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新紀元,用有趣故事解讀餐飲與美食,分享美食人生。
導讀
江西和廣東不僅僅是相鄰省份,而且江西和廣東都是全國最大的客家聚居地,比如廣東的廣州、深圳、梅州、河源、惠州等都是客家分布較廣的地區。
而江西的贛南地區,吉安,萍鄉,撫州等地也是客家人很多的地區,尤其是江西贛南地區,靠近廣東,有著悠久的客家文化歷史。
盡管兩地同屬客家文化圈,但是江西人和廣東人在飲食習慣上卻有著顯著的差異,比如江西人普遍嗜辣,而廣東人則偏好清淡,甚至對辣味敬而遠之。
這不禁讓人好奇:江西和廣東都是客家地區,為何江西人愛吃辣,而廣東人卻不吃?這種差異背后,其實有5個主要原因造成了這個現象。
1、飲食習慣不同
江西和廣東雖然同屬客家文化圈,但由于長期的地域分化,兩地的飲食文化逐漸形成了不同的風格。
江西的客家菜以“鮮辣”著稱,尤其是贛南地區,說客家話,靠近廣東,但是卻嗜辣成風,幾乎無辣不歡。
比如贛南地區最經典的菜肴:辣椒炒肉、贛南小炒魚、蕎頭炒板鴨、寧都肉丸等,都以偏辣的菜肴,整體偏重口味。
相比之下,廣東的客家菜更注重原汁原味,講究“鮮、嫩、滑、爽”,辣味極少出現,廣東客家人的經典菜如梅菜扣肉、釀豆腐、鹽焗雞等,都強調食材的本味,調味較為溫和。追求清淡、鮮美、養生。
2、氣候差異
氣候對飲食習慣的影響極大,江西和廣東雖然都是南方省份,但氣候特點不同,導致飲食需求各異。
江西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季濕冷,尤其是贛南山區,雖然是江西的南部,但是冬天卻是非常濕冷,寒氣較重,而辣椒具有驅寒祛濕的作用,因此江西人喜歡通過吃辣來抵御寒冷和濕氣。
廣東氣候炎熱潮濕,尤其是夏季,高溫高濕容易導致“上火”,因此,廣東人更傾向于清淡飲食,避免辛辣食物加重體內燥熱。
3、 歷史原因
廣東自古以來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飲食文化受東南亞、西洋影響較大,廣東人更早接觸糖、胡椒、咖喱等香料,雖然辣椒是從廣東進入傳入國內的,但是廣東天氣炎熱,辣椒未能廣泛流行。
而當辣椒從明代末期,由廣東傳入國內的第二站江西時,便受到了江西人的歡迎,于是辣椒開始在江西廣泛普及,尤其是在冬季深受人們的喜愛。
4、地理環境影響
地理環境決定了物產分布,進而影響飲食結構,江西多山地,辣椒耐旱耐瘠薄,適合在丘陵地帶種植,因此,辣椒在江西的普及度較高,成為日常飲食的一部分。
廣東沿海地區海鮮豐富,飲食以鮮味為主,辣椒會掩蓋食材的本味,因此不被廣泛使用,此外,廣東盛產甘蔗、水果等,所以廣東的甜味調料使用更普遍。
5、物產資源差異
江西山區冬季蔬菜較少,因此發展出大量腌菜、臘味食物,而辣椒具有防腐作用,成為腌制食品的重要配料。
廣東一年四季氣候溫暖,全年蔬菜、海鮮供應充足,就算到了冬季,沒有大雪覆蓋,新鮮食材依然豐富,飲食更注重新鮮,無需辛辣調味。
江西和廣東雖然同屬客家文化圈,但由于飲食習慣、氣候、歷史、地理環境和物產資源的差異,形成了截然不同的飲食風格,一起構成了中國豐富多彩的美食文化。
最后麻煩大家點個贊支持一下,非常感謝!
如果你愛看美食,愛看餐飲故事,歡迎關注我們
與君共勉
嘗遍中國美食
游遍千山萬水
你點的每個贊,我都當成了喜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