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海道札幌,一個本是來旅行的中國游客,卻因幫“朋友代駕”,不慎觸碰了日本法律的紅線。這起事發本是去年夏天的事情,但直到近日,這名游客再次入境日本時,才被警方逮捕,而事件的真相也隨之浮出水面。
故事發生在2024年8月14日,一輛租來的汽車行駛在札幌市中央區南八條西三丁目附近的道路上,方向盤握在一位中國男子的手中。當時的他,并不具備在日本合法駕車的資格。準確地說,他根本沒有日本承認的有效駕照。
同行者是一位臺灣省女性和其他數人。租車人正是這位臺灣女性,原本應由她擔任駕駛,但據后來的警方調查,真正“掌舵”的卻是這位中國籍男子。
這段“代駕”直到當天下午才引起警方注意。2024年8月14日下午約2點,這輛車在北海道蘆別市的一條國道上,與一輛私家車迎面相撞。事故發生時車上的司機已經偷偷換成了那位臺灣省女子,一開始警方便以她為事故責任人展開調查。
然而事故現場只是謎團的冰山一角。隨著調查深入,警方在翻查了行車記錄儀、目擊者證詞等資料后發現,這輛車在事故前的駕駛者其實是那位中國男子,而他并沒有任何可在日本境內開車的合法駕照。
更復雜的是,事故發生后,該男子便悄然離境,回到了國內,留下了這個未解的法律問題。在警方尚未鎖定其身份時,他早已不在日本,所以也拿他沒轍。
等時間快進到2025年5月16日,這位男子以觀光目的再次從神戶機場入境日本,結果剛下飛機,就被等候多時的警方當場逮捕。
面對警方的訊問,53歲的他并沒有否認,而是承認了去年在札幌市的無照駕駛事實。他的解釋依然是那句:“對方駕駛不熟練,所以我才接過了方向盤。”
法律不認“好心幫忙”作為免責的理由。在日本,道路交通法對于無照駕駛的處罰十分嚴厲。無論你的出發點是否“為他人著想”,一旦出事,責任便由你承擔。
對此日本網友紛紛吐槽:
“我覺得對于這些人應該采取更嚴厲的措施,比如拘留、審判,甚至嚴厲的懲罰?,F在的狀況就是,他們根本不把我們當回事了。尤其是在山梨縣富士山周邊,情況真的很嚴重。很多游客開著租來的車,連最基本的停讓都不做,要么突然沖出來,要么突然停車或猛打方向盤,駕駛行為非常危險。繼續這樣下去,豈不是讓日本國民面臨極大的風險?那些來自某個國家的游客,如果你對他們態度溫和,他們就會反過來輕視你。因此必須對他們進行嚴厲處罰,以儆效尤,否則這樣的問題只會越來越多,增長速度會非常快。另外,那些沒有長期在留資格(比如沒有在日本的正式住址,只是住在酒店)卻通過外國駕照轉換取得日本駕照的人,這類情況應該一律作廢他們的駕照,并禁止他們今后重新取得或更新駕照。”
這起案件其實并不復雜,卻帶出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很多來日本旅游的外國游客,對異國的交通法規的理解與敬畏,仍遠遠不足。
無證還敢在日本開車,這膽子有夠大的了,出事后還“自作聰明”地換下駕駛者,認為只要沒人發現,就不會出問題,法律不會因為你是游客就網開一面,一旦出事,成本遠比你想象得高。
這名男子或許沒料到,一次“代駕”,竟換來了入境即被捕的結局,接下來預計要在日本踩縫紉機了。
無照駕駛,不只是對自己生命的輕視,更是對同行者和所有道路使用者的潛在威脅。這些年來,不僅是無證,甚至換證導致的交通事故觸目驚心。
此外也提醒著所有來到日本的游客:租車自駕前,請確認你的駕照是否被日本承認,是否配有正確的日文翻譯或國際駕照。不要讓一次旅行,因為法律知識的盲點而變了味。
日本的交通規則完全跟我們迥異,為了安全起見,真不要自駕出行。在異國他鄉,守規矩不只是一種禮貌,更是一份對彼此的尊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