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明皇宮內(nèi),病榻上的馬皇后氣息微弱,卻堅決不愿意服藥。
在臨終之際,她特意留下了八字遺言,盡顯對朱元璋的深情與牽掛。
出殯那天,突降大雨,悲痛中的朱元璋竟然動了殺念。
這場大雨為何會觸怒他?那八字遺言又有著怎樣震撼人心的力量呢?
鳳冠下的仁心
提到朱元璋的結(jié)發(fā)妻子馬皇后,相信我們總是會想起很多與她有關(guān)的傳奇故事。
不得不說,馬皇后確實是一名奇女子,真的可以稱之為朱元璋的“賢內(nèi)助”。
在戰(zhàn)火紛飛的亂世之中,馬皇后始終不離不棄,與朱元璋攜手同行,共同面對生活的各種挑戰(zhàn)。
她覺得朱元璋能力非凡,志向遠大,日后必將會取得一番輝煌成就。
事實證明,馬皇后的眼光還是很不錯的,朱元璋一路上過關(guān)斬將,克服種種艱難險阻,最終掌握了天下大權(quán)。
這時的他,在著手準備登基的相關(guān)事宜。
那一天,皇宮之內(nèi)張燈結(jié)彩,喜慶熱鬧。
文武大臣齊聚皇宮大殿,參加朱元璋的登基典禮。
當時,朱元璋身著龍袍,威嚴地端坐在龍椅之上,宣布大明王朝正式建立。
在這次冊封大典上,馬皇后頭戴鳳冠,身披霞帔,目光堅定地走向皇后之位。
這時的她,無疑迎來了人生中的巔峰時刻,受到了眾人的景仰。
與此同時,她深切地感受到,這個皇后之位,不但是至高的榮耀,還是沉甸甸的責任。
后來,地位尊貴的馬皇后,并沒有因此表現(xiàn)得十分傲慢,反而為人謙遜有禮,平和待人。
她照顧朱元璋尤為體貼,很多事情都是親力親為。
在天還沒亮的時候,她早已起床,親自監(jiān)督御膳房為朱元璋準備膳食。
她有時會守在灶臺旁,看著御廚們烹制菜肴,時不時便會上前叮囑。
她覺得朱元璋在外征戰(zhàn)多年,腸胃不太好,飯菜一定要溫熱適口。
有一次,新來的小宮女不小心打翻了剛熬好的骨湯。
這個小宮女頓時渾身發(fā)抖,擔心自己會受到嚴厲的懲罰。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馬皇后立馬上前扶起她,安慰她的情緒。
馬皇后并沒有責怪她,反而對她說道:“不要害怕,再做一份就是了。”
小宮女深受感動,后來宮中人人都知道,皇后仁慈,待人寬厚。
在后宮之中,馬皇后始終秉持仁厚待人的理念。
她時常召集六宮嬪妃,教導她們要嚴于律己,保持勤儉樸素的生活習慣,以寬容的心態(tài)與人交往。
她不僅這樣說,更是這樣做的。
在平時的日子里,她穿著樸素,從不追求華麗服飾。
看到宮中的一些絲綢邊角料,她靈機一動,召集宮女們將這些廢料收集起來,親手設(shè)計,做制成一件件精致的衣服,送給公主們。
起初,公主們有些不情愿,覺得這些衣服不夠體面。
然而,在馬皇后的耐心教育下,她們逐漸改變了想法,選擇穿上這些衣服。
在馬皇后的影響下,后宮風氣煥然一新,妃嬪們和睦相處。
朱元璋將這一切都看在眼里,對馬皇后更是敬重有加。
他深知,自己能安心治理天下,離不開這位賢妻在背后的默默支持。
馬皇后用她的仁厚與智慧,成為后世稱贊的賢后典范。
濟世之路
其實,馬皇后的仁善不僅體現(xiàn)在后宮之內(nèi),更惠及宮外百姓。
她經(jīng)常令人將自己和宮女們縫制的衣物收集起來,派人送給城中孤苦無依的百姓。
每當看到百姓們接過衣物時感激的眼神,她都倍感欣慰。
對于那些功臣勛爵的家眷,她也給予一定的關(guān)懷,經(jīng)常賞賜禮物。
她想以此表達朝廷對他們的關(guān)心,讓他們清楚皇家并沒有忘了他們的功績。她希望這些功臣們,能夠感受到皇家的溫暖。
除此之外,馬皇后還曾經(jīng)關(guān)心朝臣的伙食問題。
那一天,馬皇后正在御花園散步時,偶然聽見兩名宮女在議論一件事。
原來,昨天朝臣聚餐的時候,很多人都沒怎么動筷,紛紛覺得這些食物難以下咽。
馬皇后對此比較關(guān)心,便去詳細了解這件事情的具體情況。
她最終證實朝臣聚餐時的食物,確實是很難吃。
她心里覺得,這些朝臣盡心輔佐陛下,若連可口的飯食都吃不上,如何能安心做事?
于是,她決定向朱元璋匯報這件事。
馬皇后對朱元璋說道:“臣妾近日聽聞,朝臣聚餐的膳食多有不足......”
朱元璋看到她眼神懇切,內(nèi)心深受觸動。
馬皇后繼續(xù)說明自己的想法:若能節(jié)省宮中用度,改善臣子們的飲食,既顯陛下惜才之心,也能讓他們真心為朝廷效力。
朱元璋沉思片刻,同意了他的建議。
很快,一道旨意傳下,宮中削減不必要的開支,并設(shè)立“紅板倉”,專門儲備糧食供給太學院學子及其家眷。
當?shù)谝慌Z食運達太學院時,學子們望著這些糧食,心情十分激動。
馬皇后聽聞后,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后來,有一年,江南大旱,災情十分嚴重。
她轉(zhuǎn)身回到宮中,立即命人撤去御膳中的葷腥,帶頭食用素食。
除此之外,她還跪在佛堂前,雙手合十進行祈禱:希望上天降下甘霖,救救受苦的百姓......
朱元璋得知后,立即下令開倉放糧,救濟百姓。
后來,朝廷大力推行備荒之策,各地興建義倉,儲備糧食。
每當有新的義倉落成,馬皇后都要親自過問。
她仔細翻閱著各地傳來的文書,有時會提筆批注。
這位身居深宮的皇后,用她的慈悲與智慧,將溫暖帶到了大明王朝的每個角落。
雨落訣別
后來,馬皇后身患重病,已經(jīng)病入膏肓。
在坤寧宮中,彌漫著一股濃重的藥味。
馬皇后躺在病榻之上,面容十分憔悴。
她強撐著虛弱的身體,看著朱元璋在床邊來回踱步,頭上的白頭發(fā)越來越明顯。
他對朱元璋說道:“陛下,不要再尋醫(yī)了?!?/p>
她的面色蒼白,完全沒有了往日的神采。她深知自己已經(jīng)時日不多,不想再連累無辜的人受罪。
朱元璋則決得一定要尋遍天下名醫(yī),盡力治好她的病。
令他沒想到的是,馬皇后拒絕繼續(xù)服藥。這一行為,令朱元璋有點費解。
原來,馬皇后認為一旦自己因病離世,朱元璋一定會懲罰太醫(yī)。
這樣的局面是她不愿意看到的,自然做出了拒絕服藥這一決定。
臨終之際,她用力睜開眼,看到丈夫通紅的眼睛,用盡最后的力氣說道:“親賢納諫,慎終如始...”
話音未落,手便無力地垂落了下來。
朱元璋尤為悲痛,根本不相信這一切是真的。
當時,宮女們跪在地上,淚水奪眶而出,想起了皇后教導她們讀書識字的溫柔模樣。
太醫(yī)們伏地痛哭,既為自己無力回天而愧疚,更懂了皇后拒不服藥的良苦用心。
出殯那日,天空突然烏云密布,突降暴雨。
朱元璋站在雨中,望著被雨水打濕的靈柩,心中猛地一緊。
這些年南征北戰(zhàn)養(yǎng)成的警覺,讓他感到:難道有逆賊要趁此機會生事?
本來十分悲痛的他,見此情景,頓時產(chǎn)生了殺念。
就在這時,有一位老和尚緩步上前。
他告訴朱元璋:“雨降天垂淚,雷鳴地舉哀。西方諸佛子,同送馬如來。”
這番話,字字清晰地傳入朱元璋耳中。
朱元璋望著雨幕,想起馬皇后一生慈悲為懷,愛民如子,淚水不自主流下來。
他頓時明白了,原來這大雨,是天地在為她送行。
雨越下越大,卻澆不滅朱元璋心中的悲痛。
然而,他放下了殺意,情緒逐漸冷靜了下來。
那一刻,他仿佛又看到馬皇后溫柔的笑容,聽到了她臨終前的叮囑。
這場大雨,見證了馬皇后的謝幕,也寄予了朱元璋心中對馬皇后的無盡思念。
結(jié)語
馬皇后臨終拒絕服藥,以“親賢納諫,慎終如始”八字遺言,希望朱元璋能夠善治天下。在她去世之后,朱元璋選擇空置皇后之位,以此表示對結(jié)發(fā)妻子的深情守望。
朱元璋與馬皇后之間的愛情始終如一,是后世愛情的典范!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