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老百姓的存錢意愿,老美看了都怕。
央媽公布了一季度存款情況,住戶存款新增9.22萬億,相當于人均新增存款6000多元。
而且,居民的存錢意愿持續上升,并不是今年才開始的,疫情以來,這種情況就一直在持續。
從2022年到2024年,我國住戶每年新增的存款分別為17.84萬億元,16.67萬億元,14.26萬億元。
截止到目前,我國住戶存款余額已經突破160萬億大關,達到161萬億左右,人均11.4萬元。
而且很奇怪的是,中國老百姓存錢的目的并不是為了消費。
根據央媽數據顯示,2025年2月份和3月份物價一直環比下降,其中2月份環比下降0.2%,三月份環比下降0.4%。用行內人士的話來說,通縮已經出現了。
一邊是居民存款快速增長,另一邊卻是消費持續低迷,居民這種做法究竟是為何?
其實,居民存錢意愿大幅上升的核心原因,就是為了應對失業、疾病等突發事件,以撫平人生的波動。
一方面,這兩年居民收入增速放緩,就業市場也面臨著不確定性,誰都不知道降薪失業會不會輪到自己,唯有存錢才能提高應對底氣。
另一方面,居民債務壓力太大,前幾年經濟大環境好,很多人都是加杠桿買房買車或投資。在這種背景之下,不少人正面臨著房貸,車貸,消費貸,信用卡透支…這種情況,即使有錢都得用于維持以后的還貸,更不敢消費。
除此之外,教育,醫療和養老三座大山的每一筆費用都要居民自己承擔,而且很多費用每年都在上漲,個別費用增速遠高于居民收入的增速,這種情況下,都沒底氣消費,只得每天想辦法從牙縫里擠一點,增加存款。
不過,即使存錢不用擔心投資損失,但是隨著銀行業掀起了一場存款政策的大調整,涉及到利率、門檻、期限、保障等幾個方面,這讓很多儲戶感到手足無措。
調整一:存款利率下滑成為新常態
從2024年開始,國內銀行存款利率呈現長期下行的趨勢。
以存10萬為例,同樣存3年定期,過去可以獲得3.05%的存款利率,平均每年有3050元利息收入?,F在利率降到1.95%,平均每年只有1950元利息收入。每年利息損失1100元。
而未來存款利率下跌將成為“新常態”。一方面銀行更希望儲戶將資金拿出來投資和消費,以刺激經濟可持續發展。
另一方面,通過下調存款利率,可以降低社保融資成本,刺激企業貸款和購房貸款需求的回暖。
調整二:存款門檻在悄然提高
以大額存單門檻為例,以前都說20萬起,現在60%以上城市商業銀行已經提高了大額存單的起存金額,有的甚至直接將門檻提高到30萬起。
這讓很多手里有二十多萬閑錢的儲戶非常不滿。
而銀行此舉主要也是為降低其融資成本,擴大存貸利差,以實現提升業績。畢竟存款在30萬以下的儲戶數量占大多數。
調整三:存款期限也發生變化
很多儲戶發來消息說,不少銀行在存款期限上也做了調整,讓儲戶越來越看不懂了。
比如,有的銀行取消了5年及以上定期存款的利率,最長存期只有3年期。
還有的銀行采取了存款利率倒掛的政策調整。比如3年期定存利率比5年期還高。
其實銀行此舉,除了為壓低中長期存款利率外,同時也是為了鼓勵儲戶把存款期限設定在3年及以下。
調整四:存款保險機制面臨新變化
存款保險機制,很多人都懂,原來的制度是,一旦銀行破產,儲戶只要本息在50萬以內,就能全額賠付。
但是2024年12月,已經有了新的調整,上層已經明確,將在2025年內完成存款保險制度的全面改革,將目前的"50萬元以下全額保障"調整為"單個投保機構單個存款人50萬元以下本息全額保障,50萬元以上部分按比例保障"的新機制。
說的簡單就是,如果以后你存錢的銀行破產,50萬以內可以本息全陪,但是50萬以上就要等銀行清算后,再按一定比例進行賠付。直白一點,超50萬不全賠!
面對四大調整,儲戶怎么辦?
給你幾個建議:
1、存款不要存一家銀行,可以分存在2-3家銀行里面,而且每家銀行的存款本息都不要超過50萬,這樣即使破產,資金安全一樣有保障。
2、縮短存款周期。
以前喜歡存3年5年期,以后就改成存1-2年期,一方面長期存款流動性差,一旦中途取出,就都要算活期存款利率,面臨利息損失。
另一方面,1-2年的定期存款流動性較好,且能保持相對較高的存款利息收入。
3、選擇合適的銀行。國有大行存款安全性高,但是利息更少,如果中小行有存款保險,也可以選擇,畢竟存款利率更高,但要保證該銀行有存款保險,且存入資金本息不要超過50萬,安全系數更高。
如果既想要更高利息收益,又想安全系數高,建議選擇股份制銀行。因為股份制銀行的存款安全性要比中小銀行好,而給出的存款利率卻要比國有銀行更高。
這樣就滿足了存款安全、高利息,兩不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