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分享8位詩人,8首詩詞,首首經典,全是名作,可是作者卻不大出名,一起來看看都有誰吧!
秦韜玉:晚唐詩人,其詩構思奇巧,語言清雅,意境渾然,多有佳句,藝術成就很高。
貧女
唐·秦韜玉
蓬門未識綺羅香,擬托良媒益自傷。
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
敢將十指夸針巧,不把雙眉斗畫長。
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貧女》是秦韜玉的代表作,全篇都是一個未嫁貧女的獨白,傾訴她抑郁惆悵的心情,而字里行間卻流露出詩人懷才不遇、寄人籬下的感慨。
全詩語言簡麗,描繪細膩,寄寓深刻,情真意哀,結句“為他人作嫁衣裳”為世人所熟誦。
杜審言:唐代詩人,杜甫祖父。“文章四友”之一,是唐代“近體詩”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樸素自然。其五言律詩,格律謹嚴。
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獨有宦游人,偏驚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
這是一首和詩,作者是用原唱同題抒發自己宦游江南的感慨和歸思。
此詩韻腳分明,平仄和諧,對仗工整,已是成熟的律詩作品。因此,這首詩可謂初唐時期完成近體詩體式定格的奠基之作,具有開源辟流的意義。
丘為:唐代最長壽的詩人之一,年96而卒,和王維、劉長卿友善,常有詩歌唱和。
左掖梨花
冷艷全欺雪,余香乍入衣。
春風且莫定,吹向玉階飛。
初春時節,詩人看到左掖前梨花怒放,情有所動,于是即景托物而寫下的言志之作。“冷艷全欺雪,余香乍入衣”堪稱佳句。
后人評價此詩:調響語秀,詠物之神品。
祖詠:唐玄宗時期詩人,與王維友善,其詩多狀景詠物,宣揚隱逸生活。其詩講求對仗,亦帶有詩中有畫之色彩。
終南望馀雪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此詩描寫了終南山的雪景和雪后增寒的感受。這首詩詠物寄情,意在言外,清新明朗,樸實自然。
王士禛在《漁洋詩話》卷上里,把這首詩和陶潛的“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王維的“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寬”等并列,稱為詠雪的“最佳”之作。
王建:唐代詩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與張籍友善,樂府與張齊名,稱張王樂府。多用比興、白描、對比等手法,常在結尾以重筆突出主題。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全詩四句二十八字,以每兩句為一層意思,分別寫中秋月色和望月懷人的心情,展現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靜的中秋之夜的圖畫。此詩以寫景起,以抒情結,想象豐美,韻味無窮。
韓翃:唐德宗時期詩人,其詩多寫送別唱和題材,筆法輕巧,寫景別致,傳誦一時。
寒食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這首《寒食》是韓翃的傳世之作,因為這首詩,韓翃受到唐德宗的賞識,不斷晉升,官至中書舍人,可謂是一首詩改變了命運。
此詩思緒綿密,結構嚴謹。詩作僅四句,但多有轉折。從內容看,由寫景物轉入詠禮俗;從空間看,由皇城轉入御苑,又由皇宮轉入權貴門第;從時間看,由白天轉入日暮;從感情看,由平和轉為莊重。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這多重轉折,使得本詩尺幅興風、盆水生波,在簡短的篇幅中跌宕起伏,引人尋味。
王觀:宋代詞人,與秦觀并稱二觀。擅寫詞作。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
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
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這首詞以眼喻水,以眉喻山,設喻巧妙、情趣盎然,又語帶雙關,寫得妙趣橫生。歷來為人所傳唱,稱賞不絕。
林升:南宋詩人,善詩文。
題臨安邸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這是一首寫在臨安城一家旅店墻壁上的詩。此詩通過樂景寫哀景,諷刺南宋統治者沉醉在杭州紙醉金迷的生活中,不思收復失地,作者的憤恨和對國家命運的憂慮溢于言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