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訊(記者 梁萌 通訊員 陳涵)為深化警校共治,構建“公安主導、學校協同、家庭參與”的安全防護共同體,5月15日上午,公安灞橋分局灞橋派出所以“警營開放日”為載體,聯合灞橋區第八幼兒園開展“警校同行,共護成長”主題實踐活動。30余名師生及家長走進警營,通過“沉浸式”體驗警務工作,切身感受主動警務模式下警校共治的創新實踐與暖心溫度。
主動警務“中樞”探秘:智慧賦能警校安全聯動
活動首站聚焦派出所智慧指揮調度室,這里不僅是轄區治安防控的“大腦”,更是警校安全聯動的“神經中樞”。巨幅電子監控屏實時跳動著校園周邊重點區域畫面,民警向孩子們介紹:“我們每天都會通過這里‘巡邏’,守護幼兒園門口的安全。”讓家長們直觀感受到主動警務對校園安全的硬核守護。
法治教育“沉浸式”課堂:辦案區里的共治共識
在規范有序的辦案區,民警以“安全小課堂”形式,將法治教育與警校共治理念有機融合。“這些設備不是‘懲罰工具’,而是保護大家的‘安全盾’。”民警結合兒童視角,用防拐騙案例解讀詢問室的功能,引導孩子們理解“法律是成長的守護者”。警械展示環節中,家長被邀請參與“模擬處突”互動——當家長手持防暴盾牌體驗“護衛小朋友”場景時,民警同步講解:“遇到危險時,警察叔叔會第一時間趕來,爸爸媽媽也可以用正確方法保護孩子。”這種“警-師-家”三方聯動的體驗模式,讓共治理念滲透到每個家庭。
趣味宣教中的共治實踐:安全種子的“裂變式”傳播
在西安鐵道職業學校多功能宣教中心,一場以“我是安全小衛士”為主題的互動課堂,將警校共治理念轉化為可感知、可參與的實踐場景。交通標志“你畫我猜”環節中,教師與民警共同擔任“考官”;防拐騙情景模擬里,家長志愿者化身“陌生人”考驗孩子應變能力;消防安全演練時,民警、教師、家長組成“護導隊”守護萌娃疏散……這種“三方協同教學”模式,讓安全知識從“單向灌輸”變為“多方共創”。大班幼兒樂樂舉著“共治小勛章”說:“我要回家教爸爸媽媽認安全標志!”
警校共治心聲:從“單向守護”到“雙向奔赴”
“今天看到警察為校園安全付出的努力,作為家長更感到守護孩子是我們共同的責任。”此次開放日不僅是警營的‘窗口展示’,更是警校共治機制的‘實戰演練’讓安全防護從‘警營圍墻內’延伸到‘校園家庭中’。”
此次活動推動安全宣教從“一次性活動”升級為“長效化機制”。當孩子們用彩筆在警車上畫下“小心心”,當家長與民警互加微信組建“護學崗志愿群”,警營開放日的“句號”,正是警校共治新實踐的“逗號”——警藍與童聲的和鳴,正在奏響平安校園建設的動人樂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