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6 日,伊斯坦布爾的談判桌上,西裝革履的俄羅斯代表和一身戎裝的烏克蘭代表形成了鮮明對比。
對于俄羅斯人的松弛,澤連斯基在15日接受采訪的時候還抱怨,對面這次派出的代表級別太低。
而這也似乎印證了談判結果,面對俄方提出的撤軍、戰爭賠償要求,烏方直接表示不可接受,不過俄代表好似并不在意。
甚至于還朝著烏方開起了冷笑話。
這場談判的發起者是普大帝, 11 日,其突然提議在土耳其舉行俄烏直接對話,司機隨即回應稱將在伊斯坦布爾等候。
可結果,大帝卻只派了總統助理梅金斯基率領的代表團,司機則也找了個12人代表團。
這種領導人不出席的安排,從一開始就注定了會談的尷尬。
雙方訴求差異太大,大鵝派代表團很可能是為了避免直接沖突。
有意思的是,老特在中東簽訂單也不忘記湊熱鬧,來了句自己不去的話,普京也不會去,話里話外都是在給自己抬身價。
跟上次攬功自己幫助印巴調停一樣,不過大鵝比三哥的素質好點,沒有直接打臉什么的。
就這樣在土方的主持下,會議以一種十分草率的形式開始了。
大鵝這次的中心訴求就是撤軍,二毛得按要求從四個地區撤軍,即便有些地區他們尚未完全控制。
但顯然二毛還沒看清形勢,覺得對面欺人太甚,他們的底線是恢復 1991 年的邊界,不僅要收回四州,還要克里米亞。
可以說雙方的訴求完全相反,談判桌上的爭吵可想而知。
更讓二毛憤怒的是,對面還提出了其他“不可接受”的條件,比如放棄加入北約、承認克里米亞歸屬等。
正是因此,二毛這才表示這次會談,他們沒得到什么滿意的結果。
不過俄方表示自己還算滿意,起碼雙方達成了千人戰俘的交換協議,但這些成果在烏方看來不過是表面文章。
至于元首對話,俄方還未松口,司機只能繼續在國際場合隔空喊話。
談判桌上的強硬,源自戰場上的主動權。
目前,大鵝已控制二毛近1/5的領土,包括克里米亞和烏東四州的大部分地區,盡管烏軍在庫爾斯克等地進行了頑強抵抗,但俄軍仍在緩慢推進,二毛陷入被動防守的困境。
截至今年4 月,二毛被俘人數已超過 8000 人,而大鵝在前線的兵力和裝備優勢越來越明顯。
美歐雖然一開始跟它站一塊,可究其根本不過是因為利益,再加之其本身就扶不起來,所以老特一上任阿美畫風就變了,甚至開始要求司機還錢。
到最后只剩下歐公子,但后者連餐桌都上不了。
不過考慮到地緣影響,歐公子還在盡力,但效果有限,他們的那些制裁大鵝已適應,通過調整出口路線和能源結構維持經濟運轉。
更尷尬的是,歐公子自己也不是鐵板一塊。
司機如今不僅在國際上孤立,國內也面臨壓力。
3 月,議員杜賓斯基發起彈劾動議,指控他外交失敗和篡奪權力。
而且現在網上翻翻評論,不少在說司機不該賤賣礦產的,一步錯步步錯,根據美烏協議,烏將部分礦產收益注入基金,讓美國獲得經濟利益。
這種爭議背后,是二毛經濟的崩潰。
戰爭導致其GDP 下降 40%,能源基礎設施被毀,礦產開采成本飆升。為換取援助,司機不得不向美國妥協,但這也埋下了國內政治危機的種子。
二毛并非完全沒有籌碼,他們部署了多支機器人部隊,包括配備機槍的 Liut 系統和用于后勤的FoxTac,這些機器人在戰場上表現出色,雖無法扭轉戰局,但能有效減少人員傷亡。
目前大鵝在烏東前線集結兵力,準備發動新的攻勢,而二毛的機器人軍團和西方援助,只能延緩俄軍推進,無法改變戰局。
盡管大鵝表示準備繼續談判,但雙方立場差距太大。
對二毛來說,目前只有兩條路:要么接受俄方條件,割地求和;要么繼續抵抗,直到彈盡糧絕。
這場持續三年的沖突,最終可能以二毛的妥協告終,而那個8 個要求的冷笑話,將成為歷史長河中一個苦澀的注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