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中美發表了聯合聲明,這份聲明標志著中美兩國之間的關稅戰告一段落,兩國都降低了115%的關稅。雖然這只能算是是暫時?;穑吘怪皇恰皶和2糠株P稅”,但仍舊讓世界各國松了一口氣,這場關稅戰或許是要看到頭了。
美國媒體卻完全開心不起來,因為這份聲明實際承認了無人敢于承認的現實——美國已經被中國卡了脖子,美國卻連半點對策都沒有。
長久以來,人們總是認為美國雖然基礎工業空心化,但高端制造業總還是有所保證的,理由則是美國尚可生產各類高精尖武器,比如F-35戰斗機之類的。這一看法對于外行人或許足夠了,就連美國那些對工業生產一知半解的議員們或許也足夠,可實際情況卻足以讓美國的內行們心生悲涼。
事實是,F-35戰機生產線因鏑元素短缺而幾乎停頓,特斯拉的永磁電機訂單直接排到2027年。如果中美今天全面脫鉤,美國甚至連一枚標槍反坦克導彈都生產不出來。造成這一切的原因就是中國的稀土管制,而美國則完全沒有任何應對手段——如果從日本回收二手硬盤,從中提取稀土元素也算的話。
在美國挑起關稅戰之后,美國的稀土和稀土相關零部件的儲備是多少呢?答案是一個讓人心酸的數字,那就是全美的儲備僅夠美國使用三個月。這是一個多么可怕的事情呢?毫不客氣的說就是,如果美國立刻和一個國家爆發戰爭,那么美國的高精尖武器僅僅能維持三個月的生產,三個月后美國就得退回二戰時代了。
這并非是玩笑之談,而是一個客觀擺在美國面前的現實,美國高精尖工業實際需要大量基礎工業和高端加工業才能生產的零部件,而美國國內在這一方面早已經停頓,制造業空心化決定了美國工業體系實際非?;?,大部分零部件美國無法自行生產,必須依賴于外部進口才能夠維持。
那美國的稀土進口主要依賴于誰呢?答案是中國。從2014年到2017年,美國超過87%的稀土產品都來自于中國,剩下份額主要來自愛沙尼亞、日韓和法國,但就算是這點份額也繞不開中國,因為日本、法國和愛沙尼亞的稀土產品實際也是中國方面生產的,這幾個國家的稀土公司不過是做了個二道販子罷了。
當然,美國大可以宣布中國在會談后放開了稀土禁令,特朗普本人就宣稱自己得到了“貿易戰”然而這種放開是非常局限的,中國固然是開放了七種重稀土,可對于軍用級的產品仍舊嚴格把控,比如說軍用級鏑、鋱等關鍵軍用物資在出口上被嚴格限制。這幾乎是掐死了美國軍工產業的命門,而美國卻沒有任何反制措施。
這對于美國來說是一個非常悲觀的消息,因為這意味著美國根本無力在稀土方面和中國競爭,中國幾乎完全壟斷了稀土市場,哈耶克的大手完全站在了中國這一邊。如果中國只需要加強管制,就可以捏死美國的軍工生產,那么美國又該如何與中國對抗呢?
一句話,擺在美國面前的客觀現實是他們無法抗衡中國在稀土產業上的壟斷地位,除非美國自己的稀土產業能從近乎從無到有的進行建立,否則美國只能承認失敗。
對于美國能否從無到有的自行建設稀土產業,一些人總是有一些奇怪的看法。認為美國也有稀土礦,也有稀土冶煉企業,美國只是因為環保問題才放棄了稀土產業,而中國不重視環保產業才占得先機。假設美國能夠奮發圖強,自力更生,那么中國很快就會失去在稀土產業上的優勢地位。
這種言論在網絡上從來不缺,但卻暴露了其支持者的無知,因為美國面臨的問題在于是不存在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其研發體系也早已癱瘓,這決定了美國在稀土產業上無能為力。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美國有四百家稀土相關的創業公司,但其中真正能進入生產階段的公司僅有五家,而能轉入量產階段的卻只有兩家,而且產能極其低下,技術遠遠落后于中國。等于說美國這四百家創業公司全是廢物,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美國需要從中國進口的現狀。
以去年12月為例,在中國禁止向美國出口鎵鍺之后,美國稀土公司嘗試在得克薩斯州建造一座磁鐵廠,計劃每年生產5000噸稀土磁鐵,而所需的原材料則需要從得克薩斯州西部的稀土礦里提煉。由此可見,美國為了對抗中國的稀土出口管制是做了努力的,但努力就一定會有回報么?
答案是沒有回報。稀土公司首席CEO約書亞·巴拉德的看法是十分絕望的,磁鐵廠的完工和投產遙遙無期,美國缺乏稀土的精煉技術,而礦產挖掘協議則干脆需要數年時間來達成,具體的開工和產量也完全未知。換句話說,現在只是先把工廠蓋起來,但沒法保證工廠的生產效率,生產成本也完全無法保證,整個項目更像是自我安慰的“奇觀”。
美國面臨的問題是缺技術,內部開采成問題,這都不是短時間內能解決的,而如果放眼美國的工業體系,則會發現美國需要面臨更大的問題。想要建設稀土產業鏈,美國需要的是重塑自己的工業體系,甚至連電力系統也需要重塑,那些老舊的電力設施根本不能滿足新時代下的生產需求。
2024年中國的發電量為10.1萬億千瓦時,而美國僅為4.36萬億千瓦時,也就是說中國的發電量是美國的2倍以上。通過發電量很容易看出美國工業的衰敗,美國工業已經完全不具備與中國對抗的能力。如果想要滿足特朗普所說的制造業回流,那么美國需要掏出大筆資金修繕自己的基礎設施,其中對那些老舊電力設施的更新則是剛需。
但遺憾的是,美國無力完成這件事,債臺高筑的美國政府無法拿出足夠的資金建設基礎設施,甚至連技術研發和熟練工人都湊不齊。美國稀土和磁性材料咨詢公司斯坦·特勞特曾悲觀的表示:“在稀土行業我們已經失去了專業知識,人力資源也不存在,在稀土相關的行業里我們無法有任何作為。”
斯坦·特勞特的話其實很明顯,那就是美國在稀土相關的技術領域已經有嚴重的斷代,其技術是停留在過時的技術上,可就算是過時的技術也沒有人力來實現運用。這就和美國制造業面臨的問題相同,連基本的熟練工人都無法保障的情況下,任何制造業藍圖都無法完成,這導致美國重建稀土產業的努力化為泡影。
何況,中國稀土產業實際大量進口礦產,在經過加工后又販賣到國際市場上,技術壟斷決定了各國普遍只能從中國獲取稀土產品。這意味就算美國從烏克蘭弄到了稀土礦產,最后的結果可能也是拉倒中國進行加工,美國又談何壯大自己的稀土產業呢?
稀土產業的現狀也是美國的縮影,即美國在與中國的對抗中全方位處于下風,特朗普政府宣傳的勝利并不解決實際問題,甚至于問題正在變得比過去更加嚴重。當特朗普宣傳自己贏得了“史上最大貿易勝利”時,美國《金融時報》用悲哀的語氣寫道:“中國簽下了商業合同,而美國簽下了投降協議?!?/p>
這是個非常顯而易見的事實,中國方面確實放松了一定的稀土出口管制,有四家稀土磁材料公司獲準出口,但僅能向歐洲和越南進行出口。對于出口管制政策只說會進行相應調整,卻沒有說出具體的調整措施。不光如此,中國還加強了對稀土走私的打擊行動,開始針對性的打擊戰略礦產走私行為,堅決掐死美國通過走私獲得稀土材料的可能性。
換句話說,美國并沒有得到中國的稀土出口豁免,管制政策如同繩索一樣套在美國和特朗普政府的脖子上,倘若中國覺得有必要,那么中國完全可以緩慢的絞死美國。
同時,由于稀土禁令的存在,特朗普宣傳的“勝利”就變得十分可笑。5月15日,特朗普曾宣稱:“關稅大勝”,還宣稱美國農民激昂重新偉大,這暗示美國恢復了對中國的出口,也是特朗普試圖安穩自己的基本盤??擅绹蠖箙f會卻表示,對中國出口的大豆每噸上漲8美元,可農業機械需要的釹鐵硼磁體價格卻暴漲3倍,因為中國還保持對美國的稀土管制。
此外,特朗普還沒說的事實是,中國固然同意從美國進口2000萬噸大豆,但他卻沒說這筆交易的78%都需要用人民幣結算。
這意味著,美國這場關稅戰是徹底輸了,中國捏著美國最需要的稀土,而美國無力在這一領域對抗,相反卻被中國拿捏住了。特朗普宣傳的所謂大勝,實際上是在他簽署了一份“投降協議”后,菜能換來一場只存在于宣傳中的勝利。除此之外,美國幾乎是滿盤皆輸,美國農產品出口的上漲,抵不過稀土管制給美國帶來的損失,而美國卻只能悶頭忍了這個暗虧。
如果這個事實公開,那么特朗普就將成為美國最失敗的總統,他會徹底失去自己的基本盤。此前他在軍工重鎮弗吉尼亞州的支持率暴跌14%,原因就是稀土斷供造成了洛馬公司裁員1200人。為了保住基本盤,特朗普不得不對俄亥俄州的汽車工業開出一張5億美元的補貼款項,而中美之間恢復農產品出口的消息,則能讓愛荷華州等農業州對他感恩戴德。
毫不客氣的說,特朗普是用“投降協議”換來了一時的喘息,這才讓他能夠在明面上安撫自己的基礎盤,以免自己遭遇執政生涯中的“至暗時刻”??伤牟呗詤s瞞不過那些敏銳的美國媒體,所有人都知道特朗普的關稅戰慘敗而歸,只不過沒有人愿意戳破這一點罷了。
眼下的美國和特朗普政府就像是童話里穿著“新衣”的皇帝,靠操控輿論維持自己的“光輝形象”??蛇@又能維持多久呢?規則的制定權已經易手,,特朗普所謂的“光輝勝利”,也不過是帝國崩塌前的荒誕劇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