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河的那一邊1985.6
在河的那一邊
有一團火焰
一團火焰
燃燒了五月
又燃燒八月
槐花開的時候,長著老斑的教授向她鞠躬
枳花落的時候,風度翩翩的名門之后向她招手并微笑
然而她只在河的那一邊兀自燃燒
像水底耀眼的紅珊瑚
像一頂被大風吹飛了的紅草帽
昨天我望見她時,她在望天空,一動不動
而今天她低下頭來觀看河流
若是陰天下雨,她會在河的那一邊干些什么?
——她的火焰不會熄滅
一個詩人望見她
一個農民望見她
一個馬克思主義者望見她
她在河的那一邊,燃燒
燃燒了五月
又燃燒八月
2.在那個冬天我看見了天鵝 1986.6
在那個冬天我看見了天鵝
大天鵝,背脊骯臟
在湖面回游,神色蒼涼
遠山倒地不起如眾鳥斂翼
孤獨的天鵝掀起翅膀
一夜大雪在它高尚的翅下堆積
在它寒冷的胸腔內,晨星
照耀另一只天鵝之死
另一只天鵝也曾將巨大的軀體
沉浸在水中攫取歡樂
但是預言的晨星出現,它
無法將歌唱延長過那個冬天
我的愛人輕輕叫喊 像魚
撞著冰層輕輕叫喊
我看見了天鵝在那個冬天
3.曠野一日 1988.5,1989.1
完整的曠野上只有冬天
我們畏懼的豺狼蹤跡杳然
大風呼嘯而過,如同繞過兩塊人形石頭
擁向一次沒有主人的盛宴
跟隨我,否則你會感到孤單
與我一同高喊,
讓寒冷逼入我們體內最黑暗的部位
為黑暗帶去應有的尊嚴
在這飛鳥遺落的一天,跟隨我走向大地的講壇
在濃縮的太陽底下,消除我們冗長而嘈雜的懷戀
你必須懂得服從后來者的安排
大地的沉默中包含著非理性的沉淀
看那些灌木,與曠野保持著默契
而一個人卻需要為此付出
超出一個人所能擁有的全部熱情
才能安身在這曠野:單調又無限
我腳踩單調和無限——
萬物衰老,我加入其中,我也許在其中最黯淡
草籽中的黎明你無法叩問;一個人意味著一個困難
而你將對此慢慢習慣
你將看到我讓出我自己
是為了在曠野上與冬天相遇
是為了彌補頭腦的損失
是為了在大地空闊的講壇上 沉默無言
4.為海子而作 1990.9
你沒有時間來使一個春天完善,
卻在匆忙中為歌唱奠定了基礎。
一種圣潔的歌唱足以摧毀歌唱者自身,
但是在你的歌聲中,
我們也看到了太陽的上升,天堂的下降,
以及麥子迎著南風成熟,
以及鷹銜著黑夜飛過姐妹們的田壟。
淚水。霞光。遠遠的歌聲。
天光變暗,姐妹們回到她們賴以生存的房間。
星體向西,一個啞巴尋找知音來到我們的世界。他所看到的是舊火添新柴,灰燼在增加我們一生的收獲
必將少于這一夜的喪失
一個自由而痛苦的聲音歸于靜默
一個自由而痛苦的聲音歸于靜默
匯入更大的靜默,正為黑夜所需求
萬物發(fā)展它們幽暗的本質
迎來你命中注定的年頭。這一年
巖石的面孔露水豐盈,被你觸摸
而你的死卻不是死而是犧牲
而你的靜默卻不是靜默而是歌唱
改變了!肉體所能做到的僅此而已
靈魂了結了恨而肉體渾然不知
于是半夜睡在麥地里的人
將成為糧倉里的第一顆麥粒
白天走在大路上的人
將聽到神靈在高空的交談
于是在桃花、火把的引領之下
靈魂有了飛翔的可能
攜帶著人間屈辱的雷電
于是在這一個秋雨綿綿的黎明
我又一次夢見你,一個少年
兩手空空拍打天使骯臟的巖石
用歌唱的嘴唇親吻故鄉(xiāng)貧瘠的泥土
而此刻,你應當回到你那焚燒著印度香的小屋
愛上一個姑娘,結婚,墮落
并在閑暇時寫作一個天才的絕望
荒涼的大海,震蕩在遠方
天空深邃,望不見天堂。
一片廣闊的麥地,一個孤獨者死去
一個孤獨者的黃昏,浸透了霞光
那時誰曾在你耳邊低語,說時間到了?
誰曾在你眼前浮現,
為你開辟了那黑夜的通途?
啊,時間到了——
在時間的盡頭,曙光向你致敬
5.廣場上的落日 1986.8,1995.10,2012.4
那西沉的永遠是同一顆太陽
——古希臘詩行
青春煥發(fā)的彼得,我要請你
看看這廣場上的落日
我要請你做一回中國人
看看落日,看看落日下的山河
山崖和流水上空的落日
已經很大,已經很紅,已經很圓
巨大的夜已經凝聚到
灰色水泥地的方形廣場上
這廣場是我祖國的心臟
那些廣場上自由走動的人
像失明的蝙蝠
感知到夜色臨降
熱愛生活的彼得,你走南闖北
你可知夜色是一首
哀傷的詩,它雖已過時
卻依然被無數次用力地書寫
而落日依然照耀,就在廣場西邊
深紅色的宮墻喁喁自語
憂郁的琴聲破墻而出
廣場上落下風箏和緞子鞋
我要暗中鼓勵落日發(fā)出聲響
讓記憶的姐妹們
恰似向日葵般轉動她們的金黃的面孔
她們就將分手,我就將沉默
啊,年輕的彼得,我要請你
看看這廣場上的落日
喝一杯啤酒,我要請你
看看落日,看看落日下的山河
6.一個人老了 1991.4
一個人老了,在目光和談吐之間,
在黃瓜和茶葉之間,
像煙上升,像水下降。黑暗迫近。
在黑暗之間,白了頭發(fā),脫了牙齒。
像舊時代的一段逸聞,
像戲曲中的一個配角。一個人老了。
秋天的大幕沉重地落下!
露水是涼的。音樂一意孤行。
他看到落伍的大雁、熄滅的火、
庸才、靜止的機器、未完成的畫像,
當青年戀人們走遠,一個人老了,
飛鳥轉移了視線。
他有了足夠的經驗評判善惡,
但是機會在減少,像沙子
滑下寬大的指縫,而門在閉合。
一個青年活在他身體之中;
他說話是靈魂附體,
他抓住的行人是稻草。
有人造屋,有人繡花,有人下賭。
生命的大風吹出世界的精神,
唯有老年人能看出這其中的摧毀。
一個人老了,徘徊于
昔日的大街。偶爾停步,
便有落葉飄來,要將他遮蓋。
更多的聲音擠進耳朵,
像他整個身軀將擠進一只小木盒;
那是一系列游戲的結束:
藏起失敗,藏起成功。
在房梁上,在樹洞里,他已藏好
張張紙條,寫滿愛情和痛苦。
要他收獲已不可能
要他脫身已不可能
一個人老了,重返童年時光
然后像動物一樣死亡。他的骨頭
已足夠堅硬,撐得起歷史
讓后人把不屬于他的箴言刻上。
西川是中國當代著名的詩人,他的詩歌作品廣泛影響了當代中國詩歌界。西川,原名劉軍,1963年出生于江蘇徐州,1985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英文系。他曾在美國艾奧瓦大學擔任訪問學者,并曾任教于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擔任副院長、圖書館館長。目前,西川是北京師范大學的特聘教授。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始于80年代,積極參與了全國性的青年詩歌運動,與海子、駱一禾并稱為“北大三詩人”。西川的代表作品包括詩集《虛構的家譜》、《大意如此》、《西川的詩》等,以及散文集《水漬》、隨筆集《讓蒙面人說話》等。他的作品不僅在文學上獲得了認可,還獲得了魯迅文學獎、莊重文文學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阿齊伯格獎修金等多個獎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