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華說印度
第127期
萌貓頭上畫王字——自命不凡的印軍
最近印巴沖突引起了全世界網(wǎng)民的關注,特別是巴軍裝備的中械系統(tǒng)擊落了印軍引以為傲的法國陣風戰(zhàn)機更是燃爆了互聯(lián)網(wǎng),連平時很多不怎么關注印度及軍事的朋友都在熱議這一重大戰(zhàn)果。這幾天,不少人問我印軍到底水平怎么樣,對此我不是一個專業(yè)的軍事問題研究者或評論員,充其量最多只能算作一個軍事愛好者,所以只能從個人感觀膚淺地評論一下。簡而言之,長久以來印軍給我的感覺就像是萌貓頭上畫王字,自命不凡卻又眼高手低,自視甚高但實則能力有限,常常貽笑大方。
萌貓照鏡子 | 制圖:AI
一、印軍能戰(zhàn)否?
先說結論:過去的印度不善戰(zhàn),當今的印軍仍拉胯。
熟悉印度歷史的人都知道,印度在歷史上幾乎一直都是散裝的狀態(tài),長期被各種外部勢力入侵和統(tǒng)治,從原始社會末期的雅利安人入侵開始,到后來的希臘人、大月氏人、波斯人、阿富汗人、突厥蒙古人、歐洲人的輪番蹂躪,幾乎沒有消停過,甚至大唐帝國區(qū)區(qū)一個縣處級干部都能以一己之力借兵平定戒日帝國的叛亂,將叛軍首領阿羅那順生擒并押至長安(參見:)。偶爾的高光時刻是公元前孔雀帝國的阿育王時期和近代莫臥兒帝國奧朗則布時期,在高度的中央集權下兩次短暫地實現(xiàn)了印度半島相對的統(tǒng)一,武力值達到了極值。然而隨著歐洲殖民者開始入侵印度,奧朗則布征戰(zhàn)一生為帝國打下的龐大疆域在英國殖民者的槍炮下迅速分崩離析,萬萬沒想到印度半島最終是靠英國人才真正意義上第一次完成了大一統(tǒng)。可想而知,古代到近代印度軍隊的戰(zhàn)力水平高不到哪去。
日本作家田中芳樹根據(jù)王玄策事跡改編的漫畫 | 制圖:梵華
一戰(zhàn)到二戰(zhàn)的時期,印軍作為英軍中的輔助力量參戰(zhàn),沒聽說取得過什么耀眼的戰(zhàn)績,我估計在英軍的眼里,印軍主要作用是還是非作戰(zhàn)任務更多一些,畢竟殖民印度兩百多年,印度人的服務水平還是相當不錯的。另外二戰(zhàn)中,鮑斯領導的印度國民軍和日軍合作在緬甸與中國遠征軍和英軍有過作戰(zhàn)記錄(參見:),結果也是被完虐。
直到1962年之前,印軍的真實戰(zhàn)力其實還是很神秘的,以至于解放軍戰(zhàn)前非常謹慎,認為印軍同國民黨五大主力王牌部隊水平相當,能夠殲滅敵人一個營就行,最多不超過一個旅,結果打完才發(fā)現(xiàn)過高地估計了印軍水平,實際印軍只有國民黨中等部隊水平,相當拉胯,不僅被殲滅了三個旅,甚至旅長達爾維(John Parashuram Dalvi)都被生擒。
1963年4月,印軍校級以上被俘軍官在拉薩布達拉宮前合影,左起:拉頓·辛格中校(Rattan Singh,阿薩姆步兵營第五營營長)、阿魯瓦利亞中校(Balwant Singh Ahluwalia,第九廓爾喀聯(lián)隊第一營營長)、達爾維準將(John Parashuram Dalvi第七旅旅長)、瑞克中校(Maha Singh Rikh,第二拉吉普特營營長)、泰瓦利中校(Krishna Kumar Tewari,第四師通信團副團長) | 圖源:IndianDefenceReview
2020年加勒萬河谷沖突后,大量的視頻和圖片已經(jīng)進一步證明了當代印軍的不堪一擊,2025年印巴此次沖突后,更是凸顯當代印軍的現(xiàn)代化作戰(zhàn)能力嚴重落后。或許印軍在南亞地區(qū)勉強可以矮子里面拔將軍,但是和中國人民解放軍比起來,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上,我相信現(xiàn)在解放軍根本不會擔心所謂的印軍威脅問題。
加勒萬河谷中印軍狼狽潰逃的這張照片堪為經(jīng)典 | 圖源:網(wǎng)絡
加勒萬河谷中被俘的印軍都捏著耳朵甚為有趣 | 圖源:網(wǎng)絡
當然,印度可能唯一有絕對優(yōu)勢的地方就是輿論戰(zhàn)了,哪怕全世界都知道印軍輸?shù)酶C囊,印度在輿論戰(zhàn)中也能胡攪蠻纏、無中生有,硬是把自己包裝成贏了又贏的大英雄,這種喪事喜辦的“精神勝利法”之深厚功力的確讓我等望塵莫及。不過,這其實未必不是一件好事,白象要是能像兔子一樣會臥薪嘗膽、韜光養(yǎng)晦、知恥而后勇,那才真讓人擔心。
印度執(zhí)政黨二號人物沙阿在十日勝利游行中 | 圖源:MSN
二、氣候的影響
為何印軍不能戰(zhàn)?原因很多,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根據(jù)自身多年觀察談談我的心得體會。
我個人覺得首要的原因還是氣候的影響,印度所在的地區(qū)大部分為熱帶,季風季節(jié)也特別明顯,不太適宜軍隊提升戰(zhàn)斗力。
(1)高溫+季風雨
印度絕大部分地方每年的多半時間都熱得要命,夏天40多度以上的高溫天氣是常態(tài)。不論是在南印的海得拉巴和金奈,還是北印的德里和加爾各答,我都感覺在長久的高溫環(huán)境中我的身體機能受到很大的影響,渾身覺得松軟乏力,除了呆在空調房間內狂喝水外,一點都不想在戶外運動。要是在濕熱的西印度孟買,那渾身黏糊糊的濕熱感覺更是令人不爽,更別提鍛煉了。
2025年5月16日的印度實時氣溫圖 | 圖源:和風天氣地圖
好不容易盼到6-8月的雨季,印度才感覺涼爽怡人一些,但是連綿的季風雨也不利于出門,所以才有古印度佛陀在雨季居住在竹林精舍為弟子傳經(jīng)布道的故事。再聯(lián)想亞歷山大大帝和蒙古鐵騎不適應印度的高溫而退兵的歷史傳聞,因此我總覺得印度次大陸的氣候環(huán)境對習武用兵可能不太友好。
(2)豐富的物產(chǎn)
印度熱帶季風型的氣候再加上印度肥沃的土壤(參見:)讓印度自古以來就是物產(chǎn)豐腴之地,稻米一年可以三熟,耕地面積超過中國,香料之路源起印度并非偶然(參見:),佛教源起古印度也是得益于充實的物力條件,在中國赴印求法高僧東晉法顯(參見:)所著《佛國記》、大唐玄奘(參見:)所著《大唐西域記》、武周義凈(參見:)所著《南海寄歸內法傳》等歷史著作中都能一窺當時印度優(yōu)厚的物質條件。
正所謂窮則思變,餓極必反,縱觀中國和許多溫帶國家的歷史,當天災人禍導致物產(chǎn)匱乏之際,老百姓填不飽肚子的時候往往會被迫揭竿而起,導致長期的戰(zhàn)亂和王朝更迭,而這會進一步推動這些地區(qū)的人民提升戰(zhàn)斗技能和戰(zhàn)爭素養(yǎng),這恐怕就是溫帶地區(qū)更容易孕育強大帝國的原因之一吧。而物產(chǎn)豐富的印度,歷史上發(fā)生饑荒的記錄遠少于中國,我印象中在《印度通史》中只是在英國殖民印度后強迫印度農(nóng)民大量改種鴉片、茶葉、棉花、咖啡等經(jīng)濟作物后才看到印度出現(xiàn)了饑荒的記錄。能吃飽喝足誰會去拼命啊?所以印度內部發(fā)生戰(zhàn)亂的頻次和烈度都遠低于中國,相應印度本土軍事水平一般也就不足為怪了。
三、文化的影響
其次,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從印度文化的角度來看,印軍也缺乏成為一流強軍的必要條件。
(1)板球運動
印度人最喜歡的體育運動無疑便是板球了。我對該項運動能接受但并不太感興趣,主要原因一是板球比賽節(jié)奏太慢,比賽時長動輒好幾小時(如精簡版T20比賽),甚至一整天(標準比賽),屁股實在坐不住,二是板球比賽競技性和觀賞性都很一般,偌大的場地中間,一個人扔球,對手一人擊球,己方一群人在球場上閑庭信步等撿漏接球,幾乎都不需要跑動,典型的休閑模式回合制游戲,慢悠悠的看得人容易犯困。
T20板球世界杯半決賽印巴對決現(xiàn)場 | 圖源:SBNATION
板球比賽中,圓形場地中心一方選手按次序輪番上場扔球,對方選手擊球掙分,場面十分休閑 | 圖源:Indiasports.com
我常常覺得印軍打仗和印度人愛玩板球有異曲同工之妙,都喜歡低烈度的回合制戰(zhàn)斗模式,就像玩《魔法門之英雄無敵》這樣的回合制游戲,特別看重個體單位的戰(zhàn)力值,你出一拳后我才能還一腳。因此,印軍比較重視紙面上的戰(zhàn)斗力,對裝備參數(shù)的依賴程度較高,卻比較忽視系統(tǒng)指揮能力培養(yǎng)和戰(zhàn)斗意志錘煉,比較適應陣地戰(zhàn)但極不不擅長運動戰(zhàn)和大規(guī)模戰(zhàn)役,基本上屬于戰(zhàn)爭初段水平。一旦印軍進入即時戰(zhàn)略模式的現(xiàn)實世界后就會感到各種不適應,真正的高段對手可不會傻乎乎地等你出完招后才會出招。面對戰(zhàn)場瞬息萬變的局勢以及對手不按課本、快速凌厲的運動戰(zhàn),印軍指揮系統(tǒng)386級別的算力很容易耗盡當機,腦袋一片空白陷入自我混亂之中,而本身戰(zhàn)斗意志就比較薄弱、戰(zhàn)斗素養(yǎng)較差的印軍部隊則更容易作鳥獸散,62年如此,20年好像還是沒什么長進,25年似乎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還在繼續(xù)擴大。
印軍更適合《魔法門之英雄無敵》回合制游戲(上圖)而難以適應《紅警》即時戰(zhàn)略游戲(下圖)的節(jié)奏 | 制圖:梵華
(2)種姓制度
印軍總體戰(zhàn)斗力低下的更深層次原因是種姓制度。種姓制度(參見:)說白了就是將人分成三六九等,固化了階層隔離,強化了壟斷階層的世襲罔替。直到今天,種姓制度依然滲透在印度社會的各個角落,成為嚴重束縛印度生產(chǎn)力發(fā)展的桎梏,當然印軍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種姓制度的影響,極大地削弱了印軍的戰(zhàn)斗力。沒去過印度的朋友依然可以通過寶萊塢的電影(如《白虎》、《起跑線》、《第15條》、《自殺現(xiàn)場直播》……)一窺當今印度種姓制度的可怕,很難想象如今就連印度外交官出國赴任都有人要帶上家里的傭人,那么也就不奇怪印軍中門第森嚴的軍官和士兵差別了。
寶萊塢電影寫實般展現(xiàn)了印度種姓制度的可怕與可悲 | 制圖:梵華
我聽說過中印聯(lián)合軍演中,印軍軍官和士兵不能在一個飯?zhí)贸燥埖那闆r,也聽說過中印實控線兩軍邊防一線的對話接觸中,有印軍軍官是坐著轎子被抬到對話點的故事,不管怎么說,看著很多大腹便便的印軍軍官的照片或視頻,包括加勒萬我軍一線士兵都能比較遠地從肚子的大小分辨出印軍軍官和士兵,再對比我的50歲還同普通士兵一起輕松跑馬拉松、常常練射擊扔手榴彈的高中同學現(xiàn)役軍官,你就知道這樣階級鴻溝差別巨大的印軍同官兵一致作風優(yōu)良的解放軍完全不具可比性。
更加搞笑的是,印軍軍官門閥貴族階層就算吃了敗仗也無所謂,甚至還能被包裝成英雄被大肆吹捧。62年被解放軍俘虜?shù)挠≤姟巴跖啤钡谄呗寐瞄L達爾維準將,被俘后老實得很,還幫著解放軍喊話印軍散兵游勇投降,受到了解放軍的優(yōu)待甚至到北京、上海、南京、武漢、杭州等地免費旅游了一圈,就這記錄被釋放回國后還能被晉升為陸軍少將。2019年印巴沖突中,被巴軍擊落并狼狽俘獲的印軍飛行員阿比南丹(Abhinandan Varthaman,他爸是前印空軍元帥,軍事貴族階層,后臺硬得很)因所謂的“擊落巴軍美制F16戰(zhàn)機”(美巴均否認,印度也無確鑿證據(jù),基本上為印度掩蓋尷尬而編造的戰(zhàn)果)而獲得印度總統(tǒng)頒發(fā)的勇士勛章(Vir Chakra)。2025年印巴沖突印軍在“最強兵器”陣風戰(zhàn)機被擊落的丟人戰(zhàn)績前依然能搞出慶祝“朱砂行動”(Sindoor Operation)大捷的“全國十日勝利游行”(Trianga Yatra),估計還得表彰一堆優(yōu)秀的軍官。正所謂仗可以敗,印度軍事貴族臉上鍍的金不能揭。
被巴軍擊落俘虜?shù)陌⒈饶系せ貒蟊皇趧?| 制圖:梵華
印度普通士兵基本上都來自于印度種姓制度的中低階層,參軍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源于印軍比較好的薪資收入和福利保障。此前我印度公司就有機械工程師在印度海軍服役過,收入遠高于同期社會上的打工人,相當于公司經(jīng)理級別的水平,退役后還能享受部隊醫(yī)院看病的福利,待遇的確優(yōu)厚,但這也導致印度國防開支中薪資和福利比重過高,影響了印軍現(xiàn)代化的進程。前幾年莫迪 “烈火之路”(Agnipath Scheme)的軍改,動搖了當兵這一重要的高薪高福利職業(yè)發(fā)展通道,導致了印度社會年輕人群體的強烈反彈,鬧得動靜不小,也側面說明了印軍士兵當兵的主要動力是求財謀個生計,真要拼命那是萬萬不可能的。這也就難怪加勒萬事件中,咋咋呼呼的印軍碰到為了國家榮譽真不要命的解放軍頓時潰不成軍、死傷慘重了。
中國人為了國家榮譽誓死不退的血性鑄就了我們堅不可摧的軍魂,融入了我們激昂澎湃的國歌,這種精神、這種意志是印軍完全無法企及的 | 圖源:網(wǎng)絡
(3)傳統(tǒng)文化
印度的傳統(tǒng)文化相對是非常平和的,長期在印度工作生活過的中國人都會感受到其實絕大部分印度普通老百姓并不像媒體上表現(xiàn)的那么狂暴,還是很善良溫順的(當然14億印度人也少不了狂暴之徒,就看媒體聚焦的角度了)。不論是古代的婆羅門教,還是從后世發(fā)展演化而出的耆那教、佛教、印度教,以及甘地所倡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都比較倡導非暴力的生活處世之道,這種傳統(tǒng)文化氛圍對于塑造印度人民的反抗精神、磨礪印度軍隊的戰(zhàn)斗意志是有負面作用的。對此,教員在陜北接見印度援華醫(yī)療隊的時候(參見:)曾經(jīng)一針見血的指出甘地“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不足之處,但是甘地的死忠卓克華大夫并不認同。
山東省博物館的《銀雀山漢簡文化展》上陳列的《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漢簡,這兩部著名的兵書誕生于中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百家爭鳴之際,同期也是印度佛教、耆那教、順世論等哲學宗教思想百花齊放之時 | 圖源:山東省博物館
有意思的是,或許印度人民黨在崛起的過程中也發(fā)現(xiàn)了印度傳統(tǒng)文化過于平和溫順的不足,在印人黨推動印度教民族主義勢力不斷壯大的過程中,印度教的諸神們的形象開始逐漸從平和走向暴力,哈奴曼的肌肉變得更加粗壯,濕婆和毗濕奴變得更加威嚴。寶萊塢電影也迎合了這一演化趨勢,從《巴霍巴利王/Baahubali》到《梵天神器/Brahmastra》,從《哈奴曼/Hanu Man》到《毗濕奴降臨/Kalki》,印度教宇宙中人皇和諸神的戰(zhàn)力值更是不停地飆升到了超乎想象的地步。可能真是寶萊塢電影夸張的個人英雄主義特色電影看多了,印度人像吸食了精神鴉片般、飄飄然也真覺得自己很難打了。
超英主題的印度史詩神話電影 | 制圖:梵華
四、體制的影響
最后,我覺得衡量一支軍隊的戰(zhàn)斗力,至少應該從指揮、士兵、裝備三個維度去進行考量。正如上文所述,從歷史記錄和網(wǎng)絡各種影像資料來看,只會紙上談兵的印度軍事門閥貴族的戰(zhàn)略素養(yǎng)和指揮水平只能算是平庸,當兵只為混口飯的印度普通士兵的戰(zhàn)斗意志和戰(zhàn)斗水平充其量三流水準,而印軍裝備的水平更是與印度國家的體量完全不匹配,不僅高端裝備如戰(zhàn)機、坦克、潛艇等嚴重依賴進口,而且常規(guī)裝備如火炮、自動步槍、彈藥等也需要進口,是出了名的萬國造軍隊。造成的結果就是印度的萬國造系統(tǒng)整合進統(tǒng)一指揮鏈極為困難,采購代價十分高昂,戰(zhàn)時供給受制于人,后勤保障困難重重,整體作戰(zhàn)能力非常拉胯。
印軍進口的海陸空、高中低各種類型武器(種類實在太多,無法一一列舉,只選擇了一些比較明星的裝備,您認識幾種?)| 制圖:梵華
這種結果與印度的體制有很大的關聯(lián)。
實事求是地看,其實印度不僅有著相對比較完備的軍工研發(fā)生產(chǎn)體系(比較全但不強),也有著許多非常出色的人才(待遇沒有競爭力,搞導彈的不如搞IT的,奉獻精神一般),能夠研制生產(chǎn)出諸如光輝(Tejas)輕型戰(zhàn)斗機,阿瓊坦克,維克拉瑪?shù)俸侥傅雀叨搜b備,也能夠在航天領域不時嶄露頭角。雖然印度自研自產(chǎn)的裝備缺陷一大堆,光輝戰(zhàn)機和阿瓊坦克就連印軍自己也不想采購,更不指望在實戰(zhàn)中依靠這些裝備,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印度能夠造出這些裝備就已經(jīng)超越了藍星上絕大多數(shù)國家,發(fā)展?jié)摿€是巨大的。
然而由于印度當前的體制下,“民主選舉制”下政黨的更迭和輪流坐莊使得印度存在嚴重的長遠戰(zhàn)略的制定和落實問題,而印度病入膏肓的腐敗問題不僅浪費了有限的國防預算(印度是國際軍火市場的VIP,長期高居三甲,只買貴的不差錢),更加損公肥私侵蝕了國有軍工系統(tǒng)養(yǎng)肥了私人防務財閥(這種趨勢隨著印人黨的上臺而愈發(fā)明顯,參見:),這種系統(tǒng)性的絕癥即便是強如莫迪這樣的領袖也無力回天。
印度國防展上阿達尼的展位 | 圖源:IANS-Siddharaj Solanki
體制的缺陷使得印度難以建立起像中國這樣完備的高端軍工研發(fā)和生產(chǎn)體系,只能效仿美國洛馬波音和韓國三星大宇,倚靠財閥在局部裝備領域有所建樹,而本次中國霹靂15型導彈擊落印軍頂級裝備陣風戰(zhàn)機的戰(zhàn)例,說明局部裝備再強在現(xiàn)代化體系作戰(zhàn)面前依然是被降維打擊。中國的半吊子徒弟拿著解放軍并非最先進的系統(tǒng)都能給印軍當頭一棒,造成沉重打擊,那師父的功力就更加令對手膽寒了。
我覺得別看印度裝模作樣的大搞勝利游行來糊弄老百姓,印度頂層精英其實并不傻,能坐到那個位置上畢竟可都是人中龍鳳啊。我猜想本來印度高層覺得自2020年引入陣風戰(zhàn)機好歹訓練了好幾年,肯定已經(jīng)形成了戰(zhàn)斗力,加上經(jīng)不住法國人吹噓陣風是世界上最強戰(zhàn)機,印度人被忽悠地迷之自信真覺得具備槍挑殲20、腳踩殲10和F16的本事,于是急不可耐地想借本次恐怖襲擊師出有名狠狠教訓一下巴基斯坦,一來鼓舞一下印度教民族主義士氣,撈點政治資本,二來如果真能打下殲10或F16那就更能一石二鳥,出一口加勒萬被痛扁的窩囊氣,彰顯 “印軍不愧為世界一流軍事強國”的大國雄心。只可惜,不切實際的機會主義冒進終究不敵軍事技術的隔代差距,印度吃了大虧后再也不敢拿陣風和蘇30冒險,改為用無人機和巡航導彈進行飽和攻擊,并及時止損暫停戰(zhàn)爭。否則按照印度的尿性,若真取得戰(zhàn)場上的絕對優(yōu)勢,那不把巴基斯坦打得鼻青臉腫、滿地找牙、跪地求饒豈能事罷甘休?怎可能點到為止?
五、對中國的影響
經(jīng)歷過62年和20年與印度交手的記錄,我想中國軍方對印應該有了清晰的定位和認知,西南方向完全不足慮。目前我國對印策略總體看還算平和,雖然不再像2020年之前積極爭取印度,但也沒過分刺激對方,只不過地名該增補的不斷增補,水利工程該修的就不再顧忌。其中的原因也顯而易見,我國的戰(zhàn)略重心顯然還是在東南,首要的對手依然還是大漂亮國,何況印度每年為中國貢獻近千億美元的貿(mào)易順差,所以雖然阿三讓人不省心,但畢竟跳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何必要與其糾纏?待到解放臺灣,美帝羸弱之際,再敲打西南也不遲。
2014-2024中國對印貿(mào)易順差圖 | 數(shù)據(jù)來源:海關總署 制圖:梵華
我覺得當前咱們國家對付印度的策略還是很英明的,一方面通過扶持巴鐵刺激印度,印度買啥先進裝備咱們就半賣半送給巴鐵配上略高半級的裝備進行壓制(參見:),逼迫印度進行軍備競賽(印度的貪腐會主動配合推動采購更高級更貴的裝備,以及更加緊急的交付條件,這樣的尋租空間才大),另一方面我國加強實控線附近的基礎建設,既解決了富民興邊的問題,又解決了固邊強邊的問題,而印度也被迫將大量建設資金投入到邊境山區(qū)的基礎建設中,被動陷入基建競賽之中,而這并不能有效強化印軍的非法實控,真到雙方撕破臉攤牌的時候,印度的基建成果反而會更加便利我軍。
最后還是挺可惜莫迪本有機會同中國成為莫逆之交,“中印一個聲音說話,全世界都會傾聽;中印攜手合作,全世界都會關注”,然而被西方文明高度侵蝕、深度寄生的印度文明早已迷失了自我,成為西方壟斷財閥控制下的行尸走肉,莫迪雖英明神武、也勵精圖治,奈何印度已病入膏肓,非猛藥不可救也。
梵華
2025年5月18日星期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