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法為民的征程中,每一個案件的高效解決都是對公平正義的生動詮釋。近日,新賓縣法院的一起民事糾紛案件,以“審判 + 學習 + 執行”的高效聯動模式,成功促成一起民事案件在判決生效后立即得到自動履行,快速實現了矛盾糾紛的實質性化解,生動展現了基層法院在推動矛盾糾紛實質化解工作中的能力與擔當。
案情回溯
這起頗具典型意義的案件發生在快遞服務行業。原告某快遞承包商與被告快遞員之間的追償糾紛,源于去年9月的一起交通事故。快遞員駕駛無證三輪車派件時與自行車發生碰撞,承包商先行墊付傷者醫療費后向法院提起訴訟主張追償。
裁判智慧
承辦法官張秀娜通過細致審理,準確劃分責任比例,最終作出“三七開”的責任認定判決:扣除已墊付款項,判定快遞員向雇主支付7500元。判決書說理充分、責任劃分明晰,雙方當事人當即表示服判息訴。
學習轉化
本以為案件到這里便進入了等待履行的常規流程,然而新賓法院的一系列創新舉措,卻讓案件迎來了更加高效的結局。在判決上訴期限內,新賓法院在日常業務學習中,組織全體法官集體學習了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于加強立審執協調配合 推動矛盾糾紛執前化解的工作指引》。這份指引猶如一盞明燈,為法官們在提升案件辦理效率、推動矛盾實質性化解方面指明了新方向。張秀娜法官將學習成果即時轉化為審判實踐,創新性地開展“提示履行”工作——在判決生效第一時間主動聯系被告,耐心釋明自動履行的法律意義和后續影響。這一司法“溫馨提示”取得顯著效果。被告快遞員在法官的引導下,接到電話后的次日便攜帶現金到法院履行義務,不僅讓原告的勝訴權益得到即時實現,更使糾紛徹底化解在執行程序啟動前。
司法新篇
從糾紛產生到矛盾化解,新賓法院以實際行動踐行司法為民宗旨,將學習成果轉化為司法實踐的強大動力。這起案件的高效解決,不僅是新賓法院積極落實上級法院工作指引的生動縮影,更是基層法院不斷探索創新審判執行模式、努力提升司法服務水平的有力見證。分管民事審判工作的副院長馬開智表示:“我們將持續深化源頭治理,把最高法院的工作指引轉化為更多自動履行的司法實踐,讓公平正義更加高效可感。”
今后,新賓法院將繼續秉持司法為民初心,強化學習賦能,推動更多矛盾糾紛在源頭化解、在前端解決,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穩定貢獻更大的司法力量。
來源:新賓法院新媒體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