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原大地的文化星河中,總有一些身影以熱愛為筆,以情懷為墨,在傳承與奉獻中勾勒出溫暖的底色。劉宏霞便是其中之一。這位從登封走出的文化使者,用半生的職業積淀滋養心靈,以退休后的熱忱投身公益,在書畫藝術與文化傳承的天地間,書寫著屬于自己的璀璨篇章。
深耕歲月:從職業之路到文化覺醒
1968 年 5 月出生的劉宏霞,早年畢業于鄭州財稅學校,憑借專業素養先后在登封市供銷社、登封市五金公司任職。隨后,她調入河南省教育讀物發行總社,在文化傳播的崗位上深耕數十載,直至 2016 年退休。這段職業生涯,如同細密的針線,將她對文化的懵懂熱愛縫進生命肌理 —— 那些與書籍相伴的日夜,那些穿梭于文字與油墨間的時光,早已在她心中埋下一顆深耕傳統文化的種子。
退休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當同齡人開始享受含飴弄孫的清閑,她卻選擇將半生積累的文化感悟化作破土的力量,毅然踏上公益與藝術的雙重征程。她深知,文化的傳承不該困于歲月的褶皺,而應在鮮活的行動中煥發新生。
翰墨飄香:搭建純粹的藝術精神家園
2023 年10月,劉宏霞創辦了河南建設女子書畫院,選址鄭州市經三路與紅旗路交叉口東北角 50 米處。這座以 “非盈利、純公益” 為底色的藝術空間,像一方遠離塵囂的凈土,拒絕商業喧囂的裹挾,只為書畫愛好者搭建心靈棲所。在這里,墨香取代了銅臭,交流超越了功利,每一張宣紙都承載著對藝術的虔誠。
定期舉辦的書畫創作交流、戶外寫生、主題筆會等活動,成為省內外幾十位書畫名家與愛好者的 “文化驛站”。他們或圍坐案前,讓筆尖在水墨交融中對話,切磋皴法的虛實、色彩的濃淡;或走進嵩山深處,在流泉飛瀑間捕捉自然的呼吸,讓山石的肌理、云靄的飄逸化作筆下的意象;亦或圍繞 “禪意”“鄉愁” 等主題展開筆會,不同風格的筆觸在同一主題下碰撞,如星辰匯聚成銀河,照亮傳統藝術的新維度。
受藝術氛圍浸潤,劉宏霞自身也完成了從 “平臺搭建者” 到 “創作者” 的蛻變。因信佛而與禪意文化結緣的她,于 2023 年 6 月起研習佛教主題書法,10 月正式創作 “童子拜觀音”“佛” 字等作品。她的筆下,每一根線條都像是與心靈的對話 —— 橫畫如古寺的門檻,歷經歲月仍堅守寧靜;豎畫似深山的竹莖,風過不折,雨過不濁。當墨香與心香交織,藝術便成為了照見靈魂的鏡子。
公益筑夢:讓文化之光普照社會角落
如果說書畫院是她的 “精神自留地”,那么公益事業便是她的 “文化責任田”。在父親山文化的傳承中,她是執著的守護者。她參與籌備第二屆中華父親節的舉辦工作,在推動各城市父親山文化研究愛好者的聯絡,合作中發揮了積極作用。2024 年 3 月,她出席世華父親山文化中心專家座談會,與學者、藝術家們圍坐一堂,共商嵩山(父親山)文化發展大計。說起嵩山的古代典籍,她眼中閃爍著光芒;談及 “嵩山論道” 學術會議的構想,她的語氣充滿熱忱;當提到籌建父親山文化學院的愿景時,她更是難掩激動 —— 在她心中,嵩山不僅是地理意義上的山脈,更是中原文明的精神坐標。她積極推動寫生基地與文創中心的落地,希望通過書畫家的筆觸,讓嵩山的雄渾、父親山的厚重走向全國,讓每一塊石頭都成為文化的訴說者,每一片樹葉都成為文明的傳遞者。
在孝道文化的沃土上,她化身播撒種子的耕作者,深耕于河南省孝文化促進會的事業。這個以 “弘揚孝文化、造福大中原” 為使命的全省性公益組織,在她眼中是連接傳統與現代的橋梁。她深入推動孝文化 “五進五示范建設”—— 走進機關,讓孝廉之風浸潤公務人員的心田;踏入企業,將孝德理念融入企業文化的血脈;奔赴校園,在孩子們心中種下 “百善孝為先” 的幼苗;穿梭于社區鄉村,讓孝心成為鄰里守望的紐帶。每一場講座、每一次活動,她都像不知疲倦的信使,將 “孝老、敬賢、感恩” 的理念化作春雨,滋養著千萬個家庭。
初心如炬:以熱愛奔赴文化新征程
從職場到公益,從書畫創作者到文化傳播者,劉宏霞的每一次轉身都閃耀著對文化的赤誠。她用自家的車輛接送嘉賓,用退休工資墊付活動經費,卻笑著說 “這是最值得的投資”。在她看來,文化公益的真諦從來不是驚天動地的壯舉,而是日復一日的堅守 —— 是書畫院里一次又一次的研磨揮毫,是孝文化講座中一聲又一聲的耐心講解,是父親山文化研討會上一次又一次的激烈爭辯。
如今,在河南建設女子書畫院的雅室里,總能看到她為活動布置忙前忙后的身影;在孝文化推廣的講堂上,總能聽見她飽含深情的講述;在父親山文化研討的會場中,總能感受到她對文化傳承的拳拳之心。她像一株扎根中原大地的蒲公英,將文化的種子播撒到每一個角落;又像一盞默默燃燒的燭火,用微光點亮他人對傳統的熱愛。
劉宏霞的故事,是一曲關于堅守與熱愛的贊歌。她以書畫為翼,飛越歲月的藩籬;以公益為帆,橫渡時代的浪潮。在她身上,我們看到了文化傳承最動人的模樣 —— 不是高居廟堂的孤芳自賞,而是走進生活的溫暖陪伴;不是單向度的輸出教化,而是心與心的雙向奔赴。當筆墨遇見公益,當熱愛化為行動,文化便有了生生不息的力量,而這,正是劉宏霞用半生書寫的答案。(閻洧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