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的順眼請點個關注~高頻率更新中外歷史故事,供君解悶~
從907年朱溫篡唐建立后梁,到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建立北宋,一共是五十四年的時間。
五十多年,在歷史長河中,是相當短的一個時期,但對亂世中,經歷各種天災人禍的活生生的人來說,就極為漫長了。
雖然五代時期的著名人物很多,但能從活到尾的沒有幾個,最著名的“不倒翁”馮道也是在北宋建立前就病逝了,今兒要說的這一位,還是在戰場搏殺數十年,罕見的從唐末活到了北宋初的老將,藥元福。
藥元福生于883年,那一年在位的皇帝是唐僖宗,黃巢的大軍在各路官軍的攻擊下,被迫退出長安,試圖轉入河南。
藥元福的父親藥規和,做到了應州都知兵馬使,算是中層將領,他將門出身,從小就練習騎射,據說弱冠之時便能拉開三石強弓,周圍人都稱贊他的武藝。
二十出頭的時候,藥元福加入了朱溫麾下大將,時任邢州節度使王檀的軍中,做了個軍使。這一時期,朱溫還沒有造反,理論上藥元福算是唐朝末年的小軍官。
到朱溫篡唐后,藥元福等人就跟著上司,從唐朝的軍官,變成了后梁的軍官。
藥元福歷次上陣,皆沖鋒在前,以勇敢聞名三軍,他曾隨軍征討幽州,臨陣突前,斬殺數人,獲得了二十匹絹帛的賞賜。
不過藥元??赡芟抻谀挲g,至923年后梁滅亡時,依然是個小軍官。后唐莊宗李存勖進入開封稱帝,藥元福以勇武的名聲,加入了禁軍之一的“拱衛”,之后估計表現不錯以及人頭熟悉,升遷到了當年王檀擔任過節度使的天平軍,任內外馬軍都指揮使,統領天平軍的騎兵部隊。
927年,契丹入侵代州,藥元福奉命引軍前去支援,他打探到契丹軍隊的位置,夜里率領三百精銳騎兵,趁著月色摸到契丹的大營,以火攻點燃了契丹的軍糧,等待契丹士兵們驚恐的爬起來時,藥元福揮舞著鐵撾殺入敵營,迎頭撞見契丹主將在吆喝著穩定軍心。藥元福徑直殺過去,接連砸翻數名契丹士兵后,將契丹主將當場生擒!
值得一提的是,藥元福的兵器“鐵撾”,在歷史上并不常見,撾頭如同獸爪,最頂端有幾根鋒利的尖頭,可以砍,可以刺;或者是撾頭似握拳,再伸出幾根尖銳的“手指頭”。
據說五代頭號猛將李存孝,常用的兵器就是一根馬槊,一根鐵撾,到了演義中,這兩樣兵器都有了名字,“禹王槊”和“畢燕撾”?!稓執蒲萘x》中頭號猛將李元霸,也是用的一根鐵撾和一根長槊。
可見鐵撾這樣兵器“非勇猛之人不可用”的說法,是一點都沒有夸張。
往后數年,藥元福數次帶兵北上,與契丹軍交手,他的鐵撾也殺出了赫赫威名。
鎮守忻州時,藥元福還嘗試著花費重金,打造了數十柄陌刀,組建了一小支陌刀軍。在一次契丹騎兵入侵時,藥元福親自率領陌刀軍阻截契丹騎兵的去路,契丹人見他兵少,嚎叫著發起沖鋒,藥元福手持鐵撾,麾下士兵揮舞陌刀,不知殺死了多少敵兵,重演了昔年唐朝盛世的“陌刀過處,人馬俱碎”!混戰中,藥元福的戰馬被殺,他怒吼一聲,劈手奪過敵人意圖刺殺他的馬槊,徒步與敵兵廝殺不止,據當時人的筆記記載:“公墜馬步斗,手斫九人,奪虜馬復乘,創甚猶戰?!?/p>
這一戰殺得契丹人肝膽俱裂,數年時間不敢窺伺忻州。
憑借著鎮守邊疆的軍功和名聲,哪怕是朝代更替,從后唐到了后晉,藥元福依然是受倚重的大將,逐步升遷為深州(現在河北深縣)刺史、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空。
943年,契丹與后晉徹底翻臉,契丹軍大舉入侵,一路殺到了黃河岸邊。后晉年輕的小皇帝石重貴決定親征御敵,而熟悉契丹人的藥元福也奉命隨軍,加封為左千牛衛將軍。
兩國大軍在澶州相遇,契丹兵馬雄壯,從城頭看下去,甚至都看不到隊列的邊際何在,后晉上下都有些怯戰的心思。一名澶州人逃到契丹大營,說澶州城東是后晉軍防御的弱點,只要猛攻此處,就能奪取入城的浮橋。
契丹大軍便集中精銳部隊,猛攻后晉軍的東部。藥元福便是坐鎮后晉軍東部的將領之一,他看契丹人攻勢兇猛,自己這邊有些抵擋不住,便立即召集本部精銳兩百騎兵,殺出營門,徑直撞入契丹大軍的內部。
這一年,藥元福剛好六十歲,然而就是這個老頭,在萬軍叢中,左沖右突,所向披靡!他手中鐵撾無一合之敵,接連有契丹猛士要攔阻他的攻勢,都被藥元福一一斃于馬前。契丹大軍完全擋不住藥元福的猛沖,漸漸的站立不住,只好放棄了這次攻勢,狼狽返回自家大營。
站在城頭的石重貴目睹了藥元福的奮戰,大為感慨,戰后立即召見藥元福,對他說:“你如此奮不顧身的作戰,哪怕是古代最出名的忠烈之士,也不過如此啊?!睘榱吮硎炯为劊刭F親自賞賜了一匹御馬給藥元福。
944年,契丹大軍重整旗鼓,再次南下。藥元福奉命與符彥卿等大將引軍御敵,契丹人發揮騎兵優勢,將后晉大軍的營寨包圍,還斷了后晉軍的水源和糧食供應。后晉將士沒水喝沒東西吃,契丹人還在大營門口挑釁,揚起沙塵,借著風勢吹入后晉大營,讓后晉將士的士氣越發衰落。
后晉將領們或者認為要死守等待援軍,或者認為等大風過了,契丹人稍稍退卻就出營撤走,唯有藥元福和李守貞不以為然,他們說道:“軍中饑渴已甚,如果等大風消散,我們都成俘虜了。敵人認為我們不可能逆風作戰,則我軍出營,正是出其不意,合兵法之奇!”
不等其他人響應,藥元福率先領著麾下騎兵,打開營門殺了出去,李守貞隨后突出,其他將領們被他們二人的勇猛所震動,紛紛引軍跟上。果然,契丹人全然沒有防備,后晉兵馬一股突破了契丹軍的圍困,大敗契丹兵馬,追殺二十余里,斬殺甚多。契丹主將僅僅領著百余人遁走。
戰后,藥元福被任命為威州刺史(現在寧夏同心附近)。
946年,靈武節度使換人,新上任的王令溫執法嚴苛,導致當地胡人部落怨念深重,集結在一起發起了叛亂。朝廷命河陽節度使馮暉發兵協助,藥元福統領河陽的騎兵為先鋒,迅速挺進至靈武境內。藥元福迎頭撞上了一路近萬人的叛軍,他見雙方眾寡懸殊,便親自斷后,且戰且走,兩軍糾纏五十多里,叛軍始終奈何不了藥元福,反而自己這邊有上千人被殺,最后只好向后撤退。藥元福趁勢反攻,突破了叛軍的包圍圈,從靈州救出了被圍困的王令溫。
將王令溫送回洛陽,藥元福與馮暉的主力部隊會合,往朔方出發。沿途有七百里“旱?!?,沒有水草,大軍必須依靠自己攜帶的糧草補給。但后晉對這次“長途”的預期不足,大軍走到半路,糧食就快吃光了,而叛軍接到消息后,則拼湊了數萬兵馬,占據了周圍最重要的水源,打算來個“守株待兔”,等后晉大軍上門送死。
馮暉有些慌,派人送去金銀請求暫時和解,叛軍表示愿意和解,但還有些細節需要商議。使者來回好幾趟,藥元福察覺到不妥,他找到馮暉說:“敵人知道我們饑渴難耐,現在將我們困在此地,表面上接受和談,實際上在拖延時間,再過個一二日,我軍徹底沒了戰斗力,只能白白被敵人生擒了?!瘪T暉大驚失色,詢問對策,藥元福又說:“我看敵人雖多,只有少數精銳駐扎在西山,請讓我引騎兵突襲,您坐鎮此地,等我殺退了敵兵,舉黃旗為號,您就發兵進攻,我們前后夾擊,敵人必?。 ?/p>
商議已定,藥元福騎上戰馬,高聲指揮著騎兵向西山沖去,沿途的叛軍都沒想到官軍還有一戰之力,被他一沖而過,西山的叛軍則果然是精銳,及時站穩了陣腳,與官軍相持。
眼看自家騎兵體力不斷下降,白發蒼蒼的藥元福怒吼一聲,抽出弓箭,引弓射箭,矢如飛星,箭不虛發,好幾個正在指揮的叛軍軍官應聲倒地。藥元福再拿起鐵撾,打馬踏入敵陣之中,如同往日,依然沒有人能夠阻擋他的步伐。
在藥元福的帶動下,官軍爆發出了最后的力氣,將眼前的叛軍精銳徹底擊潰。隨后,他們舉起黃旗,馮暉打開營門,全軍殺出,叛軍慘敗,尸橫遍野。
數日后,官軍進入靈州,藥元福則返回了威州駐扎,他此次奉命西進,一口氣救了兩名節度使,再次名震天下。
947年,后晉滅亡,藥元福歸順后漢。
948年,后漢右衛大將軍王景崇占據鳳翔,與永興節度使一道,推舉河中節度使李守貞為首領,起兵叛變。
剛即位不久的劉承祐忙不迭調兵遣將,安排大軍攻打李守貞,而藥元福則得了前往鳳翔討伐叛軍的差使。
王景崇自覺上任不久,對軍隊掌控力不夠,不是藥元福的對手,便退到寶雞的群山之中,依山設置營寨,再派人向后蜀求援。后蜀發兵數萬增援,逼近寶雞,后漢沿途集結了數千兵馬試圖阻擊,可眾寡懸殊,被打得節節后退。藥元福得報后,引數百騎兵奔赴前線,他正看到后蜀得勢不饒人的向前挺進,便徑直發起進攻,一口氣殺入后蜀大軍中,如同翻江倒海一般,將后蜀大軍的陣列攪亂。敗退的后漢軍趁勢反攻,內外夾攻下,大敗后蜀兵馬,斬殺后蜀士兵三千余人。
沒了援軍,李守貞和王景崇相繼失利,戰后,藥元福調任淄州刺史。
951年,后周建立,藥元福依然是直接歸順后周,他奉命鎮壓了徐州的叛軍后,改任陳州防御使。
當年,藥元福又被調去討伐兗州的慕容彥超?;实酃氐叵略t,讓藥元福先來一趟京城,賞賜給他衣袍、戰馬和兵器,并當眾大加褒獎:“我本想讓曹州防御使去討伐兗州,但慕容彥超兇殘狡猾,其他人不是他的對手,便特意請你去跑一趟,我將引大軍隨后?!?/p>
抵達兗州后,慕容彥超晝夜出兵,試圖阻止官軍修筑工事,但藥元福的騎兵好似甩不脫的幽魂,不管慕容彥超何時何地出現,都會與藥元福迎面相遇,然后被殺得敗入城中。
十余天后,繞城工事修筑完畢,藥元福再組織人手挖掘地道,堆砌土山。慕容彥超不甘心受死,命守軍各種滾木礌石“伺候”,滾燙的油潑灑在人身上,燒焦的味道長期縈繞在城外。
待郭威大軍趕到,后周大軍向兗州城發起猛攻,藥元福一馬當先,率軍攀附城墻,頂著守軍最后的反抗,第一波登上了城頭,攻破了兗州。
不知為什么,藥元福從后唐到后晉到后漢,從四十歲搏命到六十多歲,功勛累累,好幾個皇帝都對他表示過嘉獎,卻沒有一個給他升官,他的實權官職始終是刺史,從北方到西北再到山東,繞了半個中原?;蛟S是藥元福長期對契丹作戰,在中原戰場缺乏表現?又或許是皇帝們都覺得他年紀太大,沒準哪天就病死,不敢給他更重要的官職?
不管是哪個原因,直到平定慕容彥超后,藥元福才終于更進一步,受封為建雄軍節度使。這一年,他已經六十八歲了。
954年,后周世宗柴榮揮軍北上,大破北漢和遼國聯軍,圍攻太原。年已七十一歲的藥元福擔任太原四面壕砦都部署,負責攻城事宜。
在藥元福的籌措下,攻城器具準備完全,太原城墻岌岌可危。
然而,就在后周準備攻城時,天降大雨,多日不絕,后周無法攻城,后方糧草又供應不上,柴榮無奈的下令班師。
藥元福認為北漢肯定會出兵追擊,主動接下了殿后的任務,果然,北漢大軍出城,被準備完全的藥元福一戰擊敗,逃回城中再不敢出,后周大軍得以順利班師。戰后,藥元福受封為檢校太尉。
七十歲往后,藥元福身體倍兒棒,哪怕是個不認識的人,如果當面說他仍然能領兵上戰場廝殺,他必定會高興非常,熱情款待,還會贈送禮物。
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北宋取代了后周。趙匡胤加封藥元福為檢校太師。
同年,藥元福在家中病逝,享年七十七歲。他的一生,從唐末,到北宋初,見證了黃巢之亂和陳橋兵變,疆場廝殺五十余年,七十歲仍能擊破敵軍,威震四方,可謂是“廉頗老矣,仍能破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