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初露,善意奔涌。全國助殘日作為我國首個助殘專屬節(jié)日,承載著黨和國家的關(guān)懷,凝聚社會力量,彰顯文明擔當。2025 年 5 月 18 日,第 35 個全國助殘日將至,三十五載見證殘疾人事業(yè)從起步到騰飛。值此,北京市殘聯(lián)推出系列報道,展現(xiàn)事業(yè)成就,致敬奮斗精神。此刻,讓我們走進乒乓球運動員薛娟的世界,探尋她以堅韌為筆、毅力為墨書寫的傳奇人生。
當聚光燈如金色瀑布傾瀉在乒乓球臺,那個坐在輪椅上的身影突然化作一道銀色閃電。薛娟甩出球拍的瞬間,乒乓球劃出的弧線像流星墜落,精準砸在對手防線死角。看臺上爆發(fā)出海嘯般的歡呼,沒人知道,這道金色弧線背后,藏著怎樣驚心動魄的生命傳奇。薛娟,北京市殘疾人乒乓球隊(輪椅組)隊長,中國殘疾人乒乓球隊的主力猛將。近百枚獎牌閃耀著她的榮耀。
折翼童年,在困境中種下希望的種子。時光回溯到薛娟 11 個月大時,命運的陰霾突然籠罩了這個普通的農(nóng)村家庭。因服用 “假糖丸”,小兒麻痹癥如噩夢般襲來,無情地剝奪了她行走的權(quán)利,從此輪椅成了她的 “雙腳”。但小小的她,眼中閃爍著倔強的光芒,面對生活的苦難,她沒有退縮,反而在心底種下了一顆渴望知識的種子。
求學路上,崎嶇的鄉(xiāng)間小道是她的 “考場”。輪椅的輪子在坑洼不平的路上顛簸,她緊緊抓著輪椅把手,忍受著一路的搖晃;異樣的目光如芒在背,她卻將頭抬得更高,專注于知識的汲取。教室里,她挺直脊背,眼神堅定地望向黑板;放學后,她不顧疲憊,認真完成每一項作業(yè)。即便困難重重,她依然咬牙堅持,順利完成初中學業(yè)。畢業(yè)后,面對繼續(xù)求學的艱難,她選擇以手工編織維持生計,然而,心中那個走出家鄉(xiāng)、探尋世界的夢想,始終如同一盞明燈,從未熄滅。
揮拍賽場,用汗水澆灌夢想的花朵。2006 年,一個改變命運的契機悄然降臨。經(jīng)推薦選拔,薛娟成為一名殘疾人乒乓球運動員,從此,訓練館成了她的 “戰(zhàn)場”。身體殘疾程度嚴重的她,在訓練中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
夏日的訓練館里,悶熱難耐,薛娟坐在輪椅上,全神貫注地揮拍。汗水順著臉頰不停地滑落,浸透了衣衫,一節(jié)課下來,她要換兩身衣服,擰出的汗水滴落在地,仿佛在訴說著訓練的艱辛。疼痛是訓練中的常客,但她從未因此缺席,哪怕身體不適,依然強忍疼痛堅持到場。這份對夢想的執(zhí)著與堅持,讓她在 2013 年迎來了人生的高光時刻 —— 憑借出色的表現(xiàn)入選國家殘疾人乒乓球隊。
從亞錦賽的團體冠軍與單打亞軍,到亞運會、世錦賽上同樣耀眼的成績;從里約殘奧會上 TT3 級女子單打和團體雙料冠軍,到東京殘奧會的蟬聯(lián)榮耀;再到巴黎殘奧會乒乓球女子雙打 WD5 比賽奪冠、女子單打摘銅…… 賽場上的薛娟,每一次揮拍都充滿力量,每一次擊球都堅定自信,用實力證明:身體的殘疾無法阻擋夢想的綻放。
心懷大愛,讓溫暖照亮他人的征程。賽場之外,薛娟褪去冠軍的光環(huán),化身為溫暖的使者。她深知殘疾人生活中的不易,也明白自己肩負的使命。她積極投身公益,頻繁參與各類面向殘疾人的活動。
在與殘疾人朋友交流時,薛娟總是面帶微笑,毫無保留地分享自己的故事。從童年的不幸遭遇,到求學路上的艱難,再到賽場上的拼搏與堅持,她用自己的經(jīng)歷告訴大家:人生沒有邁不過的坎,只要心懷希望,就一定能看到曙光。
她的鼓勵,如同一束溫暖的陽光,照進了無數(shù)殘疾人的心里,讓他們重拾生活的信心與勇氣;她的努力,也讓更多人關(guān)注到殘疾人乒乓球運動,為推動殘疾人事業(yè)的發(fā)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走進薛娟的世界,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位在賽場上叱咤風云的乒乓球冠軍,更是一位在困境中不屈不撓、在成功后心懷大愛的追光者。
未來,她將繼續(xù)懷揣對乒乓球的熱愛,在訓練中挑戰(zhàn)極限,在賽場上續(xù)寫傳奇,同時也會在公益道路上堅定前行,用自己的光芒照亮更多人的人生之路。
她的故事,就是一首永不言敗的生命贊歌,激勵著無數(shù)人勇敢追逐夢想,擁抱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