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姜別名可不少,山奈山辣三賴都是它。這貨是賴科奈屬多年生草本,根莖塊狀有芳香味。
外皮淺褐或黃褐,切面類白質脆易折斷。
葉片貼地像小喇叭,兩片基生近圓形。花白色蒴果三瓣裂,種子球形假種皮撕裂狀。
主要長在廣西廣東云南福建臺灣海南等地。
都說沙姜經濟價值高,價格差異有點大。優質原貨9到74元,平均按30元一斤算。
畝產一般5000斤,種得好能到6000斤。這樣一算畝收益15萬,規模擴大更可觀。
有人可能犯嘀咕,這沙姜是不是難種?其實它對土壤光照要求低,就喜溫暖濕潤環境。
但記住千萬不能澇,積水爛根得不償失。日常管好水分就行,種植門檻真不高。說到食用價值,沙姜可是香辛料里的好手。
去腥增香樣樣行,白切雞蘸料離不了它。廣東人吃白切雞,沙姜醬就是靈魂搭檔。除了做菜還有用,藥用工業價值也不少。
行氣溫中能消食,止痛功效也挺強。不過藥用得謹慎,咱沒醫執別亂講。工業上能提取芳香油,食品化妝品都能用。
看看人家成功例子,廣東陽春雙滘鎮有名頭。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就開始種,面積達6000多畝。
加工干沙姜2000多噸,年產值超7000萬。
廣西欽北區大寺鎮,合作社加農戶模式好。2020年300多戶種植,面積600多畝。
預計總產量3000多萬斤,產值近1億帶動脫貧。
廣東化州新安鎮,果樹地里套種沙姜。240畝地平均畝產5000斤,收購價30元一斤。貴州安龍棲鳳街道,流轉300畝地試種。
畝產達到6000多斤,每畝收入18萬挺喜人。有人可能會問,這么好的收益為啥北方少見?沙姜喜暖不耐寒,北方氣候可能難適應。
雖說種植簡單,但氣候土壤得對路。市場前景雖看好,盲目跟風可不行。各地情況不一樣,得先考察當地條件。
種植技術也得學,別想著隨便種就能豐收。沙姜和生姜不一樣,口感香氣都有差別。北方朋友可能陌生,南方卻是常用調料。
這就像一方水土養一方作物,各有各的講究。咱農民種地不容易,選對品種很關鍵。
沙姜收益看著高,背后也得付出心血。澆水施肥防澇災,每個環節都不能馬虎。現在沙姜市場穩中有升,可風險也得留意。
市場行情會波動,產量品質也得保證。
想入行的鄉親們,多打聽多學習準沒錯。總之沙姜這作物,優勢不少但也有門檻。
適合的地方好好種,科學管理是關鍵。關于沙姜的門道,你還有啥想了解的?
歡迎留言說說你的看法,一起探討種植經。關注我,了解更多農村種植養殖知識。文章內容供參考,具體種植還得因地制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