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當中美在日內瓦會議上達成緩和因關稅戰導致的緊張關系后,或許整個國際社會都松了一口氣。
可現階段我國發展的勢頭仍舊十分迅猛,美國又怎會無動于衷,原來在中美緩和的表象背后,美國一直都沒閑著,直接在中東簽下創紀錄大單。
高手過招,都講求滴水不漏,面對美國的暗渡陳倉,我們則見招拆招,直接深耕拉美取得豐碩成果。
在達成一致后的這段時間里,美國在中東掀起了一場怎樣的風浪?我國和拉美國家又取得了哪些進展?
1
幾乎是日內瓦會談結束后的第一時間,5月13日特朗普就乘坐專機抵達了沙特首都利雅得。
加沙戰火依舊,伊朗核問題仍懸,在如此多的陰影背景下,特朗普此次中東之行欲意何為?
本以為是一場無關緊要的出行訪問,但誰也想不到特朗普竟在中東掀起一場巨浪。
剛剛抵達利雅得,沙特就送上一份見面禮——拋出一份價值近1420億美元的軍購大單。
這一舉動迅速引起熱議,甚至被白宮方面稱作“史上最大軍售協議”。
其實最大協議并不是單單指著一筆,而是整個沙特對美投資6000億美元的一攬子協議。
隨后特朗普按照原定計劃前往阿聯酋和卡塔爾,與其說是總統訪問,倒不如說是中東來了一位美國的“金牌銷售”,特朗普三句話就離不開美國的技術和產品。
兩個國家心領神會,阿聯酋當即宣布接下來十年會對美投資1.4萬億美元,而卡塔爾的投資局也信誓旦旦地表示未來兩年對老美的投資將會增加至450億美元。
特朗普此行碩果累累,中東國家雖然錢多資源多,但絕不會做賠本的買賣,為何特朗普中東行能引發如此轟動?
最大的原因就是這場中東行更像是一場表演秀,別看特朗普很多時候說話不著調甚至不知所云,但他腦子靈光得很,非常善于把外交成果轉化為自己的政績。
特朗普別有一番用意,把真金白銀收入囊中也就是順手的事。
最終是希望把“清空加沙”的殖民狂想包裝成“世紀協議”,用1420億美元的軍售合同將沙特、卡塔爾綁上戰車。
不說別的先來看看和沙特的大單子,引發熱議絕對少不了炒作的成分。
沙特長期以來都是美國軍火最大的買主之一,如今繼續投其所好其實并不出人意料。
但不得不說,善于操控輿論的特朗普確實有兩把刷子,中東的局勢依舊晦暗不明。
但特朗普不同于拜登在中東地區奉行對伊朗全面高壓、與以色列高度捆綁,特朗普更喜歡廣撒網。
尤其是對于沙特、阿聯酋等國抱有明確的經濟訴求,甚至自己親自來一趟通過外交斡旋打破僵局。
事實也證明這類說法的預見性,伊朗的核問題一直都讓白宮頭疼。
即便特朗普也不止一次地嘗試使用外交手段阻止伊朗的核計劃,但眼下美國和伊朗仍舊處于談判中。
在特朗普宣布此次中東之行后,外界一直都十分關注會不會推動美伊談判,可特朗普不愿意在這件事上費太多心思。
出了美國的大門,特朗普希望自己做的所有事都能得到美國民眾的正面反饋,對于伊核這類棘手的問題,很難通過一次中東行就能得到實質性進展。
而面對敘利亞,特朗普則表現得十分活躍,直接在5月13日當天解除了制裁。
這就意味著老美打算要給敘利亞開啟戰后重建的綠燈,畢竟他們也想在這片土地上分一杯羹。
2
特朗普斡旋中東之際,我國的主場外交也正式進入“拉美時刻”。
巴西總統——盧拉正在展開任內第二次訪華之旅,時隔兩年再次踏上這片土地。
盧拉或許也是有意而為之,之所以選擇今年再度訪華,很有可能是打算趁著中拉論壇正式成立十周年的契機,為這次訪問增添一份別具一格的深意。
截止到現在,巴西外交部已經向外界透露消息,盧拉總統訪華期間絕對滿載而歸,至少和我國簽署了多達16項雙邊協議,與此同時還推動了32項協議的談判進程。
有知情人士也對外公布了部分消息,我國和巴西的合作將會著眼于基建、農業以及新興領域。
驚喜之余,更多的是為祖國穩步前行的節奏感到放心。
參考消息的一篇報道引起熱議,巴西規劃部長說道,巴西將會和我國一起建設一條巴西東海岸與秘魯錢凱港連接起來的鐵路。
長達5000公里的鐵路,需要的巨額資金就已經讓一眾國家望塵莫及,如此浩大的項目交給其他國家巴西還真不一定放心。
但經過一番實地考察和估算,萬里鐵路建造的時間最終鎖定在五到八年完成。
而談到農業,巴西的桑托斯港絕對是個繞不開的話題。
這座南美最大的港口,成了中巴農業貿易合作的關鍵節點,咱們的中糧集團就是在這里建設了海外最大的出口終端。
當然除了桑托斯港之外,我國企業在巴西的帕拉納瓜港以及秘魯的深水港都有布局,就是為了向更多的拉美國家敞開合作的大門。
明明拉美國家和美國都在美洲大陸上,就地理位置而言他們的聯系也應該更多。
但為啥巴西等國寧愿跨越整座太平洋和我國尋找合作機會,也不愿在老美身上花費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呢?
除了美國的霸權主義讓拉美國家感到未受到公正待遇外,還有相當一部分原因就是老美陰晴不定的性格。
就拿這次貿易戰來說,別管是對手還是盟友紛紛出手,一手“對等關稅”幾乎就是對全球的無差別攻擊,這種處事風格,怎能讓人感到放心?
而我國的做法則與老美大相徑庭,在拉美深耕的每一步都踏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上,這絕不是嘴上說說而已。
從中拉論壇的“五大工程”到本幣互換協議,從5G基建到能源合作,中國用真金白銀的投入詮釋著何為“平等互利”。
當巴西用人民幣償還美元債務,當阿根廷選擇與中國共建鋰礦聯盟,大家用實際行動證明一句話:
特朗普政府越是瘋狂打壓,越顯露出其戰略焦慮,那個曾經被其視為“后院”的拉美,正在多極化浪潮中掙脫新殖民主義的枷鎖。
結語
中美之間長達90天的博弈,本質是兩種發展方式的對決:
一邊是軍火商與政客分贓的“掠奪型外交”,一邊是基礎設施與產業升級的“賦能型合作”。
就初心與目的而言,誰能走得更遠自然不言而喻,老美在在中東收割戰爭紅利,在拉美筑起關稅高墻。
這種說一套做一套的做派,不過是“讓美國再次偉大”謊言的最新注腳。
參考資料:
1、中國能源報《6000億美元!美國沙特簽協議》
2、光明網《外交部:巴西總統盧拉此次訪華具有重要意義》
3、澎湃新聞《大外交|巴西總統盧拉第六次訪華簽署20項協議,“雙方都視對方為機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