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0C果然一戰成名。”
殲10C在印巴沖突中戰機顯著,竟然撬動了美國后院。
中方向哥倫比亞推銷戰機。
將有望挑戰美歐壟斷市場。
那么,哥倫比亞會成為新的買家嗎?
地緣格局又將如何重塑?
國際軍火市場最近被一則消息攪得沸沸揚揚。
哥倫比亞總統來中國訪問的時候,咱們主動推薦了自家造的殲-10C戰斗機。
雖說現在還沒簽合同,但光是這個消息就夠讓美國人坐不住了。
您想啊,哥倫比亞那可是美國在拉美地區的鐵桿小弟。
要是真買了中國飛機,這不等于在美國后院點了個炮仗么?
這事得從今年五月份說起,巴基斯坦空軍開著咱們的殲-10C跟印度干了一仗,結果直接打下來三架法國陣風、一架蘇-30,還有幻影2000。
雖說印度那邊死活不認賬,但美國法國自家的情報部門都證實了,確實有陣風機被揍下來了。
這仗打完,全世界軍火商都開始重新打量咱們的飛機了。
以前老說中國武器沒經過實戰檢驗,現在這活廣告比啥宣傳都管用。
這飛機裝的是咱們自己研發的相控陣雷達,能瞅見400公里外的目標,配上PL-15導彈,隔著老遠就能開火。
最關鍵是價錢實惠,一架才4000萬美金,跟法國陣風兩億美金的報價比起來,就跟菜市場甩賣似的。
就連美國現在主推的F-16V,價格也得翻個跟頭。
您說這性價比,哪個國家看了不心動?
哥倫比亞空軍現在用的還是四十年前的幼獅戰斗機,這飛機歲數比現在開飛機的飛行員都大。
隔壁委內瑞拉開著蘇-30,巴西裝備了瑞典的鷹獅,就哥倫比亞還守著這些老古董。
其實他們早想換新飛機,可美國賣的F-16V太貴,哥國那點軍費根本吃不消。
這時候咱們遞過去的報價單,簡直就是雪中送炭。
24架飛機打包賣,還給提供貸款分期付款,這條件擱誰都得動心。
不過,哥倫比亞跟美國那關系,可不是說斷就能斷的。
從2000年到現在,美國給哥國塞了100多億美金的軍事援助,還在這建了軍事基地。
2017年哥倫比亞成了北約在拉美的第一個合作伙伴,去年還被拜登封了個非北約主要盟友的名號。
這要是突然轉頭買中國飛機,美國人的臉往哪兒擱?
美國那邊肯定不會坐視不管。
想想土耳其買俄羅斯S-400那事,美國人又是制裁又是禁運,硬是把土耳其收拾得夠嗆。
還有印尼買蘇-35那回,最后也是被美國攪黃了。
不過哥倫比亞情況特殊,他們經濟上靠著美國的地方太多,要是美國真斷了援助,估計國內治安都得亂套。
再說換裝中國飛機可不是換個手機殼那么簡單,整個后勤維護體系、訓練系統都得大換血,這里頭的麻煩事多了去了。
但話說回來,巴基斯坦那邊用殲-10C跟西方裝備配合得挺順溜,這經驗說不定能給哥倫比亞打個樣。
拉美地區的高端戰機市場向來是歐美人的自留地,咱們要是能打開這個口子,后頭阿根廷、秘魯這些國家估計都得跟著動心思。
這兩年拉美左翼政府上臺的不少,跟美國鬧別扭的越來越多,咱們要是抓住這個機會,地緣政治這塊棋可就活泛了。
不過這事成不成還得看三方面:。“頭一個是美國能下多大狠手攔著,要是拿斷供援助威脅,哥倫比亞可能真扛不住”
“第二得看咱們能給多大優惠,貸款利息能不能再降點,技術支持能不能再多給點。”
“第三就得看哥國總統的本事了,這位左翼領導人得在親美派和務實派之間玩平衡,稍不留神就可能翻船。”
不管最后買不買,殲-10C這回算是打出名堂了。
中東那幫王爺們看著巴基斯坦的戰績,非洲東南亞那些國家盯著哥倫比亞這邊的動靜,保不齊哪天訂單就雪花似的飛來了。
現在國際軍火市場就跟菜市場似的,誰家貨好價低就搶誰家的,咱們這性價比擺在這兒,遲早能撕開歐美人的壟斷網。
說到底,哥倫比亞買不買殲-10C已經不只是個軍火買賣的事了。
這就像在牌桌上,中國出了一張牌,美國得琢磨著怎么跟,周邊國家都伸著脖子看熱鬧。
往后拉美這塊地界,怕是要上演新一輪的明爭暗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