知道的。
什么,火山上也能種荔枝?!
海南,中國最南端的寶藏大省,每年的荔枝急先鋒。
海南的荔枝農們,或許沒有出過島,
但他們的荔枝,早已走遍天涯海角。
她位于北緯18到20度之間,屬于海洋性熱帶季風氣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是非常理想的早熟荔枝產地——每年晚春,谷雨剛過,海南人就能提前實現荔枝自由。2021年,海南荔枝產量為21.92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7.79%,拳頭產品就是妃子笑。
這青紅相間的品種,由楊貴妃和杜牧傾力代言,在海南種植占比近90%。妃子笑果殼稍厚、刺突明顯,適合長途運輸;加上口味酸甜平衡、微微返澀,一顆滿足三種味道,讓它成為海南荔枝銷往省外的翹楚——與廣東兄弟一起,直接占領了北方市場。
北方朋友們吃到的荔枝,
十有八九是“妃子笑”。
攝影/PAOPAOANFANG,圖/圖蟲·創意
妃子笑,藏著許多北方人對荔枝的第一口記憶。然而,它的含糖量平均在15%左右,在荔枝江湖中實屬平平無奇;海南人心中的荔枝C位,必須是自成一派、甜到心坎里的火山荔枝系列。
海南瓊北火山群,千萬年來的不間斷噴發,將地底豐富的微量元素帶到地表,風化后便是肥沃的火山土;當地火山土富含鉬,它能促進果實糖分的積累,以及硒等有機元素,促進果實額外的風味生成——你可以理解為,“荔枝味更濃”。
海南火山荔枝,近年迎來爆發,
生火山而卓絕,超群果而獨貴。
圖為火山口荔枝園。
攝影/謝墨
火山土珍稀,火山荔枝也金貴。據了解,它的種植主要集中在海口市周邊,2022年種植面積約為11萬畝,產量約7.5萬噸——若均分給全國人民嘗嘗鮮,每人只能分到100克,也就兩三顆……
注意了,“火山荔枝”是一種原產地認證,不是品種名。它旗下有荔枝王、新球蜜荔、大丁香、白糖罌等多個品種;根據《海口火山荔枝果品標準》,火山荔枝必須經過一系列官方認證,包括產地、土壤、甜度、等級等,才能統一采摘、統一包裝、“持證出島”。
海南火山荔枝家族(部分)。
攝影 / 朱夢菲
2019年,火山荔枝首次邁出海南島,成為新興的南國招牌,背后離不開嚴格的標準化種植,以及果農們辛勤的汗水。火山荔枝,與近40萬畝的海南荔枝們一起,從谷雨到夏至,跨過山川湖海,讓“海南甜”一路送到邊疆去。
海南荔枝王,又名紫娘喜,
差不多有雞蛋那么大一顆!
攝影/朱夢菲
中國荔枝宇宙,海南就是急先鋒。這里不僅有超級大顆的“荔枝王”,更有天下一絕的火山荔枝。切記,下次晚春買荔枝,一定要盯準“火山”!
從散裝種植到世界第一,
廣東荔枝,三十年“搏命”
真正的荔枝大佬,向來是不多說話的——廣東人表示,荔枝太多、太忙,沒時間!
每年初夏,廣東各地都是“荔枝進行曲”。家里有荔枝園的,手套剪子齊上,卡車摩托不停,一家老小忙得不可開交;沒有荔枝園的,要么被叫去幫忙,要么乖乖當消費者,在樹下、河邊、空調房里日啖荔枝三百顆,否則全爛在地里……
全國每兩顆荔枝,就有一顆來自廣東,
這里有近400萬畝荔枝園,
年產量直逼130萬噸。
荔枝,生下來就懂得饑餓營銷——三天不吃,直接變黑給你看。所以,廣東荔枝產季一到,種荔枝的、運荔枝的、賣荔枝的、吃荔枝的都閑不下來。畢竟,荔枝只要離枝,一日變色、二日變味、三日腐爛,時間不僅是金錢,更是美味啊!
生在中國的一大幸事:
每年都有吃不完的荔枝。
攝影/朱夢菲
海南是急先鋒,廣東就是荔枝宇宙的主力軍、扛把子。全國登記在案的600多種荔枝,廣東就有300余種,常見的30余種荔枝她全都有;一個茂名市,擁有足足78個品種,以及135.54萬畝荔枝園,年產量近45萬噸,產值超70億元——一個地級市,生生扛下世界荔枝產量的五分之一,比“荔枝第二大國”印度多出整整一倍!
中國荔枝到底有多少品種?
它們的外觀口感有何不同?
本文出自地道風物
“地道風物”是《中國國家地理》旗下的原創內容平臺,這里匯聚了一群熱愛山川美食的人,作為行走的風物百科,立志踏遍中國每一寸土地河山,探尋風物美食,傳播地域文化。
介紹一下我的朋友 地道風物 ,他來自 《中國國家地理》 雜志,足跡遍布全國上千個市縣,只為探究中國每一寸土地的不一樣。
風物君的2000多篇原創文章,還寫了啥?
如果你發現在派出所等正式場合有一個“媽祖評理室”,請不要詫異;如果你看到考生將準考證的復印件放在供桌上一起拜,也不用慌張;如果發現路旁騎車大媽突然停下車,對著廟宇拜了一拜,再若無其事騎車離開,請謹記這是日常——因為這里,是閩南。
“老爺保號”的魅力,沒人不懂吧?
每年夏秋季節,是食物中毒最高發的時期。提到食物中毒大省,你肯定提前想到了最能“見小人”的云南。但真正的結果其實是……中國食物中毒省份前三甲,云南僅位列第二?
山東:“你們真的不吃發芽的土豆?”
云南:“菌子煮熟就沒問題。”
浙江:“我已經是吃河豚的老手了,這個河豚我一定要買來嘗鮮!”
不用質疑,浙江也是憑實力選入“前三甲”的!
你可能聽過這個笑話:當你跟朋友說自己心情低落,大多數人都會安慰你別給自己太多壓力、多多休息,只有廣東朋友會說你濕氣太重,甚至準備煲湯給你喝。
是的,炎熱漫長的夏季、多雨潮濕的氣候造就了廣東人對“濕”與“熱”的獨特理解。心情低落是濕氣,喉嚨痛是熱氣,消化不好是濕熱,總之一切精神和身體不適都能概括為:濕氣、熱氣、濕熱。
廣東“祛濕三件套”,你了解多少?
作為中國夜市的“鼻祖”,這里充斥著各種傳說與門派,但每一個小吃,都能讓橫穿夜市的人邁不開腿,不論是年輕人們鐘愛的炒涼粉、紅薯泥,還是本地人最愛的灌湯包、桶子雞,杏仁茶......最地道的“開封菜”,讓隔壁的“KFC”黯然失色。
這座北方城市,如何在千年前就開創了宵夜先河?
江西,在諸多吃辣大省的角逐中,被網友們熱評為“最能吃辣的省”,“連鍋都是辣的”。辣椒在江西人的生活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人們種植辣椒,生產辣椒制品,一日三餐都離不開這份火辣。
到底去江西哪座城,才能領略贛菜的辣度之巔?
作為 中國國家地理 旗下的內容平臺
專業是風物君的最基礎要求
用最專業的攝影作品
最用心的文字
把最地道的中國風貌展現給你看
點擊下方公眾號
開啟你的風物之旅吧
聲明:
我們會不定期推薦優質公眾號
推廣文案版權歸屬原公眾號
本條非收費廣告
若您感興趣可選擇關注
感謝您的理解和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