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濟南5月17日電(周藝偉)“當代傷寒流派高峰論壇”暨第三屆國醫新路學術論壇17日在山東濟南舉行。來自中國、波蘭、荷蘭等國家的400余位中醫專家學者齊聚泉城,共同探討傷寒流派傳承發展,推動中醫藥文化國際交流。
5月17日,“當代傷寒流派高峰論壇”暨第三屆國醫新路學術論壇在山東濟南舉行。周藝偉 攝
國醫大師、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王新陸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醫源于中國農耕經濟,以養生學為根基,易被民眾接受學習成為守護健康的實用學問。《傷寒論》對中醫臨床意義深遠,本次論壇聚焦不同流派對傷寒的認知,旨在構建學術傳承與臨床創新的對話平臺,探索中醫多維度治病的方向,為中醫傳承發展提供新路徑。
“《傷寒論》作為中醫四大經典之一,在中醫學中占據至關重要的地位,素有‘活人書’之稱。”李克紹傷寒學派傳承人、山東新中魯中醫醫院院長李樹沛說,作為本次論壇的承辦單位,山東新中魯中醫醫院始終以《傷寒論》等中醫經典為臨床指導,將傳統智慧與現代診療相結合,致力于用純正的中醫經典理論與方法為患者解除病痛。
波蘭TOMO中醫學院名譽院長、經典中醫學術顧問李頡分享了海外民眾對中醫的需求特點。他表示,在疾病預防、復雜性疾病治療等領域,中醫具有顯著優勢。據他觀察,針灸和中藥在國外的認可度日益提升,外籍中醫師隊伍也在不斷壯大。“此次帶領國外學生參會,目的是讓他們深入感受中醫的核心文化內涵,加深對中醫的理解與感悟。”
據悉,國醫新路論壇已舉辦三屆,是由王新陸牽頭創辦的公益性中醫學術論壇,由國醫新路論壇秘書處、李克紹傷寒學派傳承基地主辦,山東新中魯中醫醫院承辦。(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