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先生
近日,“小伙為救同學職教高考語文缺考”話題沖上熱搜,被全網點贊。同時,大家也很關心救人小伙姜昭鵬同學“能否得到一次補考機會”。5月14日,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發布消息:將按照規定程序啟用春季高考語文科目副題,安排姜昭鵬參加考試。
5月10日,姜昭鵬和同學一起搭乘網約車,準備參加山東省職教高考,沒想到上車后同行同學突發心梗休克,姜昭鵬及時對同學施以心肺復蘇、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并和網約車司機王濤一起將同學緊急送往醫院,兩人協同上演了“教科書式”的生死救援。
(視頻來源:工人日報視頻號)
一邊是可能改變自己人生命運的職教高考,一邊是急需救助的同學,當只能二選一時,姜昭鵬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后者。錯過了上午的語文考試,他沒有后悔:“考試還有下一次,但同學的生命只有一次?!?/strong>對此,煙臺向姜昭鵬和王濤頒發“煙臺市見義勇為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一時間,“情況特殊能否補考”成為公眾熱議的話題。
這場考試是關系姜昭鵬人生的大事,廣大網友期待有關方面安排補考,也凝聚著不能讓好人吃虧、好人有好報的樸素社會價值期待。也有人提出,考慮到這項國家考試的嚴肅性和對制度公平的追求,補考僅作為突發情況下的特殊處理,應公示公開。
廣大網友期望“特事特辦”的美好愿望,在上個月也曾引發公眾的“同款”關注——25歲的輔警布帕太姆·阿布杜喀迪爾,潛下40米深井救出2歲女童,事跡在全國廣為傳頌,很多網友呼吁給布帕太姆“轉正”,即從輔警轉為有編制的人民警察。
對此,新疆有關部門在回應中一方面致敬布帕太姆,同時也講清楚了依法依規嚴格的“轉正”要求和嚴肅慎重的立功認定,即破格將其從七級晉升至五級。這個“高分答卷”讓廣大網友解除了疑惑。
回到救人缺考事件中,眾所周知,高考中的公平原則必須堅守。給姜昭鵬破例補考機會,這種破例是在陽光下進行的,遵循了公平原則,且彰顯了教育的初衷,在全社會凝聚了溫情的共識:在追逐個人夢想的道路上,對他人生命的尊重、對社會責任的擔當,是所有人的“必答題”。
(姜昭鵬獲得“煙臺市見義勇為先進個人”榮譽稱號。圖源:央視新聞)
一個不能“轉正”,一個可以補考,都給探索社會治理中如何平衡民意與規則打了樣。
如今,在公眾輿論場,網友對新聞事件進程和社會治理細節的關注度逐漸增強。相比有的地方和部門對公眾意見建議視而不見、充耳不聞,或是“已讀不回”“已讀亂回”,山東和新疆相關方面能傾聽、回應輿論的聲音,且在尊重法律和制度的前提下,拿出可行的解決辦法。一方面,這有助于引導公眾對熱點事件達成客觀公正的認知,最大程度爭取公眾對相關決策的理解和支持,促進社會治理向好向善。另一方面,也彰顯了“規則之下有溫度”的治理智慧。
社會治理有其嚴格的法律和制度,因此,在面對輿情包括善意的“美好愿望”時,不盲目迎合、不冷漠拒絕,以真誠的態度,或認錯整改、嚴肅處理,或耐心“科普”、解疑釋惑,讓法律說話、讓常識說話、讓事實說話……類似做法方能顯示治理的溫度和智慧。
當然,社會治理不能簡單迎合“美好愿望”,更要當心“公眾情緒綁架規則”的風險,防止破壞法律和制度的公平。
引導規則公平與善意共識雙向奔赴,是社會治理的底層邏輯和目標。不管是下井救人的女輔警,還是缺考救人的小姜同學,都無愧于其所得到的褒獎、贊譽和支持。
不久,姜昭鵬將帶著網友的祝福走向考場,我們祝福和期待他考出理想成績。正如網友所說,無論考試成績如何,他的人生答卷已贏得高分。我們期待更多人從這樣一份漂亮答卷里,照見自己的選擇。
來源:中工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