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軍事領域,一場空戰往往能改寫裝備的口碑與軍貿格局。
5月7日的印巴空戰,正是這樣一個轉折點,讓中國殲-10CE戰機與法國“陣風”戰機成為全球焦點。央視的權威認證,更是讓殲-10CE的赫赫戰功傳遍世界。
據央視報道,巴基斯坦空軍的殲-10CE在此次空戰中大放異彩,干凈利落地擊落3架印度“陣風”戰機,自身卻毫發無損。
殲-10CE作為中國自主研制的全天候、單發單座多用途戰斗機,憑借先進的航電系統、優秀的機動性以及強大的武器搭載能力,在實戰中展現出碾壓“陣風”的實力。
其配備的有源相控陣雷達,探測距離遠、抗干擾能力強,配合霹靂-15空空導彈,實現先敵發現、先敵攻擊,在超視距空戰中占據絕對優勢。
此次空戰的影響持續發酵,尤其讓正準備接收42架“陣風”戰機的印尼陷入輿論漩渦。
在印尼的社交媒體上,民眾對軍方采購“陣風”的質疑聲此起彼伏。
“陣風”戰機單價高達1.93億美元,如此高昂的價格,民眾自然期望其具備頂尖戰斗力,可實戰表現卻不盡人意。
反觀殲-10C,單價僅約6000萬美元 ,性價比極高。在性能上,殲-10C不僅機動性出色,航電系統與武器配置更是領先“陣風”,這讓不少印尼網民呼吁政府重新考量采購計劃,甚至轉購殲-10CE。
印尼于2022年與法國簽署了價值81億美元的“陣風”采購協議。
按照計劃,首批戰機明年交付。面對如今的爭議,印尼國會國防委員會成員拉克索尼回應稱,“未經證實的戰果不能作為評估武器系統的唯一依據”,不過他也承認,此次空戰為武器評估提供了“合理且建設性的參考”。
事實上,印尼空軍目前裝備繁雜,美制F-16、俄制蘇-27/30等戰機的數據鏈互不兼容,若再引入“陣風”,無疑會讓本就復雜的裝備整合難題雪上加霜。
殲-10CE在實戰中的驚艷表現,也吸引了眾多潛在買家的目光。
埃及與中國空軍近期展開聯合訓練,韓媒擔憂埃及可能會轉向中國采購FA-50替代機型。
曾經,西方長期對中國武器系統持有偏見,但此次印巴沖突,讓世界重新認識了中國軍工的強大實力,“中國武器不再遜色于西方”的觀念在全球防務圈逐漸深入人心。
雖然目前尚不確定印尼是否會因“陣風”的戰場表現調整采購策略,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場空戰已深刻影響了全球軍貿格局。
中國殲-10CE用實力說話,打破了西方對中國武器的刻板印象,在國際軍貿市場上嶄露頭角,未來也有望收獲更多國家的青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